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伦理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论文,伦理论文,内涵论文,建筑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筑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充当着每个文明独特的象 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演变历程。由于建筑文化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可 以形象地把它称之为一部反映特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文化特点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 全书”中,无论是宫殿、民宅、坛庙和园林乃至整个城市的规模、布局上,中国传统伦理文 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论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及和谐精神等伦理思 想都得到了深刻体现。
一、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与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
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糟粕最主要体现在其根深蒂固的道德等级观念。封建制的社会政治秩 序,象一座庞大的宝塔,皇帝或天子高踞颠顶,拥有最高的权力和绝对的权威。在皇帝之下 ,社会则是由高而低的不同等级,如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三六九等,各个等级之间存 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与这种政治伦理秩序相联,传统道德首先要维护“国不堪贰”的尊君、 忠君传统,并把社会伦理道德关系中的双方,划分出阴阳、尊卑、主从,然后依据阳主阴从 的一般性规律来规定双方各自的道德权利与义务。
上述这种维护皇权至上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不平等观念,在传统建筑尤其是宫殿和都城 规划中有多方面的反映和体现。首先,作为中国建筑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的宫殿,处处 以等级化、模式化的布局来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下森严的等级制,表现帝王“九五之尊”的社 会地位和绝对权威。如北京故宫的布局中依“前朝后寝”的古制沿南北轴线布局,前朝主要 布置象征中心的大殿,是帝王发号施令处理国家政务的地方,故建筑的等级最高,气势最宏 大,装饰最华丽,以此渲染皇权的至尊。后寝主轴线上布置帝后居住的寝宫,建筑规模相对 要小一些,而太上皇、太后、太妃、太子居住的地方只能从属式地布置在后寝宫侧面的位置 ,建筑规模更小。为了进一步烘托宫殿的重要,都城的规划布局也重视“礼”制,讲究秩序 ,其最核心一点就是要将它设置于都城中心。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篇中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门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 后市,市朝一夫。”这就是说,祖庙居东,社稷坛在西,朝廷在前,商市居后,宫室居中心 。整个一座北京城的布局就强烈显示了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识:皇宫位居轴 线中段,太庙、社稷坛分列宫前左右,显示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城外四面分设天、地 、 日、月四坛,与高大的城墙城楼一起,呼应皇宫;周围大片低矮的民居则是陪衬。
其次,我国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民居,其布局方式也体现出中国古 代宗法制度下“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家族伦理与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以华 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在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厨房和客 房。后院有堂屋和东西厢房。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属最高等级,为长辈起居处,厢房则为晚 辈 住所,父子、夫妇、男女、长幼及内外秩序严格,尊卑有序,不可僭越,充分体现了传统伦 理观念。
第三,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早在先秦时期,在房屋的间数、高度、建筑材料乃至装饰纹 样和色彩等方面,依据等级制度进行了明文规定,违者要按“律”论处。如隋唐时期封建典 制日趋完备,统治者对民居的建筑格式作出了明确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 三 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五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 五架,庶人所造房舍不得过三间四架,不得辄施装饰。明代有关建筑等级的限制更加严格, 对建筑物的装饰纹样和色彩都有具体规定,如《明会典》规定,只有五品以上所建的房屋梁 柱间许施青碧彩绘,屋脊许用瓦兽。五行说中,黄色、金色代表中央,象征高贵与华丽.因 而在清代被规定为皇家宫殿的御用色.而民舍却只能用黑、灰,所以故宫在灰色调的老北 京城的色彩衬托下,显得格外华丽夺目,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严与神圣。
二、强调群体意识
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主要是儒家伦理中,十分重视以社会为本位的整体主义精神,这种观念 和精神表现在伦理观上就是强调群体意识、注重整体秩序,主张个体应以群体、大局为最高 价值取向,在既有的人伦秩序中安伦尽份,维护整体和谐。但是,过分强化群体认同意识, 往往容易忽视独特个性的存在,还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意识的张扬,这正是传统道德的 一个负效应。
强调群体意识的伦理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诸如:西方古典建筑强 调 向上挺拔,突出单体建筑,而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向平面展开的群体组合,群体建筑布局是中 国古建筑主要特色之一。为了获得群体建筑的整体美,建筑群体组合常常采取中轴对称的严 谨构图方式,故而作为群体建筑组成部分的单体建筑往往体量不大,体型千篇一律,它们的 风格要完全服从于群体建筑的需要,成为一个个融入群体的建筑符号,较少有鲜明的个性风 格。在建筑视觉、建筑态势和建筑的空间处理方面,中国传统建筑很少运用十字拱、尖券和 飞券等结构技术表现西方哥特式建筑那种鹤立鸡群、刺破苍穹的高直式风格,而是向平面展 开,即使是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的高塔,也要以多重水平线来削弱它的高耸效果,这种单体建 筑不许冒尖的意向,体现了传统伦理文化扼制个性发展、忽视主体意识张扬的理念。
三、以和谐为本
和谐观念在我国源远流长,并一直是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概括说来,传统文化的和 谐范畴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天与人,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 为与自然的协调。第二个层次是国与国,认为国家之间要修好和睦、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第三个层次是人与人,强调待人要礼貌和气、尤其重视家和为贵。第四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 和精神生活,追求一种平和、中和的境界。第五个层次是文化或文明,也就是不同文化的宽 和兼容的态度。
传统文化“贵和”的基本特征,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中国建筑不同于其它地域建筑的内在文 化 气质。比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提供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 价值取向,成了中国建筑史上众多建筑巨匠所恪守的建筑哲学,并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基 本的哲学内涵。这种极为重视人、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园林艺 术、宫殿和一般民居建筑中有充分的体现。尤其是中国园林艺术,无论是追求气势的皇家园 林 ,还是讲究再现自然美的山水园林,都十分注重利用多种手法,将自然人格化,使人与自然 产生亲和关系。又如,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北京的故宫.其太和殿、保和殿和中和殿这三大 殿都突出一个“和”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者追求祥和昌盛、和谐发展,反对独断的社 会政治理想。另外,传统民居的文化意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和谐范畴的第三层意义,中 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以血缘为纽带的同姓聚居,并在布局上强调以组群建筑的对称、和谐 创造一种和睦之美,这实际上便是宗法伦理中“家和万事兴”观念的反映。和谐范畴的第五 层意义,即主张不同文化的宽和兼容,其理论基础是儒家“和而不同”(和是以不同为前提 的)的伦理精神。这一伦理精神体现于传统建筑中,就是传统建筑能以开阔的胸襟容纳不同 地 域的建筑文化元素,这一点在宗教建筑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塔作为一种以体现精神 功能 为主的佛教建筑,它的概念和型制源于印度主要用来藏置舍利的“窣堵坡”,但它传入我 国后,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在造型、功能和材料运用等方面,都在兼收并蓄的 基 础上得到了改造和创新。
总之,传统建筑中体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因此 只有考察凝结在传统建筑中的伦理观念与规范,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 并进而寻求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