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_循环经济论文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_循环经济论文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循环经济论文,环境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O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2)03-0036-05

循环经济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兼而有之的“双赢”经济,它在给全球带来全新的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21世纪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及其特点

(一)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要求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也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双赢”。

循环经济以“降低消耗、减少排放(Reduce)”、重复使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可再生(Renewable)、可替代(Replace)、恢复和重建(Recovery)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称为六R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实施都是不可少的。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基于上述“循环经济”的主要概念,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符合生态效率。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正是体现了循环经济在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本质要求。通过"6R"的经济活动准则,实现生产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通过其循环过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第二,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的根本之源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它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一方面通过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并持续利用。

第三,要求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和生态化。大量企业的集群,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由于产业的集群,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工业网络系统。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1.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线——生态工业链。以工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牵涉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其构架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工业生态链。生态工业的内涵是根据生态全息链的原理,从信息的高度上建立一种生态整体观,对所有的工业层次进行有机的整合。这种整合包括从企业层次的“废物排放最小化”,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而生态工业的发展又直接决定着循环经济的建设进度。生态工业的发展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工业组织模式。

2.循环经济发展载体——生态工业园。传统的工业体系中各企业的生产过程相互独立,这正是造成污染严重和资源过多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生态园的发展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即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

3.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和生活垃圾层次。清洁生产在组织层次上,恰恰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它通过采用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工具,渗透到生产、营销、财务和环保等各个领域,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因此可以说,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如果说经典的清洁生产是在单个组织之内将环境保护延伸到该组织有关的方方面面,而生态工业则是在企业群落的各个企业之间,即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内提升和延伸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内涵。与生态工业相比较,循环经济从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三者各有侧重,但又相互渗透,互为促进。

4.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物质资源减量化。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追求经济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减量化,循环经济要实现经济的非物质化和减物质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其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技术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可导致经济过程中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替代,是经济的非物质化或所谓“软化”的发展方向。而信息经济通过用无形资源取代有形资源,在经济流程中注入智力因素,将从很大程度上推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其二是生态技术,以清洁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技术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可导致物质资源在经济过程中的有效循环,是经济的减物质化或所谓“绿化”的发展方向。

5.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循环圈(系指生态经济再生产的循环往复和周而复始的转化过程)的矛盾,既由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也是由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而激化,也就是说,生态经济循环圈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主要是通过经济循环圈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而循环经济以“六R”原则,作为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来强化生态经济圈的循环转换功能,通过强化生态循环圈和经济循环圈的双重转换机制,以寻求生态循环圈和经济循环圈的协同发展。

二、实现经济与环境发展“双赢”战略的紧迫性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消耗、高污染来带动经济高增长。它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那么,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的速度。随着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必然要求我国选择建立循环经济。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今后10年的经济依然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很显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三高”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高增长,那么,只能继续削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换言之,我国现有的资源和能源供给几乎不可能继续满足传统“三高”模式下的未来1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加入WTO后,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自由贸易的重要筹码,可以说,因环境因素而形成的非关税壁垒将直接牵连国家的经济发展。面对国际贸易中的这种态势,我们别无选择,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审时度势,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必须从经济发展的源头抓起,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切入点,这是我们制定21世纪环境政策的基点。

第三,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之争。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他们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在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努力保持和增加自己的优质资源总量、优质生态和环境总量。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抓紧按循环经济指导经济增长,本身既无技术优势,又无经济优势,如再丧失资源优势,则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是有可能出现的。因此,我们应该像尊重经济规律一样尊重“循环经济”。

三、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以循环经济思维实现“三个”转变

1.从资源型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模式。要想改变以资源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式为生态模式,就必须选择减少物质资源消耗的方式,选择以无形的、边际效益递增的知识资源替代有形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物质资源。这需要从三个层面努力实现这一模式的转变:(1)在企业发展层面,加强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实现微观生产上的增产减耗和增效减污(例如发展智能化企业和生态型企业);(2)在产业结构层面,培植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新兴产业(例如发展各类信息产业和废物利用产业),以及促进传统产业的软化式(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和绿化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发展;(3)在产业布局层面,按照信息化和生态化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沟通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物料、能源、信息的联系(例如建立物流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实现整体上的生态经济效益。

