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档案管理资源的信息种量和类型。同时,也对档案存储安全与风险防控提出更高要求,也提高了档案资源的价值利用。因此,档案管理要转变思路,积极应对挑战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对策
前言
在当今信息社会,大数据的概念已经非常普遍地被应用于商业、金融、通讯、政务等各个领域,大数据是现代社会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它对以社会档案的保存和提供为己任的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课题,提供了新的环境。较传统社会而言,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每天需要记录的信息数量和种类更加的庞大和繁杂。因此,档案管理者要勇于面对大数据的潮流,需要转变思路,用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去应对未来的挑战,才是正确的选择。
1.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
1.1隐私与安全困境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隐私与安全困境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在网络安全问题很多,一旦发生网络安全问题就没有任何隐私,当重要的数据被泄露以后,会给用户带来一定损失。现在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对网络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在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能完全起到安全作用,尤其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信息不能泄露,必须完善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安全问题,为完善档案管理起到保障作用,这需要引起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1.2人才方面的困难
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个档案管理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仅具有档案管理的知识,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但现在档案部门缺乏这方面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人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因素,档案管理职能提升需要人才,在大数据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都缺少这方面的人才。解决人才问题一方面引进符合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现有人才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的能力,保障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2.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机遇
2.1提供海量数据信息
大数据时代涉及大量的数据,档案管理工作者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如何科学有效的处理数据,提高其工作效率,这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档案管理者涉及的数据量很大,靠单纯的存取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需要,存储容量已经从GB转变到TB,现有的存储容量不能满足增长的需要,一般需要采用云存储的网络的存储方法,能有效的进行数据存储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数据存储问题。
2.2扩展档案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现在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使信息更加透明,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大数据还可以实现对档案管理系统的扩展,在大数据时代必然要求根据数据处理的需求实现数据管理系统的扩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数据信息类型多样,数据处理速度加快的需求。大数据时代催生了云计算技术,同时意味着对传统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扩展,现有的管理系统必须以云计算为技术构架进行设计,从而实现了数据信息资源、存储资源更好满足数据量扩容需求,这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数据信息的维护成本,而且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可能满足数据信息的共享需求,同时可以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发出新的使用模块,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价值,解决了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应对策略
3.1改革档案数据收集方式
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改变了档案数据的收集方式。首先,档案管理要发挥出信息化系统的优势,拓展档案数据信息的类别,加大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档案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现在主要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提高了档案数据收集的效率。其次,逐步面向广阔的信息资源,不断加大对各种零散的、碎片式的档案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建立起关系型的数据库结构,实现对各种电子邮件、图片、网页等的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
3.2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主战场是在网络上,而非实体的档案馆,其覆盖面更宽,受众面更广。受众获取档案信息的时间、空间、便利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传统的封闭的档案工作管理环境已经被开放的档案网络管理空间所取代。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档案馆中走出来,紧跟社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大数据的网络中寻求服务的定位。这就要求各级档案管理工作者改变思维模式,提升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学习大数据技术,强化大数据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各种服务功能等,尽快实现将档案管理工作转型成为开放型、“用户需求导向”型的目标。
3.3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要有“大档案”的理念。传统的档案管理是分散式的,各个地区、各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档案馆和档案管理系统,不同的档案管理系统各自为政,互不交融,资源比较独立和分散,不能实现交流和共享。在大数据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逐渐显现出很多的弊端。“大档案”理念就是一种集约型档案管理的理念,它是将分散在不同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的整合,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档案资源管理平台。这种大档案的理念和格局的优点在于,它打破了不同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界限和屏障,不仅方便管理、整合,而且还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使档案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和使用。
3.4由保管型向服务型转变
档案管理工作如果还是停留在“管理”的层面上,显然已经不能符合社会需求了。在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发挥“保管”功能,更应该凸显“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查询服务是现代社会档案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需要转变理念和角色,从一个“保管员”转变成一个“服务员”。面对海量的数据,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仅仅把它“保存”起来,还要认真的“研究”起来,把原始的数据转变成“可用”的数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相应的进行转型,要向“职业化”和“专家化”进行转变,提升主动提供参考信息的意识,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3.5实现档案服务智能化
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是实现档案服务智能化的关键因素。首先,改变传统档案管理的被动化服务模式,树立变被动为主动的服务思路,全面提高现有档案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出现有档案数据信息的价值。其次,充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加强档案数据信息推送服务能力,适应当前用户对智慧性服务的现实需求,从用户的日常行为中对其数据需求信息进面分析,例如根据用户身份的分析探索有效数据挖掘方法,结合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广泛地拓展。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从传统管理跨向信息化创新管理。在理念升级、优化管理和机制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信息化技术创新,提高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云红.关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19):83.
[2]李鸥.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J].办公室业务,2018(6):104.
论文作者:何雄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数据论文; 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信息论文; 时代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