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砚[1]2003年在《中国地震应急的区域差异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讨论地震应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提取了影响地震应急的区域差异性因素,并借助ArcInfo平台,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利用地学“区划”手段,以各地主要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宏观分布特点和县域人文经济特异性应急因素的组合结构类型为区划的依据和指标,采用“自上而下划分”与“自下而上归并”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了我国具有显着自然与社会经济差异性的地震应急地域类型;最后分析归纳了各地震应急地域类型的宏观地震应急特点与特异性地震应急内容。由此加深了对中国地震应急区域差异性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 1.在理论分析、历史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文件,讨论了地震应急的影响因素,并提取出了那些对地震应急既有明显影响,同时又具有显着区域差异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地的地震应急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各地的自然条件、地震活动性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叁个方面。前者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等条件,这些条件首先从宏观和整体上决定了地震灾区的应急救灾环境特点;同时,发生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地震,其成灾过程(如次生灾害)也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有针对性地应对这些地域性成灾过程对地震应急成效的影响显着。地震活动性对地震应急的影响主要有二:其一,某次特定地震过程的地震强度和地震序列特点是决定该次地震应急规模的基本因素之一;其二,一定区域内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地震活动规律和潜在的地震危险性特点。是各地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和震前应急准备的基本参照。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特定地震以何种方式成灾和造成多大损失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地震应急特别是震后应急的影响更为直接,例如地区的人口和财产密度是该次地震应急规模的基本影响因素之一;又如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政治经济地位、产业结构、民族构成等等对该次地震应急的急迫程度、规模和方式产生广泛的影响;再如该地区内的应急救灾基础条件——交通通讯、救灾款物和医疗等条件,它们既是特定地震后应急的基础,也是该地区震前应急准备的参照。 2.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和图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对上述各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地震应急意义的分析和比较。在保证“指标”能反映一定地震应急意义的前提下,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地震应急指标化处理;之后,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rcInfo平台,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各主要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在我国大陆的区域分布实况和相互匹配特点。结果表明,无论是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还是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它们在我国大陆的空间分布既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和规律,也存在着相互间广泛且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独特性、规律性和联系性正是特定区域制定和实施有地域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方针、政策的基本参照,同时也表明,在我国实施分区地震应急是我国震情和国情的基本要求。 3.为理解和服务于分区地震应急,本文利用地学“区划”手段,以“地震活动性、不同自然环境下典型次生灾害、人口经济密度、地方潜在应急投入系数和公路密度”等5个主要的地展应急影响因素或指标作为区划依据,通过“自上而下划分”的区划途径,以主导因素法、盛里法和地理相关法等相配合的区划手段,对我国大陆进行了地震应急一级分区,并分析了各地展应急一级区的宏观地震应急特点.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大致可划分为8个地展应急一级区,即(I)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震应急区,(II)华北地震应急区,(nD东南地展应急区,(W)黄土高原地震应急区,(V)贵州高原、川东地震应急区,(讥)云南、川西地展应急区,(VII)新祖地震应急区,(姗)青藏高原地震应急区;各一级区的宏观地震应急特点—地展活动水平、特定地震成灾过程的宏观特征和潜在损失程度、区域内的潜在救援条件和整体交通水平等,各有特点;而这些宏观地震应急特点正是各区域制定和实施地域性地展应急对策时所必须参照的宏观背景依据。 4.特定地区需要考虑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一政治经济地位、产业结构、民族构成等等(简称人文经济特异性应急因素),它们是该地区地展应急特别是展后应急之具体方式的直接影响因素。鉴于此,本文在了解我国地展应急宏观分区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详实程度,选取了政治经济强辐射中心、民族、贫困、侨乡和大型工业危险源等5个方面的因素作为分类依据,以揭示县域地展应急中的某些具体社会经济问题为宗旨,编制了10种主要人文经济特异性因素组合类型分布图,分析了各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每种组合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各异,且在一级区内也存在分布差异,可以以此作为指标进行二级分区的尝试。 5.为进一步突出“分区地展应急”的特点,本文在地展应急二级分区类型讨论的基础上,以反映人文经济方面的一些特异性应急因素的分布特征为目的,利用地学“区划”手段,以县为基本单元,采用“4”中10种主要人文经济特异性应急因素组合类型为分区指标,通过“自下而上归并”的区划途径,在上述地展应急一级分区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地震应?