2.从非生态效益型经济转变为生态效益型经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从环境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其再生再殖和补给限度,造成了生态环境退化、资源浪费、局部地区环境恶化、污染严重,这是一种非生态效益型经济。因此,必须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发展模式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模式。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必须选择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根据中国国情,要走“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之路。

3.从非环境优化型经济模式转变为环境优化型经济模式。以资源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经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繁荣,但却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非优化型经济发展模式。而以开发知识资源为特征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知识经济,要求以无形的、边际效益递增的知识资源替代有形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物质资源,它是一种优化型经济发展新模式。因此,要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从非环境优化型经济模式转变为环境优化型经济模式。通过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即“软化”)和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即“绿化”),减少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发展环境优化型经济要从三个层面上去努力:(1)在企业发展层面,加强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实现微观生产上的增产减耗和增效减污(例如发展智能化企业和生态型企业);(2)在产业结构层面,培植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新兴产业(例如发展各类信息产业和废物利用产业),以及促进传统产业的软化式和绿化式发展;(3)在产业布局层面,按照信息化和生态化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沟通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物料、能源、信息的联系(例如建立物流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实现整体上的生态经济效益。

(二)以循环经济思路选择“三种”模式

1.减轻环境负荷的生态工业模式。所谓生态工业模式,是指合理的、充分的、节约的利用资源,工业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最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综合再生利用的工业发展模式。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工业模式,必须变革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使工业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绿色产品”到“绿色市场”方向发展。

2.减轻环境负荷的制造业模式。制造业是环境污染的大户,构建减轻环境负荷的制造业模式,对减轻环境负荷至关重要。因此,要建立以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为中心的制造模式。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产品制造特性和环境特性的先进制造模式,它要求在满足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要求的前提下,系统考虑产品开发制造及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得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绿色制造是由环境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从而解决制造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是21世纪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3.减轻环境负荷的生态工业系统。所谓生态工业系统是指在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纽带是“工业生态链”,即一个企业的产品或废物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或能源。随着诸多生态链的交织,则将构成高级的生态工业网络系统,它是生态工业系统的基本形态。这一系统将资源的浪费减至最小,通过这一基本形态来促进“循环型经济”的发展。

(三)以循环经济思想实现环境资源管理的“三变”

1.变传统资源观为现代资源观。传统的资源观是无限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很快成为短缺资源,并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资源观强调以保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和非缺性为前提,以不与子孙后代抢用日渐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准则,尽可能地利用智力资源来替代自然资源,以实现现代资源高效率地综合配置和利用。依据现代资源观的要求,必须解决好以下主要课题:(1)资源总量规模与人类需求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做到理性面对需求并自觉节制不合理的消费,注重代际之间对自然资源的公平性享用权利。(2)解决资源利用不当和废弃物排放过量的问题。只有以生态持续发展为前提,经济持续发展为核心,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3)废弃物的深度循环再生化。要通过科技手段化废为宝,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一次性使用,即充分利用智力资源,形成一个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且对其实现多次重复利用的良性循环系统。

2.变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为循环利用方式。第一,在资源利用管理上由单一的资源利用机制向综合利用机制转变,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通过科技进步,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推进废物资源化。第二,在能源利用管理上,对能源生产、运输、加工和利用的全过程进行节能管理;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低能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限制高能耗小企业的发展。第三,推广清洁能源。第四,将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置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第五,为了保证环境有偿使用,要不断拓宽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要素范围,提高环境资源收费价格,使环境价格正确反映环境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

3.变无偿使用自然资源为有偿使用。首先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改变过去无偿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迫使企业在面向市场的同时,努力节能降耗、减少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降低环境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四)从循环经济的全息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导向

从循环经济全息的角度看,企业演化就是行业演化,就是循环经济的系统演化。企业演化蕴含了系统演化的全部信息。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企业的行为、特征等都是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映射,在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时,企业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导向,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环境行为,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

(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这一工程的推进,首先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和政策、法规制度。

首先,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取得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初步实践基础上,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如《国家绿色消费法》、《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等法律。其次,建立绿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议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概念。EDP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框架,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之值。

再次,建立健全“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绿色技术”体系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收稿日期:2002-05-20

标签:;  ;  ;  ;  ;  ;  ;  ;  ;  ;  ;  ;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_循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