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检测的质量控制论文_张志鹏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510000

摘要:随着节能技术在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相应的检测应运而生。通过全面控制检测质量,可以准确反映建筑配电与照明工程的节能状况。

关键词:配电;照明;节能;检测;质量

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检测项目包含平均照度、照明功率密度、电能质量检测,该检测是对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产品、设计和施工水平的综合检验。精细化控制检测过程的质量,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使工程的质量更好地量化,有利于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下面从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方面对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检测的质量控制进行阐述。

一、检测人员

1、应具备检测上岗证、电工证;

2、熟悉检测标准;

3、熟练使用检测仪器,能做到懂原理、构造、用途、性能,会操作、维护、排除故障。

二、检测仪器

1、精度满足要求,标准要求的主要检测仪器精度如表1所示;

2、检定合格且保持周期检定。

说明:①UN-标称电压、Uh-谐波电压、IN-额定电流、Ih-谐波电流;

②A级仪器用于较精确的测量,B级仪器用于一般测量。

三、检测方法

1、平均照度检测

1.1均匀布置检测点,真实反映现场的照度分布情况。按照标准要求,布点方式分为中心布点法和四角布点法。在实际检测中,用中心布点法较易操作。中心布点法如图1所示,平均照度根据式(1)计算。

式中:E—照度,lx;

Φ—光通量,lm;

dA—受照面积,m2;

dΩ—dA对点光源所张的立体角;

R—点光源到受照面的距离,m。

由式(2)、(3)得式(4)。

式中:LPD—照明功率密度,W/m2;

P—被检区域的照明安装功率,W;

S—被检区域的面积,m2。

2.1检测时,应开启回路中设计要求的全部照明灯,不应在灯损坏、未安装或种类与设计不一致的情况下检测,以保证安装功率的准确测量。

2.2在面积方面,图纸和实际通常有一定偏差,被检区域的面积计算不宜使用图纸上的尺寸,而应以实地测量为准。

3、电能质量检测

3.1应在检测回路内的各用电设备投入运行后实施检测。在检测数据采集过程中,用电设备的启停应与日后正常使用的规律一致,确保数据反映实际工况。

3.2谐波检测的测量时间间隔宜为3s,测量时间宜为24小时,以产生足够多的采样数据,保证数据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3.3电流是通过电能质量分析仪的钳表采集的。通常钳表的准确度不高,一般为2.5级或5级,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将被测相线置于钳口中央,钳口要清洁、平直、咬合好。同时,应注意各相线穿过电流钳表的方向应一致。

四、结束语

在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全面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持续改进的质量原则,使检测数据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为节能建设、改造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T177-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2325-2008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国家技术监督局.GB/T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6] 浦昭邦,赵辉.光电测试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12.

[7] 王月华,姜志宏.电气测量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7-21.

论文作者:张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检测的质量控制论文_张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