李宏仓[2]2010年在《中国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地处西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多发且震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对我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尤其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都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为了有效地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工作成为广大专家和学者的重大使命。本文总体研究思路遵循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综合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地震应急管理中应急预案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概览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地震应急管理四大要素——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机制体系和应急法律体系,分析总结了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求和其制定的差异性因素,结合我国目前应急预案管理现状,探讨了现行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应急预案管理方面的先进科学经验、研究成果和总结我国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有:(1)针对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构成问题,建议加强社区和村镇等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入手,完善应急预案构成体系网络。(2)针对地震应急预案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对于现行各级预案普遍存在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建议从各地区存在差异性出发,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当地的应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加强地震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价;3)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要具体、全面,尽可能包含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4)不同预案制定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内容要协调;5)明确各应急组织的义务,并列明主要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6)补充规定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内容。(3)关于应急预案动态管理问题,预案中应增加修订条件、程序等问题的规定,建立应急预案日常修订、评审和备案制度和应对灾害过程中的修订制度。
宁宝坤[3]2010年在《地震灾害时空分布与紧急救援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分布的快速认识以及紧急应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目前灾害应对领域与政府工作的热点。地震灾害研究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涉及构造地质学、社会学、灾害学、公共管理和危机管理等众多领域,必须在多学科综合的框架下,研究“地震—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应对”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研究的尺度对一次特定地震紧急处置的应用价值有限;构造地质学研究地震发生发展规律,偏重于地震灾害的自然属性,而在震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地震紧急救援的指挥布局等也未进行详细分析,缺少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模式。本文以地震灾害应对为导向,在一次地震灾害应对的时空框架内,开展地震灾害的时空分析和应急救援响应研究。在空间上,以龙门山前陆构造带与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关系分析为例,开展现今构造形态和地理环境下的地震灾害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迭加分析等技术,获取地震巨灾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并建立了基于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分区的灾情区划概念模型;在空间分布规律和灾情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几种主要的地震灾害救援空间模式;在时间上,以多个国内外强震震后灾情时间变化过程分析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获取地震巨灾几种主要灾害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与结论:(一)灾害应对中的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认识在一次特定地震灾害应对时空框架内,地质构造的现今格局是地震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地震前后构造变化对灾害空间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地震原生灾害致灾时间远远小于灾情被认知的时间过程,地震灾害时间分布受人类认知的水平和特点影响明显,即地震灾害获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针对某个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应从两方面入手:从现今地质构造来研究地震巨灾的空间分布;从灾情被人类认知的过程来研究地震灾害的时间分布。(二)地震巨灾空间分布的认识1、根据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方向的分段性和走向上的分段性,划分了9个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构造亚区;通过对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滑坡崩塌、堰塞湖、水利水电工程、余震以及指示综合灾情的地震烈度等震害指标的分析表明,后山带中段是汶川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后山带北段和前山带中段较重,前山带北段灾情中等,其他各构造亚区灾情分布较弱。2、建立了基于推覆构造带分区的灾情空间分布概念模型。控制推覆方向分带性的逆冲断裂(与逆冲方向垂直)是地震巨灾灾情分布的一级影响因素;大型或巨大型推覆构造带内,与逆冲断裂垂直的捩断裂对能量的调节作用,是地震巨灾灾情分布的二级影响因素;在一二级影响因素内,巨灾灾情还受较大尺度的具体场地和局部环境影响,如后山带内的刚性块体彭灌杂岩体对该亚区内的滑坡分布、映秀Ⅺ度形状等控制明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叁)地震专业救援空间分布的认识1、在汶川地震专业救援力量震后前3天的系列时空分布图上,明显看出震后救助力量(尤其是外来救助力量)从南向北迁移的趋势,反映出震后灾情在空间上的认识从震中向北东延伸的过程;通过对专业救援队跨区域作战行进路线的分析,结合推覆构造带地形地貌特征和汶川地震灾情空间分布研究成果,建立了汶川地震专业救援指挥调度的3级管理模式以及“单侧多路梳状”的救援空间形态;并进一步建立跨区域地震巨灾救援管理的宏观指挥框架和6种救援格局的空间形态,以及在该形态下的救援行进路线。