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泡沫程度分析_股票论文

中国股市泡沫程度分析_股票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中国论文,泡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预期可能使股票价格持续上升,偏离股票的实际价值,从而产生泡沫。轻度的股市泡沫有助于活跃市场,过度膨胀的泡沫则会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市盈率、Q值、市价总值与筹资额比值、红利率、金融相关系数、股票市值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比值可以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反映股票市场的泡沫度。

一、市盈率(P-E值)

市盈率是反映泡沫形成的重要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股票市价偏离盈利水平的程度,是判断股票价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影响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潜力和市场利率水平。因此新兴市场比成熟市场市盈率高,但新兴市场环境和监管体系不成熟,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缺陷明显,市场市盈率会出现异常变化。1999年底,沪市30种成分指数股票市盈率平均为64.40倍,最低为13倍,最高达942倍,相差70多倍;深市成分指数股票市盈率平均为47.22倍,最低为8倍,最高达250倍,相差30多倍。2000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好转,利好消息不断,股市异常活跃,部分股票市盈率达到了2000多倍以上的畸高数字,同期世界股票市场市盈率远远落后于我国。到2000年8月底,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达66倍,按实际利率3%计算,平均市盈率应为45倍上下。在上市公司利润率稳中趋升的情况下,很高的市盈率反映了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表现为股市大盘指数屡创新高。这一方面反映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形势普遍看好,另一方面畸高的市盈率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炒作严重。从市盈率结构看,剔除亏损股后的平均市盈率为55倍,而每股收益在0.4元以上的个股平均市盈率仅有35.09倍,每股收益在0.2元以上的个股平均市盈率为43.78倍,每股收益在0-0.1元之间的个股平均市盈率达到263.82倍。市盈率高企的主要原因在于绩差股的过度炒作,投资者非理性因素较强,股票价格偏离了合理的水平。

表1 沪深股市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的关系

年份 流通市值市价总值A股市值 B股市值

/市价总值 /筹资额 /筹资额 /筹资额

1992 —7.228 9.693 1.588

1993 0.244 6.784 1.223 2.578

1994 0.189 4.356 10.1811.452

1995 0.270 3.482 8.996 1.066

1996 0.291 6.918 15.9481.996

1997 0.300 6.453 13.7501.331

1998 0.295 5.482 1.415 0.670

平均 0.264 5.815 11.6011.521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9),《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1999)。

二、市价总值/筹资额

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的比率可以反映投资股票的成长性和股票市场的理性化程度。从长期看,该比率越大,公司业绩越好。由表1可见,1992年到1998年,中国沪深股市市价总值与筹资额比率在3.48与7.23之间,平均为5.8,A股市价总值与筹资额比率平均为11.6,B股平均为1.52,相差7倍之多。由于A、B股上市公司审核程序基本一致,所以难以用A、B股上市公司效益差异解释。原因更可能在于A股流通比例过低使二级市场供不应求,股价偏高,大量违规资金流入股市哄抬股价,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重在“圈钱”,经营效益未有根本好转,B股由境外投资者用外币交易,理性化程度较高。所以,与B股相比,A股市场泡沫成分比较明显。

三、Q值

Q值是指公司净资产的股市价值与其重置价值之比,也即资产的价格是其价值的倍数,比值越高,意味着重置成本越大,并导致较多投资,因而形成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按1999年年报每股净资产计算,沪市Q值最高达7.14,平均为3.38,深市Q值最高达15.15,平均为4.13,表明沪深股市股票价格远远超出了股票的实际价值,重置成本过高,投资量过大。

四、红利率

红利率即每股分红与股价之比,是股票投资者应得的真实回报,红利率过低说明股票价格过高。沪深股市成分指数股票中1999年分红派现的公司分别为15家和20家,即只有成分指数股票的50%,有一半的公司没有分红,若将未分红公司记分红为0,则沪深股市红利率平均为0.008和0.010,接近于0,表明沪深股市成分指数股票红利率很低。按1999年年报数据计算,1999年上市公司分给A股流通股股东现金24亿元,平均每流通股分得现金0.028元,扣税后为0.022元。按2000年7月A股平均价格14.4元计算“息率”为0.16%,大大低于同期香港股市2.34%的息率和美国股市S&P500指数股的1.4%的息率。2000年1月到7月,沪深股市成交额达5729亿元,比1999年翻一番,一级市场冻结资金屡创天量,最高达5000亿元。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促成股价屡创新高。

五、股票市值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

股票市场泡沫也可以看作是一段时期内股票市值增长率大于名义GDP增长率所产生的虚拟资产,因此可以用该比值构成泡沫系数。当泡沫系数大于1时,说明股市有泡沫成分。过高或过低的泡沫系数都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股票市值增长率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趋势,1995年增长率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紧缩,1993年至1998年平均为0.784,名义GDP增长率逐年下降,平均为10.5%。相应地,股票市值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比例除1995年为负数外,在0.36和19.09之间,1995年除外的平均数为9.85(表2)。对于成熟市场,泡沫系数在2~4之间较为合理;对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则可适当提高。可见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系数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处于较高水平。

表2 我国股票市值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

①股票市值②名义GDP

年份③=①/②

增长率增长率

1993

2.37 0.135 17.56

1994

0.045 0.126 0.36

1995

-0.5860.105 -5.58

1996

1.833 0.096 19.09

1997

0.781 0.088 8.88

1998

0.263 0.078 3.37

平均

0.784 0.105

7.47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9),《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1999)。

六、金融相关系数(FIR)

金融相关系数可以用来考察宏观经济泡沫的存在。金融相关系数是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最为重要的指标。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和资本市场扩展,我国经济的金融依存度迅速提高,金融相关系数由1986年的0.698增加至1998年的2.85。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值与GNP和GNP增长率严重负相关,说明股票价格晴雨表的作用在我国根本不存在,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偏离较大,证券市场缺乏理性。

综上所述,我国股票市场泡沫成分比较明显。过低的红利率,一方面反映了上市公司经营效益较差,筹资者不为改善生产经营而为“圈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股票价格偏离了正常水平,这种不正常的股票价格显然是炒作哄抬形成,投资者不为投资回报而看重投机收益。股票市值增长率远大于名义GDP增长率,市价总值远大于筹资额,市盈率过高,金融扩张与实体经济增长脱节,反映了股票市场在大量货币支持下股价攀升。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最终将扭曲市场理念,造成价值危机,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我国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市场风险,使金融扩张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标签:;  ;  ;  ;  ;  ;  

中国股市泡沫程度分析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