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PNF)技术的作用。方法:以我院75例骨骼-肌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常规康复治疗、PNF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功能受限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实践作用较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PNF技术
PNF是于1940年由巴特·诺博士所创建,主要围绕着提升麻痹患者肌肉收缩神经生理学而展开的研究;之后,在1950年,与沃斯共同开发了PNF方法[1]。该种技术为一种运动治疗方式,其有效结合了基于功能基础上的神经肌肉与动作诱发技术,通过对运动神经功能反应的诱发,来调节神经肌肉功能。该种治疗方式在欧美国家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为分析PNF技术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实践价值,现对我院75例骨骼-肌肉疾病患展开研讨,详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75例骨骼-肌肉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共38例,男女之比为22:16,年龄32~75岁,平均(52.34±3.67)岁;病程6月~7年,平均(2.13±0.61)年。实验组共37例,男女之比23:14,平均33~76岁,平均(53.14±3.26)岁;病程5月~7年,平均(2.08±0.74)年。经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即予以肌肉牵伸、针灸、超短波针、中频电疗、关节松动术等,当患者处于极度疼痛状态时,可给予消炎镇痛药物。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PNT技术,具体如下:取患者仰卧位,借助对角线方式对患者肢体展开治疗,动作包括上肢屈曲-内收-外旋、伸展-外展-内旋、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上肢屈曲-外收-外旋、伸展-外展-内旋、屈曲-外展-内旋、伸展-内收-内旋。治疗期间,应予以适当口号,并进行视觉刺激,以保证治疗效果。运动强度则应依据患者实际承受能力而定,每天治疗20~30min。
两组疗效观察时间为半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功能受限情况。利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剧烈。应用功能障碍指数(ODI)[2],判定患者功能受限程度,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功能活动受限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软件SPSS22.0系统中录入75例骨骼-肌肉疾病患者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当P小于0.05时,便可判定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VAS、ODI评分显著较低,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对比(±s,分)
3 讨论
骨骼-肌肉疾病疼痛的诱发因素较为多样,该病症虽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开展。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针灸、超短波针、中频电疗等常规康复方法,来缓解患者疼痛,该种康复疗法短期治疗效果较佳,但长期疗效并不是很显著。另外,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患者神经功能多存在调控障碍现象,故而运动反应的形成及发生较为迟缓。常规康复方案暂时无法对患者神经进行相应的调节,且对疼痛症状的缓解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还需寻找一种新型康复方案,以有效减轻患者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PNF技术是用于本体感觉刺激提升肌肉收缩能力,改善关节活动,提升功能活动,增强肌力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为依据神经肌肉生理特征,在活动中给予刺激,促使较多感受器兴奋,进而增加肌肉活动,促进功能性活动的开展。该种技术主要是通关节的压缩与牵拉、运动抵抗、肌肉伸张等操作,改善因神经疾患、外伤、运动发育迟滞而等造成的肌力下降、活动受限、肌力短缩等异常。该种技术的特点为利用螺旋对角线方式运动,借助抗结肌与主缩机之间的放松、收缩,促使肌力的协调与稳定。PNF技术主要强调了人体运动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即多关节、多肌群共同参与运动,并应用人体群干与肢体开展阻力运动、抗阻运动、主动运动,同时利用口令、视觉等指令,来引导患者,以促进机体神经与肌肉反应。有关文献报道[3],PNF具有增加骨骼-肌肉协调性、稳定性、控制性等特点,促进较弱机群的收缩加强肌肉耐力和肌力增强协调性,对主动肌和拮抗肌双侧进行牵拉刺激作用:通过刺激拮抗肌等张收缩来易化主动肌的等张收缩,以提高肌肉反应能力力和控制能力并且还可增加患者肌力,减轻其患侧疼痛感,提升其身体素质,保持其肌肉放松。相较于常规康复治疗,PNF技术的实践效果更强。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活动受限程度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轻(P>0.05),这提示PNF技术的开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活动功能。
总而言之,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应用PNF技术,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其患侧疼痛感,提升其身体素质,保持其肌肉放松。相较于常规康复治疗,PNF技术的实践效果更强。促进其活动功能较快恢复,具有较好实践性,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纪泉, 易端, 王建业, 等. 老年患者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9, 38(5):500-507.
[2]张立宁, 刘宏艳, 田小兰, 等. 成人特发性炎性肌病骨骼肌组织检查病理评分在评估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9, 23(2):76-81.
[3]雷迈, 吴旻, 卢斌,等. 肌内效贴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性肩痛的临床疗效[J]. 广西医学, 2017, 39(8):1123-1124.
论文作者:王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4
标签:肌肉论文; 患者论文; 骨骼论文; 疼痛论文; 疾病论文; 技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