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港城实验小学 224300
摘 要:新教育明确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和三重境界。打造理想课堂,上“好”一节课,成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广大教师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同时,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些教师在打造理想课堂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热点,花样翻新了,却有哗众取宠之嫌。
关键词:六个维度 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 一节好课
2002年,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明确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简称“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2008年,新教育提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打造理想课堂,上“好”一节课,成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广大教师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同时,是否想过:我这样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吗?符合“六个纬度”“三重境界”的要求吗?有效吗?学生的素养能提升吗?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些教师在打造理想课堂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热点,花样翻新了,却有哗众取宠之嫌。
不管课堂教学如何改革,形式如何创新,它的核心永远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一堂“好”课,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承担着“引导人”“塑造人”和“提升人”的责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同时一节“好”课,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过程,具有一定的生成性。一节“好”课需要课前的充分预设,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对话,学生的“同他者分享”。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打造理想课堂,上“好”一堂课。
一、充分的预设
说到预设我们就不能不提备课。备课是个古老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它占据着教师很大一部分精力。曾经北京昌平区城关小学女校长(柏继明)给教师减负:拒绝形式主义,不计考勤,不用备教案……她说话的视频一经转出,受到疯狂的传播!不用备课,让多少教师艳羡!但请大家注意重点:拒绝形式主义!拒绝形式主义,不代表就不要备课!何况一个不备课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需要何等深厚的底蕴啊!时代是进步的,学生是鲜活的,它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教学资源。所以,充分的预设,需要教师“有备而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动态的生成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功利目的的驱动下,为节省时间,常常采用“设问”的形式,即自问自答,学生只是他们灌输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一切,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必然激不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也必将是一潭死水。优秀的教师建议,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因此,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的生成。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学习。
三、对话的平等性
吉尔?哈德菲尔德(JillHadfield)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不搞“一言堂”。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对话中必须具备亲和力和感召力,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后认真归纳与总结,让知识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
四、互动的有效性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有序的。有些教师为了体现亲和度、自由度,说那就把课堂直接让给学生好了,吵吵闹闹才真实嘛!这样的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新教育》。互动时,需要我们教师做好主导作用,使用好手中的指挥棒。
五、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课改的一大“亮点”。但是有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徒具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是某些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不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所有儿童也包括教师在内,从根本上说属于“同他者分享”的存在。重视合作、同学习伙伴一道求得深层学习,就必然会提升自身与伙伴的学习过程,从而展开主体性、能动式的学习。真正的合作应该是自主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提升。
总之,打造理想课堂,上好每一节课,都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全面提高人的素养,为学而教,为真学而教,为真学而真教。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吉尔?哈德菲尔德(Jill Hadfield) 课堂活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郑寿林 论人文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4)。
论文作者:尚海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理想论文; 师生论文; 境界论文; 互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