2、从救援队属地、灾情信息来源、震后离逝时间与埋压情况等多种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救援成果。结果表明:即使遭受巨灾重创,地方救援队作为震后最早到达现场的专业人员,仍是进行浅表层埋压者救援的重要力量;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是保证各个救援环节流畅、高效地运转的重要条件;人员埋压越深救援效果越差,需要具有重型装备和配置的专业救援队。(四)地震灾情时间分布的认识1、震后灾情信息总量表现为从零增加直至饱和的总体趋势,即体现为累积增加的性质;信息增量从零先增加到最大值,随后减少为零,增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小于总量信息趋于饱和的时间;从数学概念上,增量的时间变化函数就是总量时间变化函数的导数。2、震后人员死亡的时间曲线变化速度是非均一的,在震后初期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越趋近于饱和则变化的速度越慢。在论文选取的10个震例中,4个死亡总数超过万人的震例,其人员死亡统计的绝对数均在震后第二天首次超过1万人;在其余6个死亡总数在万人以下的震例中,其人员死亡统计的绝对数在第二天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绝大多数超过八成。在当前人类的灾情获取能力下,震后初期信息(48小时,甚至24小时内)对灾情规模的判定具有较大的贡献率。目前人类在人员死亡获取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在震后利用实时的人员死亡统计数进行灾害规模的估计也是可行的。3、在6个人员死亡超过5000人的震例中,人员死亡时增量K通常从震后7小时开始迅速增加,初次报道的人员死亡超过1000人的时间多数位于8—12小时之间。对于人员死亡规模在1000人左右的地震,初次报道的人员死亡总数超过100人的时间多数也在这个时段内,但窗口会向震后时间缩短的方向滑移。对于重大规模的地震灾害,震后24小时内,尤其是震后8—16小时报道的灾情是灾害规模判定的重要信息窗口。通常人员死亡时增量最大取值的时间也分布在这个时间段内,对要尽快做出决策的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赵福军[4]2010年在《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和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快速获取地震灾情信息、震后应急和震害快速评估的有效手段。但以往的遥感震害信息提取结果精度较低、震害识别对象单一、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遥感地震应急软件平台,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的方法和实际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基于面向对象分类和震害知识库的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分析了遥感影像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所涉及的多尺度分割、影像对象特征的定量描述和模糊分类技术。在影像分割的尺度参数选择上,提出了基于影像对象内部标准差和局部空间自相关Geary系数的最优分割尺度选择算法,该算法可确定一幅影像上不同地物的各自最优分割尺度,试验数据的分类精度评价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建立了遥感震害知识库、阐述了遥感震害知识库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变化检测的震害信息提取技术流程,为实现不同典型震害的信息提取和定量计算提供了方法上的依据。2.提出了不同破坏等级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的影像特征参数优选方案和推理规则。全面分析了遥感影像上建筑物的震害特征。明确了建筑物遥感震害等级与宏观地面调查的建筑物震害等级的对应关系,指出了两者判别依据的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研究,提出了不同破坏等级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的影像特征参数优选方案和推理规则,不仅为建筑物遥感震害知识库的建立提供了依据,而且提高了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精度。并以海地、伊朗巴姆地震为例,实现了利用面向对象分类和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提取不同震害级别的建筑物信息。3.提出了矢量与影像迭加的面向对象变化检测道路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了遥感影像上道路、桥梁震害级别与宏观地面调查震害级别的对应关系、判别依据和差异性。分析了地震前后道路和桥梁的影像特征,提出了道路和桥梁震害识别的特征参数优选方案和推理规则。在道路震害信息提取上,提出了矢量与影像迭加的面向对象变化检测道路提取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在缺少震前遥感影像的不利情况下,利用道路矢量数据和震后遥感影像定量地提取出道路震害信息。研究了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上桥梁震害信息提取方法。4.给出了典型次生灾害识别的特征参数优选方案和上下文特征判别依据,实现了面向对象变化检测的典型次生灾害信息提取。详细总结并分析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典型地震次生灾害在多种遥感影像上的影像特征,得出地物的空间关系特征是识别次生灾害的重要依据,并以此给出了典型次生灾害识别的推理规则。阐述了震后影像上典型次生灾害的识别过程和利用震前震后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提取典型次生灾害的具体实现过程。5.用雷达影像干涉相干变化指数法判别地震破坏程度时,提出了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的阈值选取方法。研究了雷达影像的相关性分析法和干涉相干变化指数法。通过对汶川地震的20个地震灾区的试验研究,得出相关性分析法是一种判别地震破坏程度的宏观评价方法。在用雷达影像干涉相干变化指数法判别地震破坏程度时,提出了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的阈值选取方法,克服了以往阈值选取的主观性,利用该方法得出的地震破坏等级图,经实际地面调查验证发现,其结果更快速有效。6.提出了遥感地震应急与震害快速评估技术流程,分析了该技术流程的多个关键技术及其软件实现。建立了集分布式遥感数据库系统、遥感震害信息提取与震害快速评估系统、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于一体的遥感地震应急综合处理平台。利用该软件平台快速获得了汶川地震后的遥感震害信息提取结果,并以此绘制了基于遥感数据的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图,该图与基于地面调查结果的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图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遥感地震烈度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周中红[5]2009年在《震害快速评估中信息预测和空间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是指在地震发生后的初期阶段(30分钟内),依据烈度衰减模型估计出灾区的范围,再根据灾区建筑物及人口分布等统计资料及损失模型,在尽快的时间内(如1-2小时内)估计灾区建筑物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以便及时为地震应急决策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如何提高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合理性便成了提高地震应急指挥工作效率的首要问题。甘肃省地震局在“十五”期间建设完成了“甘肃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并已投入正常使用,震害快速评估模块是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及准确性。