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江宬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江宬

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近些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使得建筑事业不断发展改善,且人们环境保护与节能越来越重视,由此使得建筑质量及功能需求逐渐提高,也使得许多新型建筑技术及新材料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研究,且逐渐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可使得建筑施工技术更为完善,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材料利用率,可有效促进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发展,有效促进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建筑设计;运用

针对建筑设计方面进行管理时,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管理,使之保持科学性、合理性,对于建设工程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可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发展,使得建筑行业大量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由此可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加强技术及材料的运用,可防止建筑工程中存在应用不良问题,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1新技术运用

1.1生态技术运用

近些年以来,因为地球能源被过度开采,导致我们生存居住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有的区域甚至生态系统也受到严重破坏,所以顺应环境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与社会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建筑”则是在此环境下诞生的。生态设计是在使得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得到充分满足求的同时不会导致周围环境遭受破坏,例如绿色材料运用,按照自然环境特点予以光能、风能等的使用,可有效节约能源。建筑设计中将生态建筑观进行合理应用时,应注意:①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使之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性,由选址到整个的规划布局均需对周围环境予以综合性考虑,对自然环境予以最大程度的使用,由此可减少建造成本,降低耗能。②屋面保温技术。通常在屋面板与防水层间会设计应用保温材料,若保温材料无良好吸水性,导热性较差,无较高容纳量,往往导致屋面保温无良好效果。因此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应严格按照规定及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保温隔热材料具备较高的保温效果,注意按照保温隔热材料实际具有的吸水性、容纳量、导热性等予以筛选;保温隔热材料储存时需应用合理保护措施,防止材料遭受损害;具体施工时,应依据设计规定的要求及相关技术完成整个操作,如有必要则实施试配。为了确保屋面具备较高的保温效果,可予以倒置式屋面,对屋面予以绿化处理。在屋面结构中,一般会将防水层施工到保温层上方,但是倒置屋面可使得防水层处于保温层下方。对房屋予以施工绿化,可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③遮阳系统设计。由于夏季较为闷热,有的地区处于较高气温环境下,采用建筑遮阳能够降低温度。此方法可进行环保,且具备一定效益,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由于遮阳建筑并非普通建筑,需要其方位、设计、施工材料均具备较高要求。遮阳设计过程中,需依据当地气候特点、房间应用要求、房间窗口所处位置等予以针对性的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对遮阳装置予以准确设计。

1.2节能技术

在进行建筑设计及施工时,采用节能方式是为了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预防建筑围护结构出现大量能耗的情况,有效提高能源应用效率,在运用节能技术时,应按照用能情况完成施工材料的相应改造,探查到能源浪费空间,且使之与新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减少工程材料的使用量。由于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工作过程较为艰辛,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影响,所以若实现理想节能,应注意对其进行充分、细致研究[1]。

1.3数字化技术

由于科技高速发展,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较为广泛使用,大量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使用,数字化思想与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使得建筑室内环境得到优化,且可使得管理、通信等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最主要代表为智能建筑,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促进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切使之发展使为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而且可确保建筑设计具有较高自由度,设计者能够自由想象,而且可以增强建筑设计效率,利于施工工程效率提高。由于数字化技术逐渐大量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使得人们在生活方面更为便捷及舒适。人们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学习生活方面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应用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既能够完成工作、休闲、购物、学习内容,由此可使得城市办公建筑得到有效节约,明显缓解交通堵塞,显著降低环境污染。而且人们工作环境、方式均得到明显改变,应用数字化技术科使得环境具有智能性,增强了高效性及便捷性。

2新材料运用

2.1保温材料运用

通常在建筑中使用保温材料时,其形成的保温层复合结构往往宽度较厚,使其外观往往具有窗洞、层间距情况。随着新型真空隔热板材料大量运用,上述问题可得到有效缓解,因为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其自身较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等特点可明显提高保温效果,相比较传统矿物棉保温材料更具有优势。

2.2通风

建筑通风设计施工时,可应用新型特殊窗框与开合装置,此类窗框往往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却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而且此类新型窗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噪声吸收板的运用,使得冷凝水受到阻碍的效果更佳,而且窗框更在清洁方面更为简单[2]。

2.3隔热新材料

建筑隔热在建筑设计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些年以来,建筑设计时运用了一种新型透明状的绝热材料,且是玻璃层、空间层、吸热面所构成的,玻璃层为蜂窝状,如此可使得吸热面在吸收热量并非单纯来自室外阳光,而且能够通过玻璃面反射进行吸收。而且伴随新材料广泛运用,建筑结构逐渐轻量化,而且可明显减少传统材料应用量。在运用新型材料时,可明显增强设计效率,减少成本,而且建筑设计方向得到明显改变,促使建筑结构往轻巧化、智能化、节能性等方面发展。

3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

建筑工程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按照建筑设计中对技术及材料的逐渐优化方向,可使得新技术、新材料能够更为广泛的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节能化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在发展中的主要方向为节能,而且建筑设计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均应尽量符合此类要求。由于传统建筑需要大量物资消耗,所以在进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时,应使之物资、能耗得到显著控制建筑设计中应采用节能减排的相关内容设计,促进新技术、新材料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高其发展力度。

3.2绿色化发展

近些年来,建筑设计逐渐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可有效提高建筑的生态化,利于环保,在对新技术、新材料进行使用时,应遵循绿色化原则,注意其生态、环保特点,使得建筑设计能够将资源分配进行良好优化,利于环境保护,防止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

3.3融合性发展

建筑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并非单独存在,需对其予以融合性发展。建筑设计中,当应用到新技术、新材料时,需确定其使用要求,使得新技术、新材料能够相互融合,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使用时应具备较高的配合度,使得建筑设计具有较高的规范性。

4总结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可使得建筑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建造高效建筑环境,提高建筑水平,利于建筑设计质量及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毅.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创新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59.

[2]李振,潘浩,朱倩.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124.

[3]郑鹭龙.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253-254.

论文作者:江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江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