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_邓小平文选论文

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_邓小平文选论文

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众论文,方法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的重要指针。而“能否”始终代表和“如何”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在于是否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还在于是否坚持了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前者是问题的核心,今天我们仍要化大力解决。后者服务于前者,但这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也不能忽视。因此,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是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样应该高度重视。

一、珍视群众工作方法的宝贵历史经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方法论意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1、关于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由此他们认为,工人阶级政党“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仅仅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要确认“党没有超乎亿群众之上的权力”,“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利”,“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利”(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8页。);他们强调“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有群众观点。(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54-355页。)”认为忽视群众工作,是“政治水平低”的表现(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887页。),是“许多工作还是架在云端之上而无确实的成就”的重要原因(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8页。)。

2、关于宣传教育群众

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宣传群众,认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宣传任务之实现,才能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红军的总任务(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96页。)。他们批评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的自由主义,要求在群众中“利用一切的机会宣传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批评各种错误的观点(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10页。);他们强调宣传工作要深入细致,要“讲得十分明白”、“讲得十分实际”,应采取“工人、农民所喜欢接受的方式”(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124页。)。指出“往往需要多少年的千百次地说服与斗争,才能获得大多数”(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03页。)。“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只想大干”,“是盲动主义的残余”,是不能成功的,暂时形式上发展了,也是不能巩固的(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22页。);他们强调要从具体的环境和群众情绪出发,“细心了解每一地区群众不同的最迫切的要求,用群众心坎内的要求鼓动群众起来为这些要求而斗争”(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270页。)(注:《陈云文选》第1卷第93、94、149页。),并善于启发等待他们(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56页。)。他们分析群众宣传的缺陷在于:没有具体政纲、忽略日常宣传鼓动、宣传面不广泛、没有时间性地方性、生动活泼的形式少、队伍不全成分太差、极少破坏敌对宣传、以及所谓“卖假膏药”等轻视宣传的偏见,提出要加强领导、落实人员、提高素质、改进方式、保证经费(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97-100页。);他们强调经常的“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基础”,群众工作必须“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地去做,要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各个群众组织经常工作去做。各行各业应该经常死死抓住不放(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93-295页。)。

3、关于组织发动群众

老一辈革命家认为组织群众“是党的基本任务”(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199页。),每一个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反对脱离群众的关门主义倾向(注:《陈云文选》第1卷第94页。)(注:《陈云文选》第1卷第93、94、149页。)。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是占少数(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6页。),“必须组织无数千万的革命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才能战胜我们强有力的敌人(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199页。)”。“支部的责任是要引导群众一步步走向共产党的周围(注:《陈云文选》第1卷第93、94、149页。)”。刘少奇在总结某厂罢工失败教训时指出:“支部根本不知道群众有什么不满和要求。或者知道了,也不去注意拿住,对群众的不满和要求随随便便的放弃不管(这是最严重的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所以我们只能做群众的尾巴”,工作“是完全空虚的”(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96-97页。);他们强调一定要有两种积极性。认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群众的积极性,领导骨干不加以有力和恰当的组织,“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8页。);他们指出“在组织群众的工作上,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和群众的需要,去选择适当的群众组织的形式(注:《陈云文选》第1卷第93、94、149页。)”。在企业应“争取该企业全体工人、职员在自己的领导和指挥之下;用最大的力量保护该企业整个工人与职员的利益。”要使最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组织在工会农会之内(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97页。);他们强调群众工作要有正确步骤,掌握基本规律,一是发动群众,二是组织群众,三是发动与组织任务完成后应将重心转向群众的政治教育。他们把组织群众的程度作为群众发动与否的重要标准,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领导,没有艰苦严密而有贯彻力的组织和教育工作,这样的要求是不能完全达到的”(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67-70页。)。

