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继虎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二中学 723500
【摘要】生物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成为了高中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逐渐将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实施原则,积极将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内容渗透于生物教材当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推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健康教育;思考问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87-01
健康教育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关注着每一位学生心理上、身体上和道德上的健康。近年来,我国逐渐采取一系列健康教育手段,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一、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目的及实施原则
高中生物主要探究生命的形成过程、生命的活动规律及生活现象的产生因素,讲授遗传、变异、环境、营养物质及社会发展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到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掌握到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当中,主要就是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主要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地展现出与生物相关的知识内容,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展示出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增强他们对高中生物知识的认识,促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的危害。同时,健康教育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启迪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思考与生物知识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身体健康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渗透身体健康教育的内容,将身体健康教育内容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良好的融合在一起,注重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引导他们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当中,使学生注意个人的卫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性,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例如,教师在讲授血糖调节这方面内容时应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使学生了解到饮食习惯对糖尿病发生概率的影响,明确患有糖尿病所展现出的主要症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
教师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关注着他们对身边事物的看法,引导学生及时调节自身的情绪,使学生转变面对挫折的态度,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塑造出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学校及课堂生活,调节自身的情绪处于稳定的状态,享受轻松的学习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讲授人类情绪调节内容时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明确人体激素对心理发展情况的影响,使学生明确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对人体心情产生的重要影响,了解到人在兴奋或者亢奋时甲状腺素会增多,让学生及时对自己做出调整,保持住自身情绪的稳定状态,缓解自身面对生活、学习、家庭所带来的压力。
(三)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健康内容
教师要将高中生物知识与社会健康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对道德观念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勤勤恳恳地学习生物的知识内容,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例如,教师在讲授社会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时一定要带领学生进入到社会当中,让学生自主发现社会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认识到危害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主动地去服务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实施的策略
(一)紧密联系教材的内容,渗透健康教学的内容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健康教育与教材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渗透与生物知识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拓展一些与健康知识相关的课外资料,使学生可以利用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身体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受精过程时一定要积极引进生理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受精的主要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生命是经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而形成的,展示出对生命的尊重。
(二)创建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促使学生自主研究健康教育内容
在生物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积极创建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讨论当中,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自主研究健康教育的内容,主动投入到知识学习过程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内容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维生素相关知识时创建出小组合作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表达出自己对于维生素的见解,了解到维生素对人们身体健康所形成的影响,明确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成分。
(三)创建多种课外教学活动,增加健康知识在实践中的渗透
实践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将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良好的融合在一起,创建出多种课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组织学生加入到知识讲座当中,使学生通过生物知识讲座明确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认识到一些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注重减少自身生活中存在的恶习,避免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
结束语
健康教育逐渐渗透于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丰富生物教材的内容。教师应将健康教育渗透到生物知识讲解当中,引领学生明确身体、心理、道德健康教育的内容,创设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建立起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升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永金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3(2):117-117.
[2] 张运.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尝试与思考[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063-00063.
[3] 张学东.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27):168-169.
[4] 蒋承帅.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8):112-112.
论文作者:罗继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健康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内容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生物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