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有较高病发比例,是骨科围术期主要诱导死亡的因素,其与肺栓塞一起,按静脉血栓栓塞症定义,二者是同种疾病在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的表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诱导肺栓塞发生,而肺栓塞若未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可诱导患者死亡。故如何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明确诊断,是为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的关键。但研究示,因在临状与体征上,下肢静脉血栓与下腔静脉综合征、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疾病具均相似性,故需对不同疾病病因予以明确,以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使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是什么?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理学基础展开分析,具体包括:(1)血管内皮功能发生改变:在机体发生创伤后,呈损伤状态的软组织也可诱导血管程度不等受到损害,在开展手术操作时,促使软组织小血管发生损伤,进而也可引发血管内皮受损,使内皮细胞下分布的胶原程度不等暴露,凝血因子XII和血小板被明显激活,内源性凝血过程呈被启动的情况;(2)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发生的高能量创伤,或骨科大手术,均可诱导纤溶系统发生异常,同时,凝血因子所具有的生理状态也被程度不等改变,此外,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疼痛,可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引发血栓形成;(4)机体血流瘀滞:在发生意外创伤后,失血呈过多显示,加之术后卧床,均会造成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诱导血栓形成。若出现血栓脱落,向肺动脉回流的情况,则易造成肺动脉栓塞事件,引发肺栓塞。
2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方法有哪些?
2.1 传统诊断方案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为多样的临床表现,患者不同,在症状和体征上也存在较大差别,以下肢肿胀、皮肤暗红、疼痛、凹陷性水肿等为主要特征。其中在诊断时,下肢肿胀可发挥一定指导作用,多在术后或意外创伤后2周出现,若表现为过早出现的情况,通常非下肢深静脉血栓诱导所致。但其具较低的特异性,应采用其它实验室检查手段辅助,以发挥确诊作用。超声属一项操作方便、无创的检查方案,是现阶段首选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特异度为94%-99%,灵敏度为89%-96%。另外,血浆D-二聚集可对机体存在凝集系统被激活的情况做出提示,浓度升高,也可用于血栓的诊断,临床多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筛查中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新型诊断技术
(1)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在具体实施时,采用放射性元素精准对纤维蛋白原标记,血管内存在血栓形成的情况时,放射性会明显增强,可准确判断静脉血栓形态及所处位置;(2)血栓弹力图:可在凝血功能检测中直接应用,在检测抗凝药物疗效,测定血液凝血状态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如关节置换术中,可用于监测血液凝血状态,将高凝状态及时检出,对抗凝治疗予以指导,以对血栓的形成发挥阻止作用;(3)溶血磷脂酸:经研究示,其可在血栓形成的病程早期,由机体血小板生成,是对血栓形成进行检测的一项重要标记物,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中应用效果显著。
3 下肢静脉血栓鉴别诊断要点有哪些?
3.1 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
通常指病变仅于下肢浅静脉发生者,如小隐静脉、大隐静脉及分支,其中,最为多见的为大隐静脉。病因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持久站立的情况,诱导隐股静脉瓣功能出现不全导致。以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溃疡、下肢肿胀等体征,部分情况下,还有静脉炎或浅静脉血栓形成合并发生。临床诊断时,多依据体格检查和具体特征表现,为与下肢静脉血栓鉴别,需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3.2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机体静脉瓣膜可对血液逆流的情况予以阻止,受静脉高压的影响,瓣膜存在关闭不全的情况,或在其它因素作用下,瓣膜可出现缺如或坏死,静脉血液出现倒流,进而诱导浅静脉曲张等症状发生。临床多采用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具体可表现为深静脉主干呈直管状扩张、增粗;大隐静脉曲张;在内踝上方,交通静脉呈增粗变化等。
3.3 髂静脉压力综合征
髂静脉前面有右侧髂总动脉分布,后方有腰骶椎分布,左侧有髂总静脉分布,当上述解剖结构对髂静脉构成压迫时,静脉壁受压,可造成腔内黏膜,进而引发纤维化和增生,最终诱导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诱导系列症状发生。临床收治的病例,多因静脉曲张就诊,经检查检出。通常以左侧下肢为好发部位,右侧下对少见,但不管左侧或右侧,均有下肢浅静脉曲张特征,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诱导深静脉瓣膜返流发生,甚至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收治的大部分出现误治、误诊的患者,多为应用单纯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使机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本病在诊断是,多采用螺旋CT和血管造影。采和彩超检查有较高漏诊率。血管造影的特征为:(1)局限性充盈残缺;(2)受压静脉横径呈明显增宽表现;(3)有程度不等的狭窄;(4)有盆腔侧支静脉出现;(5)侧支静脉存在造影剂排空发生延迟的情况,表明髂静脉回流受阻。
3.4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由下腔静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诱导所致。病因较为多样,如手术结扎、腔内血栓形成、肿瘤侵犯等。临床表现由病因、病情、有无侧支循环等决定。下段阻塞以浅静脉迂曲扩张和双侧下肢肿瘤为表现,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类似;中段阻塞以肾脏功能损害、盆腔瘀血为表现;上段阻塞以充血性心衰、肝充血为表现,可对肝静脉构成累及。临床多采用双下腔静脉造影进行诊断,可对阻塞的部位、侧肢血管等显示。针对临床病发胸腹壁静脉曲张、双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需警惕下肢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可能,在明确诊断后,为防范复发,需先积极对原发病治疗,后对静脉曲张治疗。临床在对原发病处理时,通常采用开放性手术的方式,以将压力得以解除。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需取下肢静脉滤器应用,以对肺栓塞进行预防。
4 结语
下肢静脉血栓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发由多因素共同诱导所致,因在症状和体征上与诸多下肢血管疾病类型,故需加强鉴别诊断,以明确各种疾病特征,为确诊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此也为合理开展治疗、对预后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临床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适宜的诊断技术进行选择,多方案联合,对疾病病理特征进行掌握,共同保障获取理想的治疗预后。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静脉论文; 下肢论文; 诱导论文; 发生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