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社会主义民主观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民主论文,李大钊论文,观简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92(2000)03-0041-03
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也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中,他也曾为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所吸引,为阐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发出过震古铄金的呐喊。但当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愈来愈暴露出其种种弊害之后,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后,李大钊便独具慧眼,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而且是自由的胜利,民主主义的胜利,并认为这些都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注: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8页。)显然,李大钊已经把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工农苏维埃制度,看成了比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更为彻底的民主制度,并把这种新的民主模式视为二十世纪民主运动的“新潮流”。自此,李大钊很快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划清了界限,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当成了自己追求的奋斗目标。用民主的观点解释十月革命的意义,解释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李大钊该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之一。
从1920年到1923年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自由与秩序》、《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平民主义》、《社会主义释疑》等文章和讲演,就社会主义与“平民主义”(即Democracy)的关系,无产阶级专政和“纯正平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在驳斥社会主义“扼杀民主自由”等谬论的同时,原则性地阐述了他的社会主义民主观。这些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社会主义不仅不排斥民主,而且要发展民主,它在精神上与德谟克拉西“亦复相同”。1921年12月中旬,李大钊在《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一文中指出:“德谟克拉西与社会主义,在精神上亦复相同。真正的德谟克拉西,其目的在废除统治与屈服的关系,在打破擅用他人一如器物的制度。而社会主义的目的,亦是这样。无论富者统治贫者,贫者统治富者;男子统治女子,女子统治男子;强者统治弱者,弱者统治强者:……凡此种种擅用与治服的体制,均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所不许。”“不过德谟克拉西演进的程级甚多,而社会主义在目前,则特别置重于反抗经济上的擅用罢了。”(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6页。)1922年7月,李大钊在《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一文中再次指出,“平民主义”是今日风靡全世界的“最伟大、最普遍的潮流”,“普被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德谟克拉西与社会主义,在精神上亦复相同。”(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4页。 )李大钊在探讨社会主义与民主关系问题时,把二者视为是根本一致的而非对立的,并对此一再加以强调,说明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比同时代的其他人确实有着独到之处。现在看来,他的这种认识有着很大的合理性和超前性。
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与民主自由的关系,李大钊还专门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当时人们的某些疑问。
针对有人耽心社会主义会扼杀个人自由的种种疑虑,李大钊明确指出:“过渡时代的社会主义,确是束缚个人主义的自由,因少数资本主义者之自由当然受束缚,不过对于大多数人的自由确是增加。故社会主义是保护自由,增加自由,使农工等人均得自由。”(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5页。) 李大钊在《社会主义释疑》一文中还指出,那些误“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底下是不自由的”人们,实际上是“不晓得经济上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底下,那里有劳动者的自由,只有少数资本家的自由,高楼、大厦、汽车、马车全为他们所据有,我们如牛马的劳苦终身,而衣食住反得不着适当的供养。所以我们要想得到真的自由、极平等的自由,更应该实现那社会主义的制度,而打倒现在的资本主的制度。”(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672页。)鉴于有人把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误为一物”的错误认识,李大钊还指出:“实则社会主义者是要求政府有一种权力,使之伸张,以保障每人享受极大量的平等、自由。”而无政府主义者恰恰“与社会主义绝对相反。”(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374页.)在这里,李大钊实际上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绝对自由”的极端虚伪性,指明在“过渡时代的社会主义,”只有少数剥削者的自由受到束缚,而这正是为保障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的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所必需的。而经济上的平等自由与否,则是考察一个社会平等自由程度的最重要的尺度。针对有人关于社会主义不允许竞争的误解,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亦有相当的竞争”,因为“社会由竞争而进步的,良好的竞争,是愉快而有味,无不可以行之”。社会主义所禁绝的,只是资本主义那种“使人类入于悲惨之境”的竞争。(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7页.)此外,李大钊还批驳了所谓社会主义“破坏家庭”、“破坏生产”、“导致贫穷”、“阻碍艺术”等种种谬说,指出:社会主义不但不破坏家庭,而且要建立“比现在的家庭更趋完善”的家庭;社会主义不仅不破坏生产,而且要“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使生产品有计划地增殖”;社会主义不会导致贫穷,相反是要使绝大多数人富起来,“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社会主义“不但不妨碍学艺,而且使之发展”,倒是资本主义不但使“人类生活经济上受其苦窘”,“即学艺上亦大受其压迫”。