为完善该系统,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几个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首先,在地震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快速评估中,涉及的人口及社会经济(GDP)类的基础数据是静态的数据,其现势性较差,对于准确掌握受灾人口数量及分布、受灾地区经济状况等造成了不准确。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对区域人口及GDP的预测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从建立增长模型的角度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应用GM(1,1)灰色建模法、最优权重组合预测法以及灰色-马尔可夫方法等建立了相应的甘肃省县区一级的人口总数以及GDP的增长模型,实现了静态的基础数据在地震发生时的动态计算,使其更接近于人口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震害评估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另对乡镇级人口增长模型的建立也做了初步研究。其次,烈度衰减模型的不准确性也是影响震害快速评估结果合理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甘肃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研究工作开展较少,可依据的公开研究结果很难查到。本文首先选取了自1927年以来甘肃省主震震级≥4.7的震例30例拟合出了甘肃地区震中烈度I_0与震级M的关系式;其次,选取了甘肃地区1950-2004年间主震震级M≥5.0、震中烈度I_0≥V的地震20次,回归分析得出了适合甘肃地区特点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其结果可应用于甘肃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的震害快速评估模块中,也可用于甘肃地区地震工程等领域。第叁,对给定震级及经纬度,在GIS中生成可编辑的等震线矢量文件,通过对该矢量文件与县区、乡镇及村级的行政区划图的空间迭加分析,再结合预测得到的人口及GDP的最新数据,得到了震区的县区级的最新人口总数、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信息,各个烈度区的不同县区的面积分布,涉及的乡镇村列表,不同县区、乡镇在不同烈度区的面积统计等信息,便于在地震发生时,决策者能较为直观地了解到震害的范围、波及的地区、并对受灾相对较严重的乡镇村等信息做出初步的判断。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对目前运行的“十五”项目“甘肃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在未来的应急预案制定中,可利用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对关键基础信息进行预测,进而得到未来强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
段胜[6]2012年在《中国巨灾指数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应用》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巨灾风险的防范应对形势更加复杂,传统的保险与再保险机制由于承保能力的有限性和风险转移模式的局限性,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转移分散巨灾风险的需要。为克服巨灾风险发生时间、地点以及规模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管理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公司RMS、美国ABSG咨询公司下属的巨灾模型公司EQECAT、美国环球公司AIR等巨灾损失模型公司:瑞士再保险(Swiss Re)、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等国际再保险公司:以及美国保险服务局(ISO)、美国保险财产理赔服务署(PCS)等保险监管机构开始对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资料进行搜集和统计,建立巨灾风险数据库和损失分布图,并定期公布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密度、财产损失重要信息,通过跨学科的综合风险管理技术,构建出各种能够模拟巨灾风险事件损失分布及其赔付参数的巨灾指数。巨灾指数已经在风险应急体系的建立、风险物理属性的度量、风险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灾后重建资金的安排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如任何异质性的实践经验需要通过抽象化的思辨总结才能提炼出同质化的理论精华一样,虽然实践中的国际巨灾模型公司已经开发出各类巨灾指数,但是由于巨灾指数产生发展时间短,重视程度低,加上指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巨灾指数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发展。在国外,虽然部分文献曾提及到巨灾指数,但是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巨灾的损失规律描述,以及指数型巨灾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观点分散、手段单一、结论模糊,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综合化的分析框架;而国内对于巨灾指数的理论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有限的文献资料难以支撑起复杂而又庞大的理论研究需要,更谈不上对实践应用提供科学的借鉴和指导,巨灾指数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的盲点。为此,本文立足于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指数的现实情况,借鉴巨灾风险管理的组织流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与实证相匹配,国际与国内相对比的跨学科综合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巨灾指数与巨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全面总结巨灾指数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地震指数的试点方案探索,编制与构建出中国自身的巨灾指数指标体系。希望以此,在理论上为我国巨灾指数研究提供思路,在实践中为我国巨灾指数构建提供参考。本文从概念解析和含义界定出发,以巨灾指数与巨灾风险管理的关系为重点,对巨灾、巨灾风险以及巨灾指数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两个角度,论述巨灾指数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指数现状,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我国巨灾指数的编制方案和具体政策,从微观层面上构建出我国首款地震指数体系,再利用四川省的地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以此就未来巨灾指数的发展提出展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以及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巨灾指数及其相关概念。作为认识事物和判断命题的逻辑起点,科学合理的概念界定可以用简洁直观的文字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本章从巨灾、巨灾风险以及巨灾指数的基本概念入手,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国外内有关巨灾的概念进行回顾,在对相关结论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得到巨灾的界定;通过对巨灾风险和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模式、传统工具和现代方法;最后从巨灾指数的概念定性描述出发,就巨灾指数与经济指数和传统自然灾害指数之间的异同,以及巨灾风险与巨灾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剖析,希望以此为铺垫,为后续章节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巨灾指数风险管理功能的理论分析。