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新形势给予了大学生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我们为了“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道路上,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程度高低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到了道德支撑作用。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培育其良好的道德责任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在培育大学道德责任感中,高校毋庸置疑地成为主战场。我们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目的也是为了寻求适当路径,为探索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方式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和有力保障。
关键才:中国梦;道德理念培育;主题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现状
(一)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形成的不利社会教育环境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追求平等交换的利益驱动,这些特征破坏了平等、公平、正直等道德原则,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判断力,不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责任意识。社会的阴暗面与正能量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出现迷茫,甚至怀疑道德责任意识。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责任感造成了极大的阻力。[1]无论是在学习和就业方面,还是在生活和情感方面,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都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一部分抗压能力不足的大学生便会选择逃避甚至放弃责任,这也对大学生正确道德责任意识的形成及培养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校园教育不足
作为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塑造成型阶段,大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甚至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很可能对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学生价值观念造成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国内这种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功利化,学生被要求心无旁骛的学习,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进而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很难重视起对大学生道德责任的教育。并且,几乎没有学校会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堂,缺少专业的教师团队,道德教育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的学习也没有专业的责任考评制度。另外道德教育方法有很多,而当前所采用的多为说教式教学,形式太过单一且无趣,很难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二、中国梦目标对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育的要求
(一)营造以“中国梦”为基础的文化氛围,大力传导责任文化
自中国古代起,从政治传统到文化观念,“家国合一”的价值取向早已经深深流淌于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品质,还是“天下为公”的远大抱负都是基于这种亘古不变的传统价值取向。这种舍小我之荣辱系国家之命运的气节与品行是“中国梦”提出的文化根基,也是责任文化的必然选择。大力弘扬责任文化,应当在传统德育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学校+家庭”联动效应全方位进行。
(二)营造以“中国梦”为主线的育人氛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人们的共同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最终愿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更应当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中国梦”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我们中华名族精神的核心,可以让大学生充分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大学生的责任信念;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2]
(三)营造以“中国梦”为重点的实践氛围,搭建全面的社会实践平台
事物是密切联系的,道德责任感并不是无根之水,它与社会、国家等外在环境密不可分,因而,培养与提升道德责任意识应当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道德情操的激发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成社会事务,深入了解社会为前提。因此,深刻理解并践行“中国梦”,一要通过红色教育,增强“中国梦”的使命感;二要通过对诸如现代化的企业、大型的工业园区、繁荣的经济特区的参观考察,增强“中国梦”的现实感;三要通过深入开展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中国梦”的认同感;四要通过创业、实习、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将“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中国梦”的融合度。[3]
三、培育和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并且青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因此,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就像穿衣服时系扣子一样,如果从开始就错了,那么接下来只会一错再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事情的认识不够理性,思想观念与当前国家推崇的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在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并自觉外化于行动。
(二)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不是一件依靠单个方面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依靠各个方面的力量相结合,因此要形成学校教育为主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位结合的教育方式。
家庭层面,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榜样,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情况并给予指导,让其学会如何做人并且承担自己对国家、社会和作为公民个人的责任;学校层面,要联系社会和家庭的现实状况,要更重视理论内容的系统和完善,营造好教育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道德责任;社会层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联系家庭和学校实际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调控手段形成完善的社会道德评价系统。
四 、总结
中国梦宣传教育提供了改造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路和启示,集中体现在三个转变之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目的从培养“知识人”向培养“德性人”转变;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从意识形态向生活世界转变;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从灌输规范向引导实践转变。
参考文献:
[1]贾雪丽.论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
[2]张晓星,张力学,刘奇.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6(2).
论文作者:曾彪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大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中国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社会论文; 责任感论文; 责任意识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