4、关于重视群众团体工作

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利用各种团体去进行工作,“忠实地为群众直接的要求而斗争,以争取群众,争取领导地位”(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64页。)。认为“支部应分配适当的党员到各个群众团体中去积极参加工作,与群众在一起,领导他们,同时向他们学习。”要“经常讨论群众团体中党的工作,及时审查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党员执行支部的决定是否正确,以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注:《陈云文选》第1卷第93、94、149页。);他们强调要培养造就真正的群众工作人才。党不能允许“违背党的政治主张与策略主张”,但要“经常的在原则上给他们以指示,并时刻从政治上、方法上、经验上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党的方针之下独立的去进行活动”,而不要因窒息其“聪明智慧与自动性”而“变成机器人”(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23页。);他们强调要尊重群众团体,“政治上必须保障其在党的政治领导之下”(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72-73页。),但是“反对群众团体在组织上隶属于党。因为群众团体隶属于党隶属于政府,那只能是御用的、官办的、没有自由的团体”,“是无用的团体”。那种以为党领导群众“就是群众应该服从党”,群众团体应该“成为党的附属物”,“站在群众团体外面直接去决定与干涉群众团体的一切行政”,“在群众团体里面又不服从、尊重群众团体领导机关的决定、委托和权利”,是错误的(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07页。);他们重视群众领袖的培养,认为“没有领袖的群众运动,是不能坚持、没有方向的。”要“创造群众运动的、获得群众极大信任的无数的领袖”(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00-202页。)。“政府在群众面前应处处尊重群众领袖,帮助培养对群众领袖的信仰”(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75页。);他们特别强调要讲求正确方法,指出领导党与领导群众在方式上是不同的(注:《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31页。)。群团工作“不要忘记这些团体原来的目的”,必须“采用完全民主的工作方式与组织方式”,“用说服群众的方法使群众自愿的接受党的政治主张,而绝不采取强迫的手段压迫群众依照党的方向行动”。“党的决定仅是对群众的一种提议,必须经过群众的通过之后,才能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00页。)。“干预、包办的方法在表面上可以使群众容易得到利益,但是妨害了群众的自觉性,使群众不会相信自己的伟大力量,更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74-75页。)。

5、关于对领导机关的要求

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领导机关的作风建设,强调要“使领导机关的工作群众化,改善刊物,注意分析群众实际生活,回答群众一切所关切的问题”(注:《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10-203页、51页。)。“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一不要党气,二不要团气”(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89页。)。“不断地同群众商量,不断地研究群众的实践,这就使党有可能少犯错误,并且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9页。);他们强调要重视群众利益问题。“在人民群众部分的暂时的利益与全体的长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使部分的暂时的利益服从全体的长远的利益。”这样“才能有彻底的群众路线”(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55页。)。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必须坚决保护群众已得到的果实和实际利益(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21页。)。在延安时,群众借雷击事件发泄对征粮政策不满,毛泽东告诫大家,“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它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末,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33页。);他们强调关心依靠群众要一以贯之,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用高度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各方面。反对“利用工人的错误观点,他们在困难时依靠,顺利时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口头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75-176页。)”

上述归纳限于篇幅和水平,可能不尽全面,但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的历史经验内容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二、群众工作方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群众工作方法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是党保持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地位、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党有过种种曲折,在群众工作方法上也出现过某种偏差,但从总体上看,党坚持群众路线及其工作方法是一贯的,群众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经受了长期历史实践的考验,并将继续得到充分的证明。

然而无庸讳言,目前在坚持群众工作方法上存在着突出问题。

1、执政条件下如何继承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面临着现实的极大挑战:

坚持的自觉性有所削弱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1页。)”一方面,和平时期党离开群众便不能生存的直观性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执政党具有组织动员人、财、物的强大能力和权力,使得一些干部误以为群众力量和群众工作方法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因此不遵循群众工作方法、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时有发生。

计划体制工作方式的负面效应 计划体制下政府机构重叠、冗员众多,容易滋生官僚主义。而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形式的审批制度,其基本运行轨迹重心偏上——向上要计划、额度、指标、政策,并且相当程度上伴随着暗箱操作的神秘性,群众工作方式似乎与此无缘,而腐败之风则极易蔓延滋长。

左的错误的消极影响 在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我们不仅在政治领域搞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在经济工作和其他领域也经常性地沿用群众运动方法:大轰大嗡,一拥而上,简单粗糙,不顾实际情况一刀切,等等。我们总结以往教训不再搞群众运动,一些人以为群众工作方法也已过时、可有可无。

封建的遗毒仍顽强存在 我们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但“君为贵,民为轻”、“以官为本”等封建意识仍挥之不去。一些干部自以为代表人民,具有高于人民的优越感,动不动就摆出教师爷架势,把应做的当成恩赐,有的甚至到了作威作福、称王称霸的地步。而群众中当家作主、争取和享受权力的民主意识尚未深入人心,希望有人从上面给自己以阳光雨露的社会心理仍然存在。

熟悉群众工作方法的干部减少 干部新老交替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纪之交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更为突出。相对于老干部而言,年轻干部虽然也接受群众工作等方面的教育,但对具体工作方法却了解不多,而且缺乏实际体验。不少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虽了解一些,但并没有真正实行。有的地方甚至由此引发了党与群众的对立。