理论作为描述分析事物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推论性观点,往往是实践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本章以理论剖析为主线,在对巨灾指数风险管理功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从灾害学的孕灾环境、承灾载体、致灾因子叁个角度分析巨灾指数的风险识别功能;再从保险学的巨灾损失分布估计、巨灾保险费率测算、巨灾索赔次数统计,以及指数保险的触发参数四个视角总结巨灾指数的风险评估功能;最后从金融学的指数型天气期货开发、指数型期权模型构建,以及指数型巨灾债券定价叁个层面论证巨灾指数的风险转移功能。第叁章、巨灾指数风险管理功能的国际经验。实践作为概括分析事物运行中合乎规律的经验型总结,往往是理论研究的拓展与参考。本章以经验梳理为中心,将国际巨灾指数分为叁类,分别就以Sigma指数、NatCat Service指数为代表的以风险识别为核心的巨灾指数:以Paradex指数以及PERILS指数为代表的以损失评估为核心的巨灾指数;以ISO指数、PCS指数、GCCI指数和CHI指数为代表的以转移定价为核心的巨灾指数进行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巨灾指数的运行规律进行总结,并对国际巨灾指数的主要经验进行评述。第四章、中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指数——历史现状的对比研究分析。本章以研究我国主要巨灾风险及其分布情况为出发点,就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四类典型巨灾风险的主要运行规律进行总结;通过对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产生发展、组织框架以及运行模式的梳理.指出我国现行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回顾我国传统灾害管理中主要指数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运行机制以及技术条件叁个角度分析我国巨灾指数缺失的原因,并结合当前的巨灾风险管理实际对其潜在影响进行相关说明。第五章、中国巨灾指数构建的方案和思路——综合巨灾风险管理的视角。本章提出构建中国巨灾指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主要思路。虽然在当前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中缺少巨灾指数,但是具有构建巨灾指数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基于此,提出构建中国巨灾指数的总体思路与方案;并按照巨灾指数构建的基本流程和运行组织模式,分别从编制主体、编制原则、编制方法,以及编制内容四个视角探讨中国巨灾指数编制的总体框架;从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两个方面分析巨灾指数的管理机制;以及从运行结构和运行结果两个维度总结巨灾指数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产出结果。第六章、中国地震巨灾指数的指标编制与试点。本章以地震指数为试点,从研究分析我国地震指数编制的主要目标和具体原则出发,提出构建地震指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地震应急能力指数、地震破坏能力指数、地震损失程度指数,以及地震恢复能力指数等四类指数的编制,创新性的构建出中国首款地震指数体系;并以地震指数指标之间的层次构造和功能交叉分析为重点,就地震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论证和说明。第七章、中国地震巨灾指数的四川省实际应用。本章利用四川省的地震数据对地震指数的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测算,以检验地震指数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前文为基础,设定四川地震指数的目标函数;通过权重计算方法的比较,选择层次分析法对地震指数二级指标体系内的各个指数权重进行计算;并以2001年的雅江—康定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样本,采用指标无量纲化技术,实际测算四川地震指数的指标值;同时对四川地震指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必要的说明;最后就地震指数的未来应用与推广进行概述,并指出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及其解决思路。第八章、主要结论与展望。本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补充。论述本文研究中所得到的主要结论、核心观点,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展望。通过上述分析和探索,本文在中国巨灾指数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应用过称中取得了如下的创新:1.丰富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我国当前的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由于起点低、发展慢,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很多盲点和不足之处。本文从巨灾、巨灾风险管理以及巨灾指数的基本属性研究出发,提出巨灾指数的概念,充分合理的论证巨灾指数与巨灾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较为创造性的回答诸多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尚未明确的基础性命题,丰富了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内容。2.弥补我国巨灾指数研究中的空白点本文摆脱过去传统的分散性研究思路,从综合性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构建的整合性视角出发,运用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工具,采用跨学科的分析手段,较为全面的梳理巨灾指数风险管理功能的灾害学、精算学以及金融学等方面的理论,较为系统的总结国际代表性巨灾指数风险管理功能的构建与编制运行经验,拓展巨灾指数研究分析的理论视角,填补了国内有关巨灾指数理论研究中的不足。3.探索我国巨灾指数研究的新思路在全面分析中国当前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指数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摒弃传统巨灾风险管理研究中过于空洞的口号式思维,突破研究范式狭隘、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落后,以及研究文献欠缺等诸多困难,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实际出发,构建出中国的巨灾指数,并对巨灾指数的编制内容、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补充完善并且发展了中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理论。4.构建首款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指数为论证巨灾指数在实践应用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深入细致而又全面的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地震指数指标体系,创造性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无量纲化技术,对四川省的地震数据进行实证性的测算和标准化的分析。该项指数体系在国内尚属首例,其构建地完整性和编制地科学性,不仅对类似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将对日后其他巨灾指数的实际编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巨灾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在国内外都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既缺乏理论上可直接借鉴的资料与文献,也没有实践中丰富的经验与总结,更没有出台具体的指标标准和政策实施指导意见。作为一项全新的探讨,理论分析可能难免挂一漏万,实践探索可能出现以偏概全,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会存在一定的质疑,本文研究难免存在一定局限和遗漏,需要今后长期追踪和持续深入研究,才能使我巨灾指数更加深入和完善。
