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文化程度对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_龙杰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4000)

【摘要】目的:为了解当今病人文化程度对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临床状况。方法:通过60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人院健康指导,术前健康指导,出院健康指导,第二天检查并垂询记录。结果:发现无一例患者能得满分,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层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文化层次越高,健康教育效果越好,得分越高;文化层次越低,效果越差,得分越低。不管是在哪一阶段护士都应针对病人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因人实施健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程度;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82-02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护士来完成,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病人,以病人为中心,重视其意愿、需要、情感,了解病人的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践[1-2]。自从我院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理上叉前进了一步,成了护理程序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健康教育还有许多地方不到位,有碍于现代护理的发展,通过对60位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论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择期手术患者60例,全部选为胆囊结石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16~73岁,平均51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有30例,初中至高中文化程度的患者⒛例,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10例。

1.2 方法

1.2.1设计健康教育内容表。入院健康指导的内容:入院环境、科室规章制度、责任护士姓名、护士长姓名、科主任姓名,每一项为2名,总分10分;术前健康指导的内容: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床上训练排大小便、训练有效咳嗽的方法、皮肤的准备、术中配合的方法,每一项为2分,总分为l0分;出院健康教育内容:饮食、休息与活动时间、维护切口的方法、随访的时间、用药指导。每一项为2分,总分l0分。

1.2.2固定专人进行宣教。入院健康指导时间是在每位患者入院时进行;术前健康指导时间在患者手术前一天进行;出院健康指导时间为出院前—天进行。

1.2.3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评价时间均为指导后的第二天进行,发调查表60份,收回60份,有效率为100%,对每—张表进行计分。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不同文化程度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意义。(见表l)

表1 不同文化程度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

3.讨论

3.1 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素质偏差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较大差别,不管在哪一阶段进行宣教,患者文化层次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文化层次高理解能力强;反之,文化层次低,接受能力低,病人的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家庭背景,年龄以及对自己疾病重视程度,都是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护士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人施教,这样才能让健康教育达到好的效果。

3.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健康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内容往往不到位,即使进行出只限于向病人介绍一些住院知识与一般的疾病常识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根本不管病人能否掌握与满足,这样健康教育就达不到效果c由于社会各种观念及传统思想,病人认为护士只能打针、输液、伺候人,没有知识性,所以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远远低于医生。

3.3 护士本身素质差、相当多的人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观念仍未更新,按受新知识能力偏低,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员化,教育角色认识偏差,另外知识受限,缺乏教育能力和知识,不了解病人教育的基本程序,不知如何施教,给护理开展教育活动带来困难。

3.4 出院后病人健康教育不能继续进行,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增多。缺乏发挥职能作用的支持条件。如:医护配合的协调性差,各项考核制度配套性差,后勤缺乏保障等。

3.5 当今护士的许多工作仍是传统的工作,但护士决不应该仍是传统的护士,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机械执行医嘱的工作方式,主动地应用整体护理的程序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保证目标实现,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

3.6 护理工作人员未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要从根本上改变健康教育现状,防止无效健康教育的实施。要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就要不断地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素质,掌握礼仪知识,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逐步消除偏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依从性。

3.7 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文化层次。有的放矢,方式恰当、灵活。因人采用适合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应把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与护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进行口头讲解、书面材料、示范训练,还可以采取图片、讲座等形式,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可以边实施边宣教。因时,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三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实施,同时还可节省时间。

3.8 医院应做到护理职称、学历和继续教育要求相吻合,提高各级人员的教育能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做到奖惩分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同时医院应消除分工差别,着眼角度不同造成的认识差异,加强医护工作的协调。并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加大保障供给,配合临床工作,全方位服务患者。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病人依从性,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步认识护理工作。

3.9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内容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特色与经验。这样才能适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紧跟现代护理学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1.

[2]薛欣.护士健康教育专职化专业化初探[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6.

论文作者:龙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病人文化程度对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_龙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