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探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分别予以阿立哌唑、利培酮口服,于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进率63.4%,好转率33.3%,无效率3.3%,利培酮组痊愈率66.7%,好转率36.7%,无效率6.6%,两组间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6.6%;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χ2=5.0,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相当;在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低于利培酮,阿立哌唑的安全性高于利培酮。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054-02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复发,致残率高,其导致的社会性功能缺陷,对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1]。该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因其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整个精神丧失了统一性、完整性,症状多样,且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适应能力。本文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0~60岁;病程为1月~21年。入选标准: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权。排除以下情况: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伴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的患者; 酒精及药物依赖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阿立哌唑组起始剂量为5mg/d,根据临床治疗反应进行调整,最高剂量为30mg/d,2周内加至治疗量,平均用药量(20.3±3.2)mg/d。利培酮组的起始剂量为1mg/d,后根据临床治疗反应进行调整,最高用量为6mg/d,2周内加至治疗量,平均用药量(4.1±2.2)mg/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苯二氮类、心得安、安坦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3-4],于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好转;≥25%为好转;≤25%为无效[5]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6]。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平=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阿立哌唑组痊愈率63.4%,好转率33.3%,无效率3.3%,利培酮组痊愈率66.7%,好转率36.7%,无效率6.6%,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 不良反应比较
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其中静坐不能1例,肌强直1例,呕吐1例;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其中体重增加2例,震颤2例,静坐不能4例,肌强直3例,呕吐1例;但两组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阿立哌唑组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且两组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都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疗效,也能改善伴发的情感症状,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阿立哌唑主要对DA能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是DA递质的稳定剂。与D2、D3、5-HT1A和5-HT2A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来产生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8]。利培酮为苯丙异噁唑衍生物,与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
本研究中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均显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ANSS总分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治疗8周末,PANSS各分值降到最低,说明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均明显,在治疗后2、4、8周两组间PANSS总分无显著差异。 阿立哌唑在治疗2周后,精神病理的疗效优于利培酮,利培酮在治疗2周后,阳性症状优于阿立哌唑,但两种药物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种药物临床有效性相当[8]。
两组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种不良反应,均在用药初期出现,症状较轻,病人均能耐受,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其中阿立哌唑以呕吐为主,利培酮以静坐不能、肌强直为主。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均显著,安全性较好;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阿立哌唑低于利培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需进一步扩大样本。
【参考文献】
[1]陆晓姿,刘珊,田博.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5):369-370.
[2]裴双义,宋珀槿,孙淑红.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25-826.
[3]徐勇,于建华.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2) :147-149.
[4]石文杰,王从杰,周娟,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5):340-342.
[5] Karayal ON,GlueP,BachinskyM,et al.Switching from quetiapine to ziprasidone:A sixteen-week,open-label,multicenter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ziprasidone inoutpatient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Journal of PsychiatricPractice,2011,17(2):100-109.
[6]林涌超,欧文前,李凌恩,等.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8):705-708.
[7]石文杰,王从杰,朱建南,等.5种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1):25-27.
[8]宋来云,刘其贵,龚坚,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5):330-332.
论文作者:王家,张莉,杜培培,石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疗效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症状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