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下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用于论文,分析法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层次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监督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恰恰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且审计评价难以量化,评价随意性较大。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也成为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中的热点。
一、层次分析法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应对领导人员的经济发展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和廉政责任等进行综合考量,指标较多,涉及面广。审计评价难以通过简单汇总,来全面客观评价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总体情况,这就需要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各方面指标因素的权重,防止以偏概全。审计评价往往又是一种经验判断的过程,某些因素存在定量指标,但也有些因素只能定性描述。对于这种比较复杂而且模糊的问题时,要尽可能克服因主观臆断而造成的片面性,较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的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审计评价体系应用于审计评价,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层次之间通过简单的比较和计算,以得出不同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再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一种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少必要的数据情况下,决策者以其经验判断作定量化时非常实用。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原理比较简单,难度并不大,但是随着层次和因素的增加,其计算量会随之增加,而且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以便通过一致性检验,重复计算很繁琐而且容易出错。现在市场上有Matlab等应用软件可以实现层次分析法的快捷运算,这类软件功能强大,但是需要专门购买并安装,而且需要培训与掌握一些专业化语句。而EXCEL却是审计人员常见且比较熟悉的软件,实际上同样可以应用于层次分析法的计算。
二、基于EXCEL实现的层次分析法的审计评价应用实例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以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按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要求,结合实践中的操作情况,建立包括目标层Z、准则层A、子准则层B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围绕企业经济发展情况、遵守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内部控制情况、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但在应用层次分析法时,出于对各因素间相对独立性的考虑,本文未将遵守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这一因素置于准则层中,而是分散于子准则层的有关指标当中。评价指标具体解释如下: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1)准则层A对于目标层Z的层次单排序以和法为例计算,如图所示。
图 准则层A对于目标层Z的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步骤二:对判断矩阵每一列进行归一化,利用EXCEL求和公式,单元格I3=D3÷SUM(D3∶D7),I4=D4÷SUM(D3∶D7),……对经列归一化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单元格N3=SUM(I3∶M3),N4=SUM(I4∶M4),……
步骤三:对前一步骤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得到层次单排序结果Wi,单元格O3=N3÷SUM(N3∶N7),O4=N4÷SUM(N3∶N7),……
步骤四:将判断矩阵与向量Wi相乘,利用EXCEL矩阵乘积公式,在单元格P3输入“=MMULT(D3∶H7,O3∶O7)”,再按Ctrl+Shift+Enter键,则可得到在单元格区域(P3∶P7)得到乘积为Awi。
步骤五:计算Awi/wi,即单元格Q3=P3÷O3,Q4=P4÷O4,……
步骤六:计算λmax,利用求平均数公式,单元格R3=AVERAGE(Q3∶Q7)。
步骤七:计算CI和CR,单元格S3=(R3-5)÷(5-1),查表得n为5时,RI=1.12,因此单元格T3=S3÷1.12。一致性检验结果在U3中显示,利用条件函数,单元格U3=IF(T3<0.1,“通过”,“未通过”)。
(2)子准则层B对于准则层A的层次单排序可按照上述方法同理进行,在此不作赘述。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步骤八:单元格D49=D46×D48,单元格E49=D46×E48,依此类推可计算出子准则层的总排序b1,b2,……b20的有关数值。
步骤九:计算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利用将数组间对应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的公式,单元格D52=SUMPRODUCT(D46∶W46,D50∶W50)÷SUMPRODUCT(D46∶W46,D51∶W51),并同样通过条件函数在单元格F52显示最终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5.审计评价。由于对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并不是一个决策问题,即不是从被选的若干领导干部中选择最优的一个,而是在审计项目实施后,对被审计的领导人员进行单独评价,P层各审计对象相对于B层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宜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得出,因此在本例中方案层对上层并不进行层次排序,而采用绝对评分方法得出。综合评分为各子指标以层次总排序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公式为:
其中可以采用百分制评分。百分制的评语集为{优秀(100~85分),良好(85~75分),合格(75~60分),不合格(60~40分),差(40~20分),很差(20~0分)}。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各项指标对审计对象进行评分,并通过上述公式得出综合评分及其对应的评语。
步骤十: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结果对20个子准则进行分别打分并输入表格,单元格D58=SUMPRODUCT(D57∶W57,D56∶W56),即领导人员的综合评分为81.33分,对应评语为良好。
三、结论
层次分析法计算原理比较简单,适合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中应用,但是比较繁复,最好利用计算机工具来完成。采用EXCEL表格来实现层次分析法的计算,不需要深奥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术语,易于操作。在创建表格时,除了需要主观判断的判断矩阵和子准则打分需要直接输入外,其他单元格基本均采用引用或者公式、函数来完成,这样在步骤设计完毕之后,只需要填充和变更判断矩阵和子准则打分,其他数据和结果均可以立即自动得出,审计人员可以即时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直到符合实际情况和一致性要求,使得整个运算过程非常简捷。
但是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对于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问题来说,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和判断矩阵的得出是关键,如果给出的指标不合理则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准确。层次分析法只能在既定的层次结构中,科学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问题,它可以排除审计人员思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却无法排除审计人员在确定判断矩阵时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本文举例中的层次结构模型以及构造出的判断矩阵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因此要克服这一局限,选择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并构造正确的判断矩阵,还需要得到专家系统的支持,由历史经验和专家的判断来完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比较关系。另外,在通过绝对评分方法对被审计领导人员进行打分时,审计人员应特别注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系列来进行评判,审计部门应与相关的干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并参考领导人员整体素质和平均水平,确定合理的评分标准。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层次分析法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软件论文; 矩阵管理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矩阵分解论文; 单元格引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