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论文_江晓晶,李莉

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论文_江晓晶,李莉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如何为城市做出长远、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成为城市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纵观城市发展历程,高度的物质文明之上才有先进的精神文明,两者互为表里。因此,在当今时代,绿色城市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加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物质文明水平,都包含在绿色城市的规划设计中。

关键词:绿色城市;生态可持续;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过于粗放,导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恶化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绿色城市发展道路是不得不走的。但是,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社会、自然如何在同一平台下自由发展,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才是绿色城市理论的核心。因此,推行绿色城市模式,需要在社会上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公民要理解绿色城市的核心概念,这样才能使得城市规划实行时获得理想效果。

一、绿色城市对经济、环境、生态的重要作用

(一)明确绿色城市的定义

绿色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城市管理者为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长远规划,并坚持贯彻实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采取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提高居民对绿色城市的概念认识

绿色城市一个很重要的支点在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中国居民历经三十多年的经济变革,深受环境污染的侵害,对于改善环境污染的诉求是极为强烈的。政府应加大宣传攻势,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公民对于绿色城市的概念认识也会不断提高。

(三)全民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绿色城市的建筑与发展

绿色城市依据以往至今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了解本城市的特点之后进行设计与规划。绿色城市的一个首要目的就是要改善居住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在规划设计中要摆在突出位置。因此,在城市的规划中要广泛收集民意,听取社会各界对于绿色城市的看法,对各类意见及建议进行总结与归纳,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找出适合本城市发展的道路。

二、绿色城市相关规划设计的落脚点

(一)注重人的理念,重视人的开发

城市的主要功能大体有三种,首先是居住功能,其次是商业功能,再次是军事功能。在绿色城市的规划中,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了解人的需求,重视人的存在。所以,规划的制定要结合过往城市建设的经验,着重分析人的愿景。随着城市绿地的不断减少,人与城市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减少城市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就要重视人的因素。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关城市规划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人的居住体验、人的出行、人的娱乐,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指数,提高城市规划的建设质量。

(二)坚持绿色出行,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

现代化交通工具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居民的外出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出行方式给环境带来的巨大侵害。另外,传统的建筑模式,也带来了庞大的建筑垃圾,我们距离低碳经济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倡导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环保企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环保企业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改变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发展绿色科技,对建筑垃圾进行废物利用,能源再生。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的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环保领域。政府应对改善环境起到重大作用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举行大型环保活动。另外,对大型污染企业要下定决心,该关闭的关闭,该罚的罚。不能因为其贡献着财政收入而令其恣意妄为。

(三)注重平衡性、可行性的基本要求

最近十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激增,打破了城市生态平衡,城市人口超过了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所以,控制好城市规模,掌握好城市与人口的平衡性,成为规划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在设计中,一方面要利用好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居民的生活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减少城市用地不必要的浪费。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对各类地标性建筑严格控制审批。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文因素,保护好城市古建筑,做到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结合,提升城市的人文性。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在实行绿色城市时,要严格按照计划的基本原则。绿色城市的建设是一件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规划中的纲要进行。合理规划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充分尊重居民意见,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尊重居民的多重选择。在居民楼设计阶段,建立咨询评估机构,及时的听取民意。树立绿色住宅的基本理念,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空间,减少人为因素对居民居住环境的破坏。

注重社会、居民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使绿色、健康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系统性的规划中,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及布局,使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远离城市,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形成绿色城市、绿色出行的良性循环。

(五)选择多样化的植物种植与节能策略

合理的绿色植物栽植能够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的影响,减少城市高能耗,节能减排。在传统的植物种类中取其精华,挑选适合本城市种植的植物,形成具有本城市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此举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要不断引入新的植物种类,从多渠道打造城市的绿色环境。

同时,政府应当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节能减排产业是新兴的、具有良好前景的产业模式,政府应在此构建着力点,为城市发展铸造新的引擎。

三、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在实践摸索中不断前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拥有先进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的管理者若不坚持实施,那最后,再好的政策也只是虚谈。所以,城市的管理要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朝令夕改只会劳民伤财,招致更大的发展隐患。在具体工作中,政府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更要建立不同城市间互助的交流平台,敢于将自己的不足说出来,敢于将自己的痛处说出来。推进工作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分门别类一步一步推行,切不可遇到阻力便退缩。

对于城市管理的农村部分,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循环。同时,绿色城市的推行更需要在政治制度上进行创新改革,对于家长式管理要坚决抵制,发挥民主评议制度,为绿色城市的推行提供政治理论上的支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才能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绿色城市模式。

结语

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全方位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才是绿色城市规划制定的目的。城市的发展关乎人类的命运,城市的发展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在有规划、可控的条件下实现长远发展。历史反复告诫人类,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发展最终会招致自然的报复。绿色城市的实践需要长期进行摸索,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制定规划进行长期的指导,为城市与自然达到双赢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德毅.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的关系解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50-152.

[2]赵峥,张亮亮.绿色城市:研究进展与经验借鉴[J].城市观察,2013,26(4):161-168.

[3]曾坚,左长安.基于可持续性与和谐理念的绿色城市设计理论[J].建筑学报,2006,(12):10-13.

[4]刘宝英.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促进绿色城市构建[J].现代园艺,2014,(8):172-173.

论文作者:江晓晶,李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论文_江晓晶,李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