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中心血库 贵州 六枝特区 553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12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疏导),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及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减少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缓解初次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疏导能够明显降低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有效调节负面情绪,值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疏导;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的开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多数无偿献血者都是初次献血,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静脉塌陷、血流不畅、晕厥等献血反应,不仅给无偿献血者带来痛苦和影响,还会大幅降低血液质量[1,2]。本研究中,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初次无偿献血者采血期间给予心理疏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12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疏导),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相关要求,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患者。60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5±4.8)岁;60例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7±4.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具备高度责任心,确保采血一针成功率,采血过程中注意献血者自身情况,观察是否出现静脉塌陷、血流不畅、晕厥等现象,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3]:采血前,详细讲述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提高初次无偿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认知,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操作;针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主动与其交流和沟通,及时心理疏导,减轻其内心压力,使其积极配合献血操作;采血过程中,通过增加与初次无偿献血者的交流,及时了解其不适症状,转移其注意力,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采血后指导献血者手指平衡按压针眼部位,压迫止血10min左右,直至不流血,告知献血者24h内避免重体力活动,然后根据献血者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营养。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反应(静脉塌陷、血流不畅、晕厥)发生率。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献血者SAS评分变化情况,临界值为50,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60例观察组中,5例静脉塌陷、3例血流不畅、1例晕厥;60例对照组中,12例静脉塌陷、7例血流不畅、6例晕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献血者SAS评分变化情况: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56.2±4.3 vs 56.3±4.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降低(41.2±3.5 vs 50.1±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有报道称,首次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发生率高达30%,这可能与初次献血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及采血时针刺疼痛等因素有关[4]。针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常见诱发因素,采血前积极做好献血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使初次无偿献血者了解献血知识及注意事项,在交谈过程中,缓解其内心压力,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及安慰,使其积极配合采血过程,采血过程中密切注意献血者情况,观察是否存在静脉塌陷、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晕厥等现象,还要增加与献血者的沟通和交流,分散其紧张情绪及注意力,减轻痛苦和不适感,从而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另外,采血人员还要具备熟练的采血技能及专业的献血知识,及时解答献血者的疑虑,以优秀的心理素质,合理处理应急事件[5]。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情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心理疏导能够明显降低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有效调节负面情绪,值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宝燕,李凤琴,张建耕,等. 西安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8):475-477.
[2] 杨莹. 浅谈心理疏导对献血反应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22):185-186.
[3] 詹伟波. 献血后皮下淤血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163-164.
[4] 钱晓燕. 西宁地区单采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外医疗,2014,3(21):134-136.
[5] 柏则蓉,王小芹,宋海彬. 无偿机采献血者皮下淤血原因分析与护理[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3):1025-1026.
作者简介信息
姓名:潘凤平 性别:女 学历:大专 出生年月:197212 籍贯:贵州镇远
职称:初级
工作单位及邮编:六枝特区中心血库(553400)
收稿日期:2015-10-08
论文作者:潘凤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献血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情绪论文; 无偿献血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