王卫国[7]2015年在《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唐山、日本等地震灾害的实证研究,揭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提出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复合灾害、合理配置、“叁救”及其接续性等基本概念。探讨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的类别、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规划,特别是针对应急救灾资源流瓶颈及其产生原因与消除对策,灾害弱者与其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创建了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信息—灾情—决策模型、合理配置模型以及综合模型等配置模型。这些模型具有指挥功能、供需平衡与合理配置功能、重灾区定位与指向功能、决策依据功能等,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指导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急救援资源仓储、企业商业部门与家庭储备、城市群城市间协作储备等多种有效配置途径,有助于改变我国只有仓储的单一储备方式。通过研究应急救援人力资源的救援功能、在灾区的部署,并以唐山地震为基准,创立支援灾区部队、医务人员人数及救援物资需求等定量计算方法,所需参数灾前已有或灾后短期可获得,计算过程简捷,可操作性强,满足应急决策要求。城市不仅应储备应急救援资源,还必须保障灾后运输畅流,形成有“源”,有“流”且多“源”,畅“流”的储、运、用完整形象,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必须特别关注灾害弱者,研究他们的主要特征、灾害应激反应,提出相应的救援措施。基于上述研究,结合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提出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要点,该要点为抗震设防区域的城市制定配置规划奠定基础,指明路向。其中应急救援要素系统、配置模型、支援灾区人员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等是应急救援资源领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梁海安[8]2012年在《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水坝数量达86,000座以上,其中95%以上是土石坝。土石坝在地震灾害中作为承灾体,一方面引起土石坝坝体的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可能演变成为危险的次生灾害源,引发次生水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在地震后还常常因水坝无法正常发挥水利设施功能,造成灾后生产、生活的困难。在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土石坝地震灾害损失开展简便、快捷的预测评估,可以为有效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合理分配救灾人员、物资,及时救援,避免次生灾害发生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土石坝的地震反应机制的认识,在坝体设计施工时预先采取抗震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目前国内外对土石坝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很少,国内对群体土石坝石坝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面对我国严峻的地震形势,亟待发展土石坝震害预测和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为了便捷准确地对土石坝地震破坏状态和数量进行预测和评估,本文通过广泛的震害调查,系统整理了汶川地震中1792座土石坝震害资料,结合我国唐山地震、海城地震、通海地震土石坝震害资料中452座土石坝震害资料,以及建国以来12次较大地震中土石坝震害数据,对土石坝群体和单体震害的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震害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大量土石坝震害数据,对土石坝在地震中的震害比例、震害类型、易损部位,易损坝型进行了统计归纳。对震害影响因素与土石坝震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影响土石坝震损程度的主要因素。2.从土石坝实际震害出发,结合我国历史土石坝震损分级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从震害情况、水利功能保留情况、坝体修复难易程度叁个方面将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3.在归纳土石坝震损规律、研究震害影响因素与震害相关性、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研究、土石坝震害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由我国数次大地震中数千座土石坝在各个烈度区内的破坏数据,构建出我国土石坝地震破坏概率矩阵,并首次给出了土石坝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分布形式。4.基于我国地震现场评估标准,通过引入损失比的概念,将定性的土石坝震害程度描述数量化,作为定量描述土石坝震损程度的指标。将损失比值作为各个震害等级分界阈值,克服了采用定性描述方法划定土石坝震害等级带了的不便。利用土石坝地震破坏概率矩阵数据,对土石坝在各个地震烈度下的易损性进行研究,首次给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烈度区内土石坝地震易损性曲线。在损失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土石坝震害易损性分布的研究,建立起土石坝群体震害预测评估模型。由土石坝震害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土石坝群体震害的其他修正参数值,最终确定土石坝群体震害快速预测模型评估方法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评估VI-X度烈度区内土石坝震害总数量、各个烈度区土石坝震害数量、处于各种震害程度土石坝震害数量,评估特定烈度区土石坝震害程度及其比例以及土石坝群体遭受的震损程度。5.由于土石坝震害的因素及震害等级分类本身具有模糊性,论文采用多元模糊预测的思路,建立起一种新的单体土石坝震害预测的方法。这一单体预测方法一方面体现了震害实际中烈度、坝基等震害因素以及震损破坏程度连续变化的实质,使得输入的评判信息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从而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另一方面,采用多元模糊预测评估方法,根据实际震害规律,通过一定抽象假设条件建立起来的隶属函数的形式,表达了震害因素与震损等级之间的相关规律,避免了采用统计回归中由于震害复杂性导致的回归系数差的问题。同时采用多元模糊合成,考虑了单个因素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思路清晰明确,避免了神经网络中方法对震害机理认识的“黑匣子”问题。最后再通过203座历史震害数据的对土石坝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进行局部调整,最终确定土石坝震损快速多元模糊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对单体土石坝震损等级做出预测。6.通过研究震区内土石坝的破坏比同损失比在各烈度区内的变化规律,结合土石坝震损等级及数量的在各个烈度区内的分布规律,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得到土石坝在震区范围内损失比的分布公式,可在短时间内估算出地震造成的损失,总体上把握土石坝的地震损失程度,从宏观角度快速、简捷地对土石坝的损失做出整体评估,为地震应急和灾后规划重建提供参考。
