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观察论文_曹娟,尹刚

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观察论文_曹娟,尹刚

曹娟 尹刚

(谷城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北 襄阳 441700)

【摘要】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叮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9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口服咪唑斯叮,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3.2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 窄谱中波紫外线;咪唑斯叮;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15-02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患者表现出反复发作的风团和皮肤瘙痒为主的临床症状,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本文研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选取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综合临床症状、查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28-42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1.4年;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27-44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8±1.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干预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实验室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口服咪唑斯叮10mg,每天1次,共治疗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仪器: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LO1),设置波长为311-313nm,患者照射初始剂量为300mJ/cm2,每隔1天全身照射一次,每周增加原照射剂量的10%,增加并维持在最大剂量1500300mJ/cm2。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时穿着紫外线专用防护眼镜和衣裤,保护眼睛和生殖器部位,共治疗4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治愈:经治疗,患者瘙痒、风团等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瘙痒、风团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实验室检查自身免疫物质基本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瘙痒、风团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没有显著变化或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可见,研究组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85.71%,包括治愈32例、有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63.27%,包括显效23例、有效8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率6.12%,包括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瘙痒、皮肤干燥,外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完成全部治疗周期;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率6.12%,3例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和腹泻。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外界诱因的增加,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荨麻疹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和有效治疗方法均未有统一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荨麻疹患者体内的组织血管周围有大量的CD4T细胞浸润,应用人体肥大细胞株和活化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诱导产生大组胺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可见荨麻疹发病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其中肥大细胞的活化可产生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肥大细胞脱颗粒成为荨麻疹发病的必经过程[1]。

目前,治疗荨麻疹的方案为应用抗组胺类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但是停药后容易复发,紫外线能够降低真皮上层中肥大细胞数量,可以控制肥大细胞数量。应用紫外线照射治疗荨麻疹可以降低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前释放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量,和可以诱导肥大细胞凋亡,减少肥大细胞数量[2]。

本次实验研究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抗组胺的咪唑斯叮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紫外线还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皮肤中的郎罕氏细胞数量和异常角蛋白的表达量,诱导组织血管周围的T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因子量。在治疗过程中,先应用最低初始剂量,逐步增加,根据患者疗效和承受能力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叮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左付国,沈凤,范晴,贺燕妮.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08):504-506.

[2]李巧玲,李利.窄谱中波紫外线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01):52-55.

[3]王倩.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7(19):42-43.

论文作者:曹娟,尹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观察论文_曹娟,尹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