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峰
(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卫生院 江苏徐州 221147)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7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抗生素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应优先考虑采纳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重大,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传统疝气修补术;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腹股沟疝气;疗效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084-02
通常情况下,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建议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包括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为了探究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现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数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常规诊断后疾病均确诊。
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70例。常规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20~56岁,平均(40.2±5.8)岁;56例单侧疝,14例双侧疝;33例斜疝,18例腹沟嵌顿疝,14例直疝,5例切口疝。实验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21~58岁,平均(39.7±4.9)岁;57例单侧疝,13例双侧疝;32例斜疝,20例腹沟嵌顿疝,13例直疝,5例切口疝。分析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间的可比性良好。
1.2 手术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手术治疗。采取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后,选择Bassini法[1]行手术治疗,将患者腹外斜肌腱膜皮肤切开,对疝囊进行高位接扎后游离精索,后将腹股沟韧带与腹内斜肌下缘相互缝合,将精索置于患者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之间并固定,即可完成手术。
实验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手术。麻醉方法与常规组相同,将患者腹股沟皮肤切开,作一斜切口,游离精索与疝囊后将其送回患者腹腔,将填充物置入患者疝环内部,并妥善固定;若患者疝囊较大可进行横断后再缝合固定,在患者精索后与耻骨重叠1~2cm处置入疝气补片,后缝合皮肤与腹外斜肌腱膜,即可完成手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数据分析
将腹股沟疝气患者的相关资料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手术相关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抗生素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少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x-±s)
注:与实验组对比,#P<0.05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实验组:3例腹股沟疼痛,3例尿潴留,2例阴囊血肿,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0/70);常规组:10例腹股沟疼痛,7例尿潴留,5例阴囊血肿,4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6/70)。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气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外科疾病,许多患者经过临床常规检查后疾病均可确诊,若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疝气较小可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
通常情况下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其中传统疝修补术对患者残留组织进行修补,将使得术后疾病复发的概率明显增加,此外,将腹股沟韧带与肌腱组织进行缝合将使得缝合张力增加,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而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选用的疝气补片为聚丙烯单丝材料[2],该补片的组织相容性较佳,且孔径较大,利于对患者内环与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再者,进行修补治疗时采用无张力对合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患者腹壁韧性,利于对内环进行重建,手术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分别行传统疝气修补术(常规组)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实验组)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等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忠实.不同手术方式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5):7379-7380.
[2]薛东民.应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72-73.
论文作者:张秀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疝气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腹股沟论文; 常规论文; 手术论文; 修补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