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辅导员论文,执行力论文,高校论文,结构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337(2010)06-0015-04
一、执行力的内涵
“执行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行政法学领域,普遍被认为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强制执行的强制力或法律效力,后被引入工商企业领域。有学者指出执行力是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公司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简言之,企业管理领域的执行力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执行企业战略计划的能力及技术体系。
当前学术界对辅导员执行力较普遍的解释为,辅导员执行力就是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执行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教育教学政策、方针和决议的能力体系[1]。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执行力是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学校战略意图,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辅导员执行力是完成任务的保障,是高校学生工作得以良性运作、持续发展的推动力[2]。辅导员的执行力关乎高校思政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辅导员出色的执行力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壮大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五力模型”的构建
辅导员执行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体系,而不是单指某一项简单的能力。辅导员执行力是为了及时有效地执行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教育教学政策、方针和决议,其核心在于时效性和实效性。时效性体现了辅导员执行力的快捷性,具体体现在辅导员的能力上就是准确的判断、冷静的应对、机敏的变通;而实效性体现了辅导员执行力的效率性,体现在辅导员的能力上就是适合的方法和全局的掌控。秉承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关于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执行力发展的“五力模型”,尝试性地将执行力结构归为五大维度和十项特质,即观念力(政治素质、思想觉悟)、控制力(领导决策、组织管理)、协调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服务力(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创新力(创新思维、开拓创新)。
图1 辅导员执行力“五力模型”图示
(一)观念力——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基础
观念就是观点和理念。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是辅导员工作观念力的基本内涵,观念力是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基础。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讲话时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能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应该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素养,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胜任新的任务;应该保持明确严格的纪律要求,能够始终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应该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处处体现为人师表的品德风范,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永葆生机和活力”[3]。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向,能否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以正确的政治洞察能力引导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第一特性”,思想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大学生中的思想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关。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党在高校的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素质,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可能都是小事情,但其作用并不小。学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次活动安排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并布置到学生中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课外活动的开展少不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具体指导。没有了辅导员,学生和学校之间就会脱节,学生的管理、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滞后。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尊重自己的职业,踏实工作,以对学生、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去从事自己的事业。
(二)控制力——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核心
控制力包括把握全局的领导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骨干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等。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4]。要善于对学生的思想情况、特征和动机等作出分析,确定思想教育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并消除消极行为,善于做个别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等,都必须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领导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其控制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辅导员的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准确地决策。如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班级活动的策划、实施,对贫困生的帮扶,学习监督,文明教育,生涯辅导,卫生检查,危机干预,安全教育等等。能否形成积极的学风和建立班级凝聚力是评价辅导员班级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5]。二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协调活动团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适当的授权和控制。三是科学地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执行者给予相应的指导,活动结束后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绩效考核评估。
(三)协调力——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保障
沟通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大学生工作任务,对学生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分配、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可以让辅导员增进融洽和学生的关系,在开展思政教育或处理学生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
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成长于不同的环境之中,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思想观念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组成一个集体之后,日常的相处之中难免会发生纠纷和矛盾,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沟通的主要因素有三种:第一是辅导员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信息沟通的计划、没有选择合适的渠道和适宜的时间和方式、缺乏沟通技巧。第二是学生方面的原因,比如信息的筛选性、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强弱等。第三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6]。信息传递涉及沟通双方,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猜疑和偏见会极大阻碍沟通效果。改善信息的沟通措施:选择适宜的沟通网络、明确信息沟通的目的和内容、沟通要符合信息接受者的需要,沟通中要注意人际关系和改进沟通技巧。
(四)服务力——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本质
服务力就是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权益主体、发展主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能力。
辅导员的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服务第一,把履行管理职能寓于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之中。辅导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服务,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这种服务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综合型的、整体的服务,是贯穿到学生工作一切方面的、与其它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服务[7]。
图2 辅导员工作任务主要涉及的方面
同时,学生管理工作涉及教育、管理、服务的多重要求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辛劳与琐碎。根据2007年1月11日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的《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8],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涉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教育的指导和组织工作、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党团组织和班级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困育人工作、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及时有效地化解和处置涉及学生的有关矛盾和问题,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处置工作、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等辅导员工作相关资格考试、加强德育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从图2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辅导员所肩负的重担和重要责任,这也更要求辅导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要求辅导员有强烈的事业心,特别的奉献精神,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随时切实地为解决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而时刻准备着。
(五)创新力——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关键
创新力是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的关键。开拓创新,既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还是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其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墨守成规,勇于并善于创新,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完善学生工作内容,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
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复杂、最富有变化、最难做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全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9]。学生辅导员德、才、识、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效能的发挥,离不开创新思维。从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来看,辅导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不仅要有现代人的新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还要成为新时代的挑战者、新课题的解答者、新思想的传播者。从当前青年大学生内在的要求来看,辅导员具有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唤起青年大学生对辅导员的亲近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作为前沿科技人才的集散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教师队伍,因此。培养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优秀学生辅导员队伍,不仅是适应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