郭志宇[9]2017年在《基于视频监控的震害快速评估与地震应急技术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相对集中,因而也是地震灾害潜在危险性最高的地区。地震防灾、救灾、减灾的主体都在城市,所以提高城市现代化的防震减灾措施,尤其是加强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对于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是必须的。震害评估是防震减灾的必要措施,它是指调查和评价因地震而造成的各类工程结构物的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且多指直接经济损失。本论文试图利用广泛布设于城市道路、公共场所、构(建)筑物内部的视频监控设备所捕捉到的影像资料,通过一些鲁棒性的图像处理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测震学、地震工程学和通信技术,对震时以构(建)筑物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设施进行同震监测,提供实时的数据处理结果和反馈信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地震应急指挥的无序性,提高应急工作效率。论文首先介绍了新方法的技术基础,即视频监控影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人工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图像分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此获得监视场景内的目标运动特征及对应参数,从而为地震应急中震害信息的收集工作和后期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接着集中讨论了震害评估的具体方案设计,针对基于视频监控震害指数和视频监控图像分类两种不同的信息提取方式分别设计震害快速评估方案。最后,文章通过对比几种常见震害评估方法,分析了传统技术在提取震害信息时的不足之处,并适时提出新方法的解决思路。论文还对新技术方案的适用地震强度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由于新技术的实现十分依赖稳定的通信保障,因此文章还研究了强震对通信设施的常见破坏情况以及在何等强度下通信设施不被破坏,或者说破坏后依旧能够保障前后方信息交流这一重要内容,并得到了初步的结论——VIII±II度。由此可见,理论上新技术在大震发生后的应用还是非常可靠的。论文最后针对5·12汶川地震主震,进行了应急初期阶段灾区的震害情况快速评估这一正演模型的试算。该模型简化了视频监控影响资料的预处理过程,通过数据插值处理,应用预先设定的算法,验证得出新方法在5·12汶川地震主震这一实例震害快速评估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这一初步结论。
邓砚[10]2011年在《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和区域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市政府是我国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执行层面,其地震应急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地震应急工作的成败。在我国,当前县市政府的地震应急工作主要是依据平时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但这些预案普遍存在着各层级、各地区预案雷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汶川地震后各有关部门收集了大量的应急救援资料,亟待地震科研工作者去系统整理分析,特别是对将应急处置行为中的“共性”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规约化的行为模式,最终可以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优化县市政府的应急行为。但面对涉及面如此之广、信息量如此之大的资料群,必须要有一个理论框架将他们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但以往的研究中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基层地震应急能力的建设需要国家、省等更高层级政府的指导和扶持,汶川地震的县市只是我国2000多个县市的缩影,要想提高我国县市整体的应急能力,首先必须对他们现有的地震应急能力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以便对能力薄弱的地区进行重点、优先建设。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侧重较为具体地区的能力建设评价,不适用于宏观面管理层的需求。鉴于上述背景,本文以优化县市地震应急行为、提高我国地震应急能力为目标,一方面提出并利用“地震应急行为模式”这一概念框架将县市政府的地震应急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通过典型案例的详细剖析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分别获得其应急行为模式的全貌和一些整体上的规律;进而分析了当前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给出了基于一种情景假设下的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思路。另一方面提出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和区域相对地震应急能力的概念,构建了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的构成框架;并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多指标综合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两个层面能力的评估模型,并将两个层面的能力综合分析确定了应急能力的优先建设等级,最后完成了基于GIS的制图。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和结论:(一)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研究的认识?1、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可以定义为针对县市政府(包括有关部门)震后应急期内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为的一种规约化的或习惯性的知识结构。它是由五个构成要素构成:①情景——如震害情况、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工具、角色;②主体——政府及其有关部门;③对策;④按时间先后排列的行为序列;⑤若干关键的时间点或控制点。通过这一概念框架可以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好应急行为中的主要内容。2、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可分为指挥决策和协调、信息收集和上报、人员抢救、医疗防疫、生命线工程的抢修、疏散和临时安置、维护社会稳定和恢复社会秩序、救灾物资保障、次生灾害应急处置、宣传引导等10个对策面,他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系,任何一项工作没有做好都会影响整个地震应急行动的效率和效果,而每一项工作又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3、各对策面动态行为的组合或整合在应急期表现出了明显的分段特征,并出现了一些关键时间点或控制点。