2、新形势下如何创造性地坚持群众工作方法,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随着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群众工作方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例如,在实现条件上,它已不仅仅作为党的基本工作要求,而且有了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保证(尽管还需要不断完善);在实现途径上,已从夺取政权、调节阶级关系等政治斗争,转变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革和完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贯彻领域上,已从以往主要在党和军队,拓展到党、政、军各方面,社会公共部门和机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以及党的基层组织辐射到的各个方面;在工作内容上,计划经济时期突出强调全国人民利益的整体性,现逐步调整为兼顾利益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允许差异性适度发展,调节人民内部不同利益的矛盾已成为最经常的群众工作之一;在工作方式上,随着机构改革,政企、政社、政事分离,以往国家包揽过多、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及社会诸多领域,已逐步向政府间接调控社会经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转变,等等。

正是由于上述变化,一些传统的工作方法已显现出某种不适应性。党要真正实现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在具体工作方法上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和改进。毫无疑问,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而党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的新形势,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对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来一个再学习,并且根据形势变化和实践发展,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既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又积极探索总结新的工作方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更好的继承,从而使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得以更好的落实。

三、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若干思考

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基础和前提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始终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将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私利夹杂期间,群众工作方法便失去了真诚,并有可能蜕变为一种谋术,继承和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依据新的特点,总结新的实践,当前尤其需要关注如下一些问题:

1、拓宽民主渠道,搞好宣传教育

发扬民主是正确集中群众意见的前提;而正确反映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贯彻执行才有坚实的基础。当前改革力度大,社会发展快,不仅需要群众理解支持,而且需要群众贡献智慧。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们的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他们懂得顾大局。只要我们真正依靠人民,跟人民讲清道理,人民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00-301页。)。为此在群众工作方法上,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拓宽基层民主,做深做实宣传工作。

一是要畅通民意渠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特别是近来发展的评议、听证会等制度化方式,保证群众有说话的地方。合理的意见要善于集中,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解决,不能采纳的也要予以解释。二是要扩大知情范围。公示公告是维护群众平等的知情权的好方法。要加大力度,一切应让群众了解、群众亦有权知情的事,都应进入公告公示的范围。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重大事情,还应有受众面的定量要求。三是要重视教育引导。要坚持舆论引导和文化建设并重。大众传媒辐射广,影响大,要充分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和连接群众的桥梁作用。文化建设群众喜闻乐见,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精神境界,因此要把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建设作为引导教育群众的重要方法。四是要做实宣传工作。要关注群众热点、疑点,不回避矛盾。要力求讲清道理,讲清根据,切不可马虎粗糙地对待群众,等群众情绪激化时才去宣传;要重实效。群众理解支持是检验宣传是否得当有效的重要标准。应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防止为宣传而宣传。如果宣传目的仅仅出于表现组织者及张扬活动本身,形式主义就在所难免。

2、用制度规范,靠示范引导

宏观上的高度组织性和微观层面的自组织性,是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特点之一。目前群众自组织能力已大为提高,各种新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各类社会性组织也大量涌现。这是政治清明、社会进步、充满活力的反映,也是群众文化提升、需求发展和权利意识增强的体现,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因此,新形势下党对群众的组织引导不应弱化,而应探索新的方法。

要改变目前不少基层组织在组织群众方面被动应付、放任自流,或者沿用行政手段简单化对待的状况,我们要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一是用制度、法律去规范。社会契约是规范群体行为、保障应有自由、维护有序和谐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就是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组织群众建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制度规范。大到管理国家,小到社区生活,概莫例外。制定规范,寻求共识,必须坚持从群众来。尽管这是一个艰苦的群众工作过程,但它对于保障社会有序运行是长久有效的,群众从中亦能学习自我约束,得到自我教育。当然党和政府、党员与干部要率先垂范。二是用示范去引导。制度法律具有强制性,在此之外,任何对群众的强迫命令都是错误的。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恪守为民宗旨,理应担负起引导群众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利益的任务。但这种引导,不是“用棍子将人赶进天堂”,而主要应该用示范的办法。各种示范只要是真心为了群众且正确有效,群众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利益和力量所在,最终一定会实现其带动效应。那种不顾群众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压指标、赶进度式的所谓达标工程,是典型的命令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中应该根绝。

3、关心协调好群众的具体利益

共产党代表群众根本利益,而没有自己政党的私利,更不代表某一个利益集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不断推进的新时期,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在具体利益上则存在着多元性和差异,因此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概率增大,协调和处理群众利益矛盾成为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利益,在具体工作方法也应有所改进。

