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运营公司计量建标实践与思考论文_潘秀峰

青岛地铁运营公司计量建标实践与思考论文_潘秀峰

摘 要:地铁运营公司的计量器具数量大、种类多、分布散,广泛应用于车辆检修、轨道维护、设备调试、安全防护等工作,计量器具检定工作是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从国内地铁的计量管理工作来看,一般采用全部委外或自检+委外两种管理模式。本文基于青岛地铁运营公司计量建标工作实践,对计量建标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阐述,对计量管理模式转变后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地铁运营;计量器具;计量建标;管理模式

随着青岛地铁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计量器具的数量也在成倍增加,建标之前运营分公司使用的计量器具,为全部委外检定,在时效性、经济性、技术性、安全性方面,都受制于委外方,不利于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

1计量建标研究

1.1政策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计量器具的使用单位,应当对使用中的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检定,以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企业要保证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委外检定,即委托己建立计量标准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二是自主检定,即企业自主建立计量标准开展检定工作。运营公司计量器具采取自主检定与委外检定相结合的方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1.2委外检定与自主检定对比分析

1.2.1经济性

从经济性角度进行测算分析,委外检测每年所需经费F1=Σ(n1t1 e 1)

式中:F1-年送检费用; n1-需送检计量器具件数;t1-检定周期(次/年); e 1-计量器具检测费(元/件)。

自主建立计量标准每年所需费用F2=B/S B+P/SP+R

式中:F2-建立某计量标准的年投资;B-购买计量标准器的总投资;S B-该标准器的使用年限; P-配套设施的总投资;SP-配套设施的使用年限;R-检定人员费用。

比较F1和F2大小,从经济性角度判断自主建标是否可行,若F1>F2,则自主建标可行,若F1<F2 ,则自主建标不可行。

自主建立计量标准的投入成本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前期实验室设备设施的一次性投入;二是后期持续投入的人工成本。建标后可节省的成本同样是两方面,一是建标后提高了检定时效性,可降低周转用计量器具的配置数量;二是持续节省委外检定费。

1.2.2时效性

目前运营公司使用的计量器具,由物资部按月度组织送外检测,从制定月度送检计划到检定完毕返回使用部门,大约需要20个工作日,存在延误生产使用的风险。

自主建立计量标准后,可以大幅度缩短检测周期,从时效性角度而言,开展计量自主检定工作优势突出。

1.2.3安全性

计量器具是对示值有准确度要求的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类产品,其保存保管条件有防震、防撞、防磁、防变形等要求。计量器具交付第三方检定单位后,在运输、检测、保管过程中,存在因防震、防撞等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计量器具受损的风险。

自主建立计量标准,运输、检查、保管等各环节全部自主管理,可控性强,可降低安全管理风险,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因此,从安全性角度而言,开展计量自主检定工作有必要。

1.3国内地铁计量建标情况分析

国内开通8条以上线路的地铁有6家,已建标的有5家,占比83%,开通3条以上线路的有18家,已建标的有8家,占比44%,另有多家地铁正在开展建标调研工作。我们选取了与青岛地铁情况较为接近的长沙和郑州地铁,以及较为成熟的南京和深圳地铁,对其计量建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探索规律,借鉴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调研的城市地铁中,建立的计量标准主要集中在几何量学、电学、力学三门计量学科,一是因为属于这三门计量学科的计量器具配备数量较大,自主建标后收效最大;二是因为这三门计量学科也是业界公认的简单易操作的计量标准,技术门槛低、建标成本低。

2计量建标实施

2.1计量检定室建设重点工作

2.1.1实验室

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振动、照明及供电等环境条件,应当满足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建标单位应当配置监控设备,对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和记录。同时,建标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施,并对检定或校准工作场所内互不相容的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防止相互影响。

2.1.2人员

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建标单位应当配备能够履行职责的计量标准负责人,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当对计量标准的建立、使用、维护、溯源和文件集的更新等负责。同时,建标单位应当为每项计量标准配备至少两名具有相应能力,并满足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的检定或校准人员。

目前计量员已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取消,公司无此项工种培训计划,计量员培训主要是在岗期间,组织相关人员赴青岛市计量测试学会定向培训,提升业务技能,考取资格证,其次是标准器供货厂家提供操作培训。

2.1.3稳定性考核

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建标单位应开展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并撰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完整、准确,包括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实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等。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计量建标工作的核心工作,也是难点工作,该项工作主要是邀请青岛市计量院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协助运营公司攻关技术难题,完成《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2.1.4评审

2.1.4.1申请

计量建标需以公司名义申请,根据标准器的技术参数编制《计量标准申请书》、《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准备标准器证书、人员资质证明等相关材料,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递交申请。

2.1.4.2现场评审

计量建标现场评审专家组由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院组成,专家组对公司申请的计量标准进行现场考评,考评分首次会议、现场考评、末次会议三部分。主要是对标准器的检定或校准情况、量值溯源及传递情况、稳定性及重复性试验情况,及计量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逐一进行考评,对专家组提出的整改要求及时修正。

2.1.4.3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通过现场考评后,由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可以开始自主检定。

2.2小结

建标前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验室筹备建设阶段,主要是“人、机、法、环”四项内容,具体指人员技术培训、选择计量标准器、研究检定规程、实验室环境建设;二是实验取证阶段,主要是“技、申、评、改”四项内容,具体指编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递交计量标准考核申请、组织现场评审、整改评审问题项。

3结束语

计量器具委外检定和自主检定各有优缺点,委外检定优点是不需要员工有较多的计量专业知识,不需要投资建设实验室,通常为组织管理性工作,缺点是时效性、经济性差,且需要一定的计量器具进行周转,也不利于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自主检定优点是周转快、节约检定成本,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缺点是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大,且需要一定数量具有资质的检定人员,模块的整体管理难度大。因此应该结合运营公司计量器具的种类、数量、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可简化考核的建标目录,有目标的进行建标,确定委外+自主的管理模式,使二者互为补充,既节约资金又提升效率,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2] 李建华.企业建立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与应用》

[3] 武志华. 浅谈计量校准在铁路部门的可行性. 《铁道技术监督》

[4] 李晓敏. 企业建立计量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计量与测试技术》

论文作者:潘秀峰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青岛地铁运营公司计量建标实践与思考论文_潘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