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中共乡城县委党校 627800
【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119-01
一、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研究
明确界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切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就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作过精辟论述,为明确界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功能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指导。据此,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技术特性,课题组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应具有宣传教育、舆论导向、文化服务和民意反映四项主要功能。
1、宣传教育功能。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它具有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等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它能够承载海量的内容资源,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快速高效地传递给网民,使他们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实践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进一步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才能增强网络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2、舆论导向功能。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普及,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虽然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舆论引导格局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已异军突起,它们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需求,对舆论的形成和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只有进一步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导向功能,才能及时把握网络舆论的先机,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3、文化服务功能。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工作高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消费来获取信息、更新知识、愉悦身心,网络媒体的勃兴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网络新闻提供了新鲜、及时、快捷的资讯;网络学习提供了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升自我、继续深造的机会和条件;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带来最时尚流行的视听节目;网络游戏丰富了闲暇时光,有效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只有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服务功能,才能够在工作中从网民的精神需求出发,真诚地以人为本,创造出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展健康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1、改进传播方法,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感召力
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党的新闻和宣传工作讲话时,提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和“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的创新要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感召力,就必须按照规律办事,围绕着创新的要求进行不懈探索实践。一是要力求创新。观念创新,首先的是“信息公开”,“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强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内容创新,前提是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方式方法创新,就是要从网络的技术特征出发,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善于运用符号形象等丰富的表现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既根源于其所表达的观点的正确程度,也依赖于真实、生动和具体的符号形象。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发布信息、传播思想;善于利用多样鲜活的网络表现手段搞好宣传教育;善于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去引导广大网民:善于换位思考,尽力满足受众需求。
2、做大做强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实力
国家大力扶持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重点新闻网站,使其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进一步增强互联网发展的实力,一是要为网站新兴业务的开展提供政策、行政审批等诸多便利;通过政府和高校投入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加大对主流网络媒体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壮大实力。二是借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转企改制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控股的重点新闻网站实现转企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组建地方新兴媒体传媒集团等形式,加大联合发展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网络媒体;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积极主导国家控股的大型国有资本参与重点新闻网站建设,通过合资、合作、共同控股等办法,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上市目标,从而通过资本运作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迅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媒体。
3、整合与培植互联网多元主体力量,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当前,互联网整个行业呈主体多元态势,除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外,还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网站,以及大量具有人气与知名度的社区网站和高校校园网站。这些网站直接面向市场,更易受到社会大从和高校师生的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借助网络等媒体故意炒作社会热点问题,借揭露社会阴暗面之机散布错误政治观点、传播有害言论、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同时手机、网络的普遍使用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以及所传播信息的信任度和不信任度,等等,都是高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对此,一是在大力培植新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同时,需要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切实发挥重点新闻网站的主力军作用和知名商业网站和校园网站的独特功能,探索并形成组织高校师生、引导师生正确发布信息的有效办法,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造就网上正面舆论阵势。通过加强行业引导,使其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健康发展,坚决不为违法信息提供生存空间,不为有悖社会伦理道德的信息提供传播渠道,不为蝇头小利失去公信力,不为不和谐的声音提供市场,把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合法上网、道德上网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积极探索网络社会和高校多元主体力量整合联动的途径和办法。通过不同性质间网站的联合、互动等多种方式,以重大主题、重大庆典、重要节日等契机,积极开展吸引师生参与的网络活动,形成焦点合力;通过在产品、技术、宣传、推广、品牌等层面实现校地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广大受众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多元的传播渠道和广泛的受众,使其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等优势。
论文作者:张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意识形态论文; 网络论文; 工作论文; 舆论论文; 互联网论文; 宣传教育论文; 信息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