一是在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上,党组织要尽可能处于相对超脱的地位。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党政机关权力活动基本退出直接管理微观经济等领域,与群众发生直接冲突的机会将大为减少,有利于密切群众关系、公正协调矛盾。二是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具体利益。近年来,在地区发展、企业改制、城市建设等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大量涌现。党组织应在维护大局和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切实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帮助其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基层企事业单位,无视群众的具体利益,在群众利益受损害时不闻不问、退避三舍,都是工作的极大失职。三是要帮助群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利益多元的情况下,各个分散的利益主体由于自身局限,难以形成共同点以实现更大利益。党和政府有必要起好组织者的作用,帮助他们形成有利各方的利益共同体。四是当各种利益发生冲撞时,要尽力帮助协调和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冲突要坚持依法行事,多与群众商量。有些领域法制不尽完备,要遵循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准则,并关注弱势群体。需要部分群众牺牲眼前利益时,必须取之有据,取之有度。

党的基层组织处于第一线,有时由于局限或者某种关联,难于把握驾驭各种利益矛盾,上级组织应当给予及时有力的具体指导。如果因矛盾复杂而放弃指导,致使基层组织因为处置不当而威信丧失殆尽、甚至陷于瘫痪,那不仅是失职而且是犯罪。

4、鼓励支持群众参与公共事务

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社会主义作为人民自己的事业是这种积极性最深厚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多样性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使得国家不可能把人民需要的一切都包下来;但群众中能动员起来为自身和公共利益服务的潜力,却难以估量。这种客观情况,揭示了紧紧依靠群众办好各项事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问题在于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目前相当一些干部看不到群众的潜力、积极性和觉悟,习惯于自己办或替群众办,认为发动群众不如自己办省事。结果辛辛苦苦群众却不领情,办成的事难以巩固;一旦包办能力不具备,便一筹莫展。

新形势下坚持群众工作方法,应该有新的内涵。一是要拓宽群众参与的领域。一切可由社会和群众参与的事务,要在一定的法律规范引导下,尽可能交给社会或发动群众参与。目前在政治领域,党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参与。在经济和技术创新等领域,业已不断向社会开放。其它诸如文教体卫等事业以及各种社会性事务,更应鼓励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二是要做好群众的发动引导工作。对于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而应做好发动引导工作,包括必要的组织工作,指导基层、行业自治管理等,以整合分散的社会力量和资源,使群众潜在的积极性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这有利于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要在加强管理中切实搞好服务。加强管理为的是群众事业健康发展。要在依法管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同时,切实搞好服务,包括政策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必要的物质资助和道义支持,还要帮助群众不断总结提高。

5、融入社会群体,培育骨干力量

那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共产党员,那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在开展工作,这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如此党才能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国务院研究中心曾分析近二百封农民来信,发现群众从有意见到组织集访、最后形成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都与基层组织不了解或无视特定群体呼声有关。而法轮功邪教组织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样与我们脱离群众、忽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直接关系。

组织群众历来是党的群众工作要求。目前社会自组织趋势增强,党除了充分发挥党直接领导的群众团体作用、更好地吸引群众外,还要通过基层组织和党员,把触角拓展延伸到一切群众组织和社会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的领导核心和实际灵魂,决不是党组织一纸成命或某种行动权力所能决定的。要积极探索工作的具体方法:一是要直接融入到群众组织和社会群体中去。融入社群之中,是密切群众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必要措施。只有深入社会群体之中,才能融洽同群众的感情,切实反映群众呼声,动真情、办实事,从而将群众紧紧的团结在党的周围。二是要从社会群体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要克服“党气”、“团气”,尊重群团组织的一般要求,支持他们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要采用“完全民主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善于通过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和贯彻党的主张,努力成为群众信赖的政治核心和主心骨。三是要教育培养一大批与党同心同德的群众领袖(骨干)。党注重在群众中培育骨干的工作方法,在现时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群众中不乏精英人才,特别是那些在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群体中有一定威信的骨干,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威信。通过他们可以团结引导更多的群众,起到党和政府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在群众团体中工作的党员也要通过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成为群众领袖和骨干。如此党的群众基础才更为扎实,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发挥。

6、强化基层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实际状况。有了强有力的基层工作,才可能有经常性的群众工作。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主动、正确和坚强有力地加以贯彻,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才可能真正落实。党的领导地位、威信以及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具体的党的基层组织来讲,这并不能自然得以辐射或承继。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必须靠自己的卓越工作才能逐步形成,否则完全有可能失去领导和主导地位。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态势看,相当数量的基层党组织需要重组和新建,一部分党的基层干部将转向非专职。这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情况,离开专职的依托,党的基层干部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探索群众工作方法,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要采取培养教育的切实措施,努力提高他们,包括给于必要的经费支助。

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还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作用。党的群众工作要靠广大党员共同去做。只有与群众直接联系的基层广大党员自觉地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党的群众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为此,必须化大力解决党员的质量问题,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水平,激发政治热情,明确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切实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培养一大批善于创造性地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教育党员自愿接受并出色完成党交给的群众工作任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才能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更好得以落实。

标签:;  ;  ;  ;  ;  ;  

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