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霞 王丽新(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在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54 例剖宫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 例,观察组产妇接受整体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并作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整体护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57.85±1.32,20.56±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手段可提高护理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效果观察;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53-02
剖宫产是现在临床上为抢救异常分娩和高危妊娠的一种分娩手段[1],一般为孕周在28 周以上的孕妇采用经腹子宫切开术将婴儿和附属物取出的手术方法。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相比产妇具有更大的应激性[2],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分娩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产后护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产后护理对产妇的恢复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帮助产后更好地恢复,预防各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3]。该研究为探究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抽取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在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54 例剖宫产妇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在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54 例剖宫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麻醉[4],所有患者病情均稳定,具有清醒意识,可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交流,并且没有其他严重疾病[5]。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77 例。观察组中有57 例初产妇,20例经产妇,平均年龄为29 岁(Max39 岁,Min24 岁),平均孕周为39 周(Max42 周,Min34 周);对照组中有55 例初产妇,22 例经产妇,平均年龄为28 岁(Max38 岁,Min23 岁),平均孕周为38 周(Max43 周,Min32 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剖宫产护理要求进行操作,全面有效地做好产妇手术中、围术期的护理,确保手术室、病房环境干净卫生,进行有序的呼吸训练及术后指导[6]。
1.3 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方法,所有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在每个阶段全面贯彻实施整体护理观念[7]。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3.1 护理人员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良好的护理观念,以产妇为中心,各种护理以产妇需求为本[8],工作目标为解决产妇各种健康问题。进行各种产妇护理的模拟演练,强化操作能力[9]。增强手术期间配合医生进行手术的能力,手术室的护理也需要严格谨慎。
1.3.2 护理计划的制定 在剖宫产手术前根据患者各种症状制定护理计划,包括: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计划好各种意外事件,准备各种宣传资料、护理表格及紧急药物[10]。
1.3.3 护理团体 选取专人对整体护理做指导,确定合理的护理模式、结构及轮班制度。所有措施在手术室均适用。确定各个护理人员的职责[11]:全面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由护师以上的人员担任办公护士和治疗护士;办公室和外勤工作及注射药物的工作选取护师以上人员担任;由两个护理责任小组负责病区护理,责任人选取主管护师及高年资护士[12];分管护士负责书写记录治疗护理、早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病历[13]。
1.3.4 心理护理 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剖宫产后,产妇的心理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刺激[14],可能会产生焦虑、暴躁不安的情绪,还有可能会造成抑郁的不良心理,这些情绪会对产妇的恢复造成影响,容易留下病根[15]。此时,护理人员则需要及时为产妇纾解心情,缓解焦虑情绪,与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时常进行沟通交流,引导产妇向乐观积极的方向发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16]。
1.3.5 建立评价系统 根据每日护理的记录笔记,对产妇进行细致的规划,包括身体各方面变化、情绪变化等,制定合理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17],对产妇的每日情况进行合理评估,从而做出科学的调整,更有助于产妇的恢复。
1.4 评价标准参照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18]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母乳喂养及下床时间等数据。
1.5 统计方法该dgpw 数据均采用SPSS16.0 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 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数据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2.1 焦虑评分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恢复情况对比在排气时间、母乳喂养及下床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观察指标比对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VAS 等数据,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出现率也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满意度调查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1,P<0.05),3 讨论剖宫产是现在临床上为抢救异常分娩和高危妊娠的一种分娩手段,其应激性较大,产后对产妇的护理治疗可有效保护产妇健康[19]。
剖宫产手术在近年来急剧上升,手术加剧了患者的应激性,造成了患者焦虑、忧虑、恐惧的情绪[20],进而造成疼痛敏感性增加、产后出血、子宫收缩增强等不良反应[21]。整体护理是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所要求的便是关心患者整体的情况,包括病人自身状况、环境因素、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22],所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专业概念为: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23]。临床指导观念为以人为本,基础框架为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的目标便是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优秀护理[24],时间跨度从术前贯彻到术后,主要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会等方面[25]。该研究为探究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抽取2013 年8 月—2014 年8月在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54 例剖宫产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排气时间、母乳喂养及下床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VAS 等数据,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出现率也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莫爱民、陈雪群[26] 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整体护理对于剖宫产也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可知,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治疗,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母乳喂养时间及下床时间,改善产妇焦虑情绪,有助于产妇的健康恢复,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 李京肖.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356-357.[2] 王莉,徐锦江. 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整合应用于产科患者的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2011,51(16):43.[3] 陈振皓. 剖宫产患者整体护理280 例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4(2):128-129,160.[4] 林煜. 剖宫产产妇200 例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2014(8):307.[5] 王玉华.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应用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149-151.[6] 王小玲,李佳. 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35-36.[7] 余丽君.350 例剖宫产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 吉林医学,2012,33(23):5085-5086.[8] 孔秀萍. 对68 例剖宫产产妇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3):157-158.[9] 李思平,付芳. 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恢复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观察[J]. 心理医生,2012(11 下半月):172.[10] 周旭辉. 高龄初产妇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7):68-69.[11] 陈玉芳.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7-39.[12] 贾志慧.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38-39.[13] 刘琴.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20):342.[14] 缪玉秀. 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的围生期干预对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2,26(19):1771-1773.[15] 丁晓娟.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27-128,133.[16] 祁疆萍. 对剖腹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97-198.[17] 李艳.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探索[J].健康必读,2012,11(4 中旬刊):304.[18] 李琴. 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实施整体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159.[19] 杨丽华.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116-117.[20] 徐艳.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探索[J].健康必读,2012,11(3 中旬刊):316.[21] 林晓跃,潘洁勤. 整体护理模式在择期剖宫产初产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2):91-92.[22] 黄越桂. 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质量与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9 中旬刊):324.[23] 陈兰英.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J]. 健康必读,2013(4 下旬刊):122.[24] 左敦玲,宛会,王晓娟等. 剖宫产产妇整体护理观察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1):471,473.[25] 徐树霞. 整体护理干预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40-41.[26] 莫爱民,陈雪群. 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整体护理干预体会[J]. 吉林医学,2014,35(9):1987.
论文作者:司玉霞 王丽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产妇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焦虑论文; 初产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