李大钊的这些论述,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更广泛真实的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文化民主,这对于澄清人们的诸多疑虑,引导人们趋于社会主义的信仰,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关于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这也是当时人们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亦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民主容易发生误解的问题之一。李大钊认为,自由是相对于秩序、个人相对于社会而存在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个人是群合的原素,社会是众异的组织。真实的自由,不是扫除一切的关系,是在种种不同的安排整列中保有宽裕的选择机会;不是完成的终极境界,是进展的向上行程。真实的秩序,不是夸大压服一切个性的活动,是包蓄种种不同的机会使其中的各个份子可以自由选择的安排;不是死的状态,是活的机体。”因此,“真正合理的社会主义,没有不顾个人自由的”。但“我们所要求的自由,是秩序中的自由;我们所顾全的秩序,是自由间的秩序。只有从秩序中得来的是自由,只有在自由上建设的是秩序。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原是不可分的东西”。(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李大钊对自由与秩序、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分析,既澄清了某些人对社会主义会“抹煞个性发展”的耽心,又驳斥了极端个人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否定一切秩序和权威,主张极端个性权能的谬说,是对社会主义民主自由观的又一有力说明。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纯正的平民主义”、即“真正的工人政治”的必经阶段。李大钊认为,自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民主政治,既列宁所说的“无产阶级‘平民主义’”,又称“工人政治”。工人政治本质上亦是平民主义的一种,但“真正的工人政治”,即废除了统治与服属关系的“纯正的平民主义”,不是在推翻资本主义统治之后可以立即实现的,而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虽然也称“工人政治”,但仍然“含有统治(Rule)的意味,而且很严,大权集于中央政府,实行政治别的阶级,这就是以一阶级的权力,替代他阶级的权力,以劳工阶级的统治,替代中产阶级的少数统治。这是在革命期间必经的阶段”。但“随着无产者专政状态的经过”,“到中产阶级的平民政治的特色私有制完全废除,失了复活的可能的时候”,“Ergatocracy (即工人政治——笔者)的内容将发生一大变化。他的统治的意义,将渐就消泯,以事务的管理代替了人身的统治。此时的工人政治就是为工人,属于工人,由于工人的事务管理。因为那时除去老幼废疾者,都是作事的工人,没有阶级的统治了。这才是真正的工人政治”。(注: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2页.)要言之,李大钊根据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论述,把阶级消灭以后,废除了统治意义而只保存“对事务的管理和执行”意义的“工人政治”,视为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高层次的民主政治。同样,李大钊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这种最理想的“纯正的平民主义”,必须经过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工人阶级一方面要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防止其复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普及社会主义精神,从而为实现“纯正的平民主义”创造政治上、经济上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从民主的角度解释无产阶级专政,把实现最彻底的民主政治即“纯正的平民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紧密联系起来,是李大钊社会主义民主观的一大特色。
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与民主关系的这些论述虽然还是原则性的,有些表述难免尚欠全面和确切,但他明确表露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即“平民主义(民主主义)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演进的程级甚多”,从古希腊城邦时的“平民主义”,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平民主义”,再到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工人政治”,再到阶级消灭世界大同时的“纯正的平民主义”,乃是民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程级”。这个观点的重要和可贵之处,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看作既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狭隘性与虚伪性的否定,又是对其某些合理的民主内涵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历史上民主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主政治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需要建立比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级民主的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民主也是按“程级”逐步递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尽管李大钊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表述,但他已具有这样的思想应该说是无庸置疑的。像李大钊这样,从理论认识上把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强调二者的统一性,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找不到第二人。与陈独秀等人只强调民主的阶级性,忽略民主的继承性,只注重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意义,而忽视其民主内涵的思想相比,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明显更高一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收稿日期]20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