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埋线疗法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杨万琴

浅谈中医埋线疗法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杨万琴

广州亿仁医院(原广州黄埔石化医院)中医皮肤科 510700

摘要:埋线: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也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融合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不再是针刺治疗的简单替代。埋线疗法的优势在于其作用的长效性,对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作用。埋线疗法是一种针灸治疗模式的重要转变,促进传统针灸医学的发展。

一、穴位埋线疗法的起源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诊疗方法多样且效果显著,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临床实践的创新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中医诊疗方法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为一种针灸治疗方式,埋线疗法的优势在于其作用的长效性。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了穴位埋藏疗法,埋藏的物品种类很多,如动物组织(羊、鸡、兔的肾上腺、脑垂体、脂肪等),药物(西药片),钢圈,磁块,猪综等,目的是用这些异体或药等有效成份来长期有效的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以起到穴位持续的针感效应的这一作用。穴位埋线的开创先河是解放初期,70年代陆键发明了埋线针,即陆氏埋线法。那时针太粗双线对折刺激大,术后疼痛反应强烈。随着科学医学的不断进步,进化到现在己类似针灸针的一次性穴位埋线针。近年来,针具的改进、现代生物材料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使这一疗法重新回到临床医学治疗领域,无论在疗效方面还是在安全性方面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埋线疗法就以其有效性广泛应用于各类慢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埋线疗法由于简、便、效、廉得以大量普及。不仅如此,埋线疗法由于融合了现代生物材料元素,还将随着临床需要以及生物材料的发展不断发展,成为针灸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二、穴位埋线疗法的特点:

1.以线代针,效集多法。包含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刺血泻血疗法,组织疗法,长放针感效应的埋针留针的作用,针眼处拔罐起到刺络拔罐疗法,术后艾灸作用等多种疗法多种效应融于一起的复合性综合治疗方法。

2.刺激持久,袪顽疗痼。

3.精确选穴,多用透穴。

4.精用组穴,交替调息,选用专病专方的组穴来交替埋线,例如埋线治疗癫痫第一组选督脉贯通,第二组三周后埋线选膀胱经穴和星状N节,第三组四肢选穴,交替埋线。

5.注重敏感穴,多选特定穴。

6.诊次稀疏,操作简便,依据选用线的粗细定时间,按病种定疗程,每次操作完成不到10分钟,手术结束,随做随走,省时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取穴方法:

辩证取穴(分寒热虚实)

循经取穴(宁失其穴,不离其经)

局部(邻近)取穴

经验取穴

按敏感反应、痛点取穴

特定点取穴

按神经节段取穴(病根穴)

三、进针的方向、角度、深浅度

1、针刺的方向

(1)依循行定方向:补法顺经络刺,泻法逆经络刺。

(2)以腧穴定方向:如风池朝对侧眼球刺;廉泉向舌根方向刺;肾腧穴两侧向脊柱方向刺(朱氏命名为“八字刺法”)。

(3)以病情定方向:要“气至病所”为宜。

2.针刺的角度:分三种(直刺、斜刺、横刺)

(1)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度垂直刺入,运用于人体大部分穴位,尤以肌肉丰厚的区域。

(2)斜刺:针身与皮肤呈45度倾斜刺入,运用于骨骼边缘的穴位,或内有重要的脏器,或避开血管及瘢痕部位。

(3)横刺:对称平刺、沿皮刺,针身与皮肤略呈15度,左右横向刺入,运用于皮肤浅薄的穴位,如头部。

3.针刺的深度:循“背如饼,腹如井”的法则,因人而刺,因体质、胖瘦、年龄而定。

四、治疗后的反应与异常情况处理

1、治疗后的反应,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局部反应:红、肿、热、痛等无菌性反应,脂肪液化。

(2)全身反应:体温升高,持续2-4日消退,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升高,1周内多可恢复正常。

(3)速效反应:可使多种病症立即得到好转,疼痛缓解或不适症状消失。

(4)远效反应:1.表现为远期疗效较好2.症状反复,表现为减轻----加重---减轻---症状消失。

(5)连带效应:表现在治此病的同时,其他疾病也可治愈。

2、异常情况的处理

(1)晕针:轻者取平卧位,注意保暖:或饮温开水、糖水可恢复;重者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或灸百会、关元、气海,或按急救处理。

(2)皮下血肿:出血量少者干棉签按压片刻,出血量多着,可先冷敷止血,24小时候热敷,几日后自可消退。

(3)神经损伤:一旦出现触电感、剧痛、麻木现象,应停止操作,拔出针具,然后给予理疗或药物治疗,若损伤大的神经干,如出现麻木、局部肌肉萎缩,要用针灸、推拿,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促其恢复。

五、埋线疗法的探索与发展

微创埋线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与现代生物材料的结合为埋线疗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埋线疗法的治疗应用范围目前正在从常见的颈肩腰腿痛等疼痛性疾病、哮喘、胃炎等向各类慢性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等疾病转变。在皮肤病、肿瘤、妇科、帕金森病、顽固性便秘等一些疑难杂病治疗中,埋线治疗也开始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埋线疗法的配穴处方体系和刺法操作仍然需要进一步逻辑化和规范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埋线治疗要实现“四化”,即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可视化。规范化包括操作规范、处方规范和护理规范;客观化要实现评价指标的客观;标准化要实现产品的标准以及根据个体进行精准医疗,而可视化则是要明确治疗的层次,而非凭经验进行埋线治疗。

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埋线疗法在基础研究和治疗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由于治疗模式的转变和材料学的应用,埋线疗法不再是针刺治疗的简单替代,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探索埋线疗法的治疗机制,这些研究不仅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也必将促进埋线疗法的发展,促进传统针灸医学的发展。

论文作者:杨万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医埋线疗法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杨万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