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_熊英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3年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并予常规临床观察及护理同时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并予常规临床观察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透析治疗前后β2-MG、iPTH、Ca、P、HB、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透析治疗后β2-MG、iPT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清Ca、HGB、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相应严格规范的护理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指标,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和预防透析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许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与中、大分子毒素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如肾性骨病、心血管疾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等,显现了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的局限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为了寻求更好解决办法我院采用高通量透析予患者进行透析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血透室行维持血液透析时间≥3年的病情稳定尿毒症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48.5岁;透析时间3~10年,平均5±2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炎25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4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痛风性肾病2例。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且≤70岁;②透析中血流量250~300ml/min③每周透析2~3次④抗凝方式为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Fresenius4008S透析机,所用透析液为全自动集中供液装置制备的超纯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双级反渗超纯水,每周3次,每次4h,以动静脉内瘘或长期中心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抗凝方式为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所有入选患者在进入试验前均使用低通量透析器。实验组应用日本旭化成15UC透析器。表面积1.5m2,超滤率55ml/(h.mmHg),透析液流量800ml/min,血流量250~300ml/min,并予常规临床观察及护理同时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提高跨膜压使血液侧压力高于透析液侧压力,防止反超滤;对照组应用金宝8LR透析器,表面积1.7m2,超滤率11.3ml/(h.mmHg),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00~250ml/min,并予常规临床观察及护理;所有透析器均为一次性使用,治疗时间6个月。

1.3护理

1.3.1保证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安全:透析用水用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及无死腔的输送系统,透析液为全自动集中供液装置,对水处理系统及输送系统每周进行热消毒一次、每月化学消毒一次。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每月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每3个月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血液透析机使用Freseniusd008S容量控制型并装配高品质细菌过滤器,透析机每班热化学消毒,细菌过滤器每月更换一次。

1.3.2严格无菌操作:透析器及管路安装、预冲循环,动静脉内瘘穿刺或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开管和封管以及上下机操作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1.3.3严密观察透析过程中跨膜压情况:保持跨膜压呈正压状态,提高跨膜压使血液侧压力高于透析液侧压力,避免反超滤。

1.3.4血管通路予以有效干预,保持血流量250-300ml/min。

1.3.5药物使用:透析后应调整或补充清除的药物。嘱患者在透析前尽量不要注射药物,以免在透析过程中被滤出。

1.3.6营养:可溶性维生素、白蛋白、微量元素、小分子多肽等可能有丢失,但高通量透析充分,营养物质摄入增加会有所补充。

1.3.7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高通量透析知识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树立对透析治疗的信心,理解和配合护理治疗。

1.4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结束时,所有患者在透析前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并作比较。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清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在透析治疗后血清β2-MG、iPT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Ca、HGB、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透析治疗前后β2-MG、P、Ca、HGB、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定义是用高通量透析器在容量控制的血液透析机上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一种技术。透析器的透析膜超滤系数≥20 mI/(mmHg)。有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以其大孔径人工合成膜的高通透特性明显优于低通量透析,高毒素清除率及高超滤作用使其成为当前应用最合理的透析方式目。与低通量血液透析依靠弥散清除毒素的原理不同,HFHD通过弥散、对流、吸附3种方式清除溶质,且透析膜孔大,通透性高,对溶质吸附力强,可以有效实现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透析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差异无统学意义,故HFHD清除小分子毒素与低通量透析具有同样的优势,与王玉姝等、张留平等报道一致[3]。而实验组在透析治疗后血清β2-MG、iPT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支持HFHD清除患者血中的一些中大分子物质明显优于低通量透析,实现减少和预防远期并发症如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心血管疾病、钙磷代谢失调和肾性骨病的发生。实验组血HGB、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文献表明HFHD改善肾脏贫血的机制除了可能与清除尿毒症时的红细胞生成抑制物,如多种胺类和淋巴细胞诱导因子抑制物及PTH等大中分子溶质有关外,还与清除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IL-6、IL-8等有关,从而减少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的抑制及抵抗等作用而改善肾性贫血[4]。而高通量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好,透析时使用超纯透析液,改善微炎症状态,抑制蛋白分解代谢,所以应用高通量透析器,可提高患者血清ALB浓度及改善营养状况[5]。

综上所述,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相应严格规范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指标,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和预防透析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骏峰,丁峰,顾勇.高通量透析研究新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4,4(4):13,317.

[2]罗海燕,杨丽媛.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6):27,63.

[3]王玉姝,王红月,窦海川.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者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 1(8):3058.

[4J张留平,杨金芳,刘宏.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透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及护理体会[I].现代医学,2010,38(4):351.

[5]季大玺,谢红浪,陈惠萍,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9(2):113-116

[6]吴平勇,张庆红,张建鄂,等.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5,9(1):40-44.

论文作者:熊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_熊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