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中的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地(市、县、乡)的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一方乡土,一方文化”,乡土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政治课堂教学中更是存在众多的运用乡土资源的机会,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乡土化的可能,每个知识点只要用心挖掘,都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实施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乡土资源 生活 政治课
一、即墨的乡土资源
新课程中的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地(市、县、乡)的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乡土资源主要是指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出土文物、土特产品、特色文化等,范围相当的广泛。以笔者所在的山东即墨为例,即墨的乡土资源极其丰富:家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田横是青岛即墨东部沿海一个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海滨古镇,因秦末汉初田横及五百义士而得名。这是胶东半岛一个山海风光优美、民俗风情独特的“世外桃源”。每年的民俗祭海在2007年更名为“田横祭海节”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的海洋节之一。即墨老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黄酒品种,起源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沧桑,延续至今。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丰富的营养、卓越的功效、优秀的品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即墨老酒品牌文化,是中华瑰宝。即墨的地方戏曲柳腔深入百姓,并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即墨的温泉热资源和鳌山卫的海洋资源都走出即墨,为世人所赞誉,这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
二、从我们身边的生活感知寻觅乡土资源
此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贴近生活,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几个模块的命名都是“生活”为主,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可见生活是最好的资源出处。对于乡土教育资源,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曾言:“遍地是黄金,只要明眼人。”他教导后来人要留心,要善于从乡土生活中发现教育资源。对于乡土资源,教师只要加以适当运用,便是最切合实际、最能收到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尽量缩小课程资源和学生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无疑是对老一辈科学教育思想的传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应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或是近期发生的事情,只有这样的课程资源才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在讲企业就业劳动者时,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著名企业即墨发制品厂。学生通过这样的乡土材料,真正地认识到了如何经营好企业是一门系统的科学,认识到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客观要求。而这是任何空头理论所难以达到的。
三、巧妙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有效性
政治课堂教学就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必需的创造和创新的机会,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占有非常丰富的乡土教学资源,并进行凝炼提升,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讲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如何突破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呢?如果通过讲解书中白马非马的例子来突破难点,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从最切合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地方着手吧。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然后请学生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概括自己家乡的特点,再写出“同桌的你”的特征。这样一来,教室里马上成了欢腾的海洋。写家乡,谁不说俺家乡好;写同桌,身边的人可亲可爱。写好以后,由学生来宣读若干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家乡及同桌待征的文字,然后请同学们来猜想这是哪位同学和哪个地方。可以想象课堂的气氛是多么的热烈,在笑声和掌声中,学生明白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同时也给了学生非常生动的一课,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同学的感情。
四、鼓励学生调查寻访,亲身实践,共同开发乡土课程教学资源
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学以致用,如果脱离了社会,那么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课后布置调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得到新的认识。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完科学发展观这一专题后,我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根据自己居住的环境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农村,获取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耳闻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的农村和城市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发生的巨大变化,由衷地感悟到各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真实影像,切切实实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才能教学生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乡土政治课堂,实施传统美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政治课堂上绽放美丽的乡土之花。
论文作者:卢士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乡土论文; 即墨论文; 资源论文; 学生论文; 政治论文; 这是论文; 文化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