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冯晓燕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冯晓燕

冯晓燕

大荔县中医医院 陕西渭南 7151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4d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C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消除中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中医情志路径护理;负面情绪;影响

脑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症状为昏倒、四肢麻木、偏瘫等,该病病情恶化速度快,若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中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是病人肢体认知等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阻碍,本研究中对52例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后取得理想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4例中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36±3.78)岁,平均体重(55.61±2.79)kg;观察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36±3.87)岁,平均体重(55.76±2.97)kg。所有患者均符合脑中风诊断标准,排除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病变、有精神疾病或心脏疾病或全身系统病变者。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含降低颅内压、调节血压、控制血糖、给予营养支持、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路劲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详细了解患者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信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2)根据“喜胜优”思想,通过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疏导。疏导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幽默故事或笑话,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确保病人处于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3)护理人员应在病房中多放置盆栽、鲜花等绿色植物,根据病人喜好放一些轻快的音乐,让整个护理过程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4)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让其了解治疗效果,告知疾病不会对其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减轻其心理负担。(5)应用穴位按摩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达到静心宁神的作用。主要选择百会、肝俞、内关、合谷、胆俞、太冲等穴,有专业按摩技师进行按摩,2次/d,并对患者进行基础按摩指导,为患者提供后续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指标

CSS(神经功能评分):0~5分表示出现损伤;5~8分表示轻度损伤;8~10分表示正常。SAS自评量表:0~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自评量表:0~52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住院2周后,两组CSS评分均明显高于住院前,其中观察组(8.15±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32±1.21)分,(t=11.682,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住院14d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8.72±1.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8.34±1.96)分,(t=29.841,P=0.000);观察组SDS评分为(40.91±2.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63±2.51)分,(t=35.345,P=0.000)。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中风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一种以脑部出血性损伤脑部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2]。主要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两类,其中以脑梗塞最为常见。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和常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而中医学“形与神俱”观念中强调人的情志与健康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密切关系。采用中医情志路径护理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适应能力至最佳状态,缓解其中风后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通过调节脏腑气血以加快机体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此外,通过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本研究中患者住院后2周,观察组CSS、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与中医情志路径护理干预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调节患者脏腑供血、缓解负性情绪并通过按摩达到安神静志的目的等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负面情绪,加速其神经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履芳.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 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15-116.

[2]骆少欢,欧阳可鉴.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术后社区康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9):1105-1107.

[3]李燕芬.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遗症36例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113-113.

论文作者:冯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冯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