(1)重灾县市政府的应急行为模式可大致划分为应急初动阶段(震后最初3小时左右)、人员抢救和紧急安置安抚阶段(地震当天)、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和工程排险阶段(2-3天)和生产自救提速阶段(4-10天)等四个阶段。山区启动生产自救的时间较之位于低山平坝的县市要长一些,且在应急期内没有提速阶段。并存在着几个关键时间点:●震后3小时左右是汇总初步获取的灾情,对辖区受灾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确分工,开始全面部署应急救灾阶段的工作,从应急初动进入应急管理。?●24小时完成受伤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搜救,根据生命救援规律的统计时间;●48小时展开全面防疫,是根据尸体腐烂规律的统计时间;●72-90小时左右结束大规模集中搜救,是根据生命救援规律的统计时间;●今后未有大余震的公告时间是启动生产自救的必要条件;●重点生命线设施基本抢通的时间是提速生产自救的必要条件;●房屋排查基本完毕的时间、建材物资到达是启动过渡安置的必要条件。(2)极重灾县市政府的应急行为模式可划分为应急初动阶段(震后几小时左右)、大规模集中的人员抢救为主阶段(几小时-72或90多小时)、应急安置为主阶段(第叁天-大批外援物资到达)和以防疫、工程抢通和排险为主的阶段(止于启动过渡安置期)等四个阶段,并存在着几个关键时间点:●72-90小时左右结束大规模集中搜救,是根据生命救援规律的统计时间;●48小时开始防疫,是根据尸体腐烂规律的统计时间;但如果在震后医疗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重伤员又无法转运的情况下,防疫工作只得推迟;●大批外援部队和外援物资到达时间,受震后县市通讯、交通、宣传、外界关注度、外援力量规模等条件影响存在很大差异。4、结合汶川地震中重灾区的应急处置过程,设定了一个县市遭受严重破坏性地震灾害的情景,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出发,明确了各时段具体实施处置的部门、处置内容、需处置地点、阶段性目标等要素,提出了基于该种情景假设下的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思路。在实际工作中,若能在大量的前期调查和预评估工作(震害预测)基础上,依据上述编制思路编制应急处置方案,那么在实际地震发生时,这样的应急处置方案一定会比单纯的应急预案操作性强很多。(二)区域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的认识?1、区域地震应急能力可分为绝对和相对地震应急能力两个层面。前者是区域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本身就具备一种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减轻地震灾害不良影响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对区域地震应急活动影响较大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它是了解区域当前地震应急能力建设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执行绩效的重要依据;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相对于区域地震灾害大小而言的地震应急能力,在地震灾害风险预测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它可以为抓住区域应急能力的薄弱部位,提供更有意义的能力程度的评价结果。2、运用层次分析法可构建以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大小为目标层,以环境支撑能力、应急资源保障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社会基础认知能力等为准则层,每一个准则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5个二级评价指标作为指标层,即构成了评价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的框架体系。3、以四川省县(市)为例,其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可构建成围绕1个目标层,设定3个准则层、9个指标层和19个变量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法建立四川省区域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区域相对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两个层面的应急能力都存在着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绝对能力较强的地区与这些区域的县(市)在应急资源储备、地理条件和教育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所具备的优势是相对应的。但如果可能遭受较大的地震灾害损失,这些地区将成为相对能力建设的薄弱地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认为该评估方法是可行的。4、将绝对和相对两个层面的能力分别作为“紧急与否”和“重要与否”的评价依据,四川省县市的应急能力建设可分为需重点建设且急迫性较强的县市(第Ⅰ类)、需重点建设但急迫性较弱的县市(第Ⅱ类)、次重点建设但具一定急迫性的县市(第Ⅲ类)和次重点建设且急迫性较弱的县市(第Ⅳ类)等四种类型,从第Ⅰ—Ⅳ类应在建设力度上由大到小、时间上由急到缓,逐步展开。5、基于四川省区域应急能力的评价分析,认为影响四川省县市应急能力的因素主要是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高低、通讯保障能力的高低、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建设、交通保障能力的高低和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健全与否等,它们应当是四川省县市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震应急的区域差异规律研究[D]. 邓砚.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
[2]. 中国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 李宏仓. 长安大学. 2010
[3]. 地震灾害时空分布与紧急救援响应研究[D]. 宁宝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
[4]. 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 赵福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0
[5]. 震害快速评估中信息预测和空间分析研究[D]. 周中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09
[6]. 中国巨灾指数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应用[D]. 段胜.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7].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D]. 王卫国. 天津大学. 2015
[8]. 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 梁海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9]. 基于视频监控的震害快速评估与地震应急技术可行性研究[D]. 郭志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7
[10]. 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和区域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 邓砚.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
标签:地质学论文; 地球物理学论文; 地震论文; 土石坝论文; 地震次生灾害论文; 地震基本烈度论文; 构造地震论文; 地震的形成论文; 灾害救援论文; 次生灾害论文; 地震预测论文; 预测模型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