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升级: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兼论农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和措施_农业论文

结构升级: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兼论农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和措施_农业论文

结构升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试论农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和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农业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试论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产业升级计划是推进产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而农业结构升级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为了贯彻落实《温州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必需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我市农业结构的升级。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然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而农业结构的升级就是新一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和关键。

当前,我市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结构又面临着一次新的调整。这次调整不同于八十年代的那次大调整,这次调整是在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长的情况下进行的,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通过调整,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质”的问题,把农业的增长切实转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核心问题就是要推进农业结构升级,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

一、推进农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方向

所谓农业结构升级指的是农业内部农林物渔各业及其产品不断提高的过程。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应在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品质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特色化、加工增值和产业优势。

1、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努力实现产品优质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告别短缺,走向买方市场,农产品供求矛盾已发生变化,数量矛盾已经次于品种和质量矛盾。这几年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卖难”问题表明:农业要靠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是十分紧迫的时代任务。然而与迅猛提高的质量需求相比,我市农产品供给的质量状况却不尽人意。主要问题表现为:农产品品质差,优质品种少,优质产品少;质量管理差,生产粗放,甚至为求数量而牺牲质量;产后处理、加工能力差,产品不分拣分级,优劣不分,全成大路货。这种落后的品质状况已经无法适应消费需要,也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要实现我市农业结构的升级,必须不断优化我市农产品的品质结构,打响一场农产品质量攻坚战!为此,一要努力增强质量意识,真正树立起品牌、名牌意识;二要大力更新品种,改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品率,把引进、选育、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三要努力改善农产品的产后管理和保鲜加工,促进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四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质量基础工作,主要是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

2、优优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特色农产品比重。

向特色挖潜力、要效益,走特色农业之路,是农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资源,开发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将其转化为走出区域进入广大市场的优质特色商品。资源“天赋”是特色农业之根,传统条件是特色农业之本,而绝无仅有,则是特色农业之魂。为此,首先要努力寻求地域差异,季节差异和市场差异,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如我市马站四季柚、平阳马蹄笋等。同时,要对传统“地方特产”加以改进提高,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培育为特色农产品,并结合市场开拓创出名牌,增加特色产品的内在价值和附加值。如“百好”乳品等。再就是要根据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发展不同档次的特色农产品,并依据市场确定发展规模,形成高、中、低档并举的格局,如泰顺茶叶。

3、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加工增值。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创汇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绿色食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提高畜禽、蔬菜、水产、花卉、食用菌、茶叶等产业是我市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在种植业内部,进一步引进开发各类优新特经济作物,提升经济作物比重。

在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时,必须十分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逐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加工层次和深度。我市当前农产品加工尚处于小规模、低水平,其潜力远没有得到发挥。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产品的初加工一般可增值30%以上,向精深加转化则可增值几倍乃至几十倍,如马铃薯加工成麦当劳快餐店里的薯条后,即可增值15倍。要重点搞好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

4、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形成产业优势。目前, 我市一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农业增收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养。农业结构调整要提升层次、农业生产必须上规模。因为农业规模经营不仅可以解化千家万户小生产的固有特性,提高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而且还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因而,在推进农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和产业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想方设法搞好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抓基地,上规模,建龙头,扶大户,向千家万户延伸,通过扩大对农民的覆盖面来提高基地规模,形成产业优势。

二、实现农业结构升级的措施

在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市农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措施应在制度、机制、技术、组织、服务等方面实行一系列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开拓农业发展的新天地。

1、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农业规模集约化水平, 是农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动力。

农业改革2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最为成功的改革举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合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首先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切实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在些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三权分离”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土地股份合作制、“四荒”土地使用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土地适度集聚为主的农业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

2、实施机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是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农业结构升级应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要研究市场,认识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需要的变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市场体系建设上,不仅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积极培育技术、劳务、资金、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快期货市场、商品基地、贸易机构等“硬件”的建设步伐,而且要加强市场规划的制订、市场信息传递、市场行业规划等“软件”建设,以保证市场的公开性、竞争性和平等性。要建立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保证农产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流通和充分实现其自身价值,保证农业生产对市场具有敏感的反应能力,且能根据市场状况自我调节。要大力扶持农产品购销队伍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购销队伍和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户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解决农民单家独户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要鼓励农民自愿建立以产品为纽带和各种专业协会、产供销联合体等专业合作组织,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藏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农副产品购销大户,我们不仅要在精神上予以鼓励,而且要在政策予以扶持,环境上予以创造,使他们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排头兵。

3、实施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是农业结构升级的力量源泉。

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农的实施力度,及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其不断涌现优新产品,形成一系列新的增长点,这是加快农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关联协调化的有效举措。为此,必须积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一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农科教结合机制,切实将科研、教育、推广的力量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并与社会、企业、产业结合,做到优势互补,使科技、教育能围绕生产和发展的需要,科技立项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相适应,技术推广能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二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对于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要千方百计引进和推广,让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农村。同时要对传统农产品进行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嫁接”。三要拓展科技依靠力量。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特别是对专业村和专业大户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技术培训。鼓励农技人员开展联村、挂点、接户活动,允许和鼓励他们通过技术承包、入股等形式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合作,依靠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新技术和新成果。四是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运用科技进行结构调整的水平,把科技真正交到农民手上,让科技与农民结合,使农民形成自觉吸纳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

4、实施组织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是农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融稳定、改革和发展为一体的整体创新。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在推进农业结构升级中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创新作用。为此,一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培育和扶持一大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我市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当前要加快“百龙工程”的实施步伐。二是要推进优质名牌战略。大力开发名特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通过提纯复壮、嫁接改造、模式栽培、改进包装、精深加工,名牌农产品评审等多种措施,力争创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农产品。三是要推进外向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市地处沿海开放地带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良种和技术设备,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好农业开发区等,增强我市农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实施服务创新,改善政府宏观管理, 是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

农业结构升级,社会化服务是保障。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有助于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克服结构调整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当前主要是要健全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物质供应体系,运销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投资体系。政府职能部分要充分发挥各自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物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农业结构升级中各级政府要搞好规划、合理引导,通过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方向,加快农业结构升级步伐。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尽可能为农业结构升级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标签:;  ;  ;  ;  ;  ;  

结构升级: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兼论农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和措施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