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比较

美英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比较

一、美英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1](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宋铁勇[2](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指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王莉莉[3](2019)在《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文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资金作为社会的公共财力,在助力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显着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及其所属的公共部门客观上存在着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性,缺乏竞争机制,从而就使财政资金的支出难以摆脱低效率状态。如何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充分性又克服其供给的低效率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低成本的公共福利效应目标,是经济学界、特别是财政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欧美国家通过充分的制度供给,将私人部门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公共部门预算管理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现代财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政府自21世纪初引入绩效管理后,不断地将国际经验本土化,探索适合国情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目前正处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已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以优化未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制度约束对现代财政规范运行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以中国当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比较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已实施制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已有政策的执行尚未全部达到预期效果。在评述了美国和英国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历史演进后,其有益经验为中国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当前宜采用人大立法、政府执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政府主导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但要继续深入微观层面,切实优化未来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完善绩效管理各实施环节和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和结论有:一是,以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即优化制度供给可以提升公共经济绩效。具体表现为:为公共部门行为树立公共价值、反映公共经济行为的绩效结果、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和对公共部门资金运用进行再约束。二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已实施制度的效果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结果为依据,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度贯穿了政策的全部过程,在肯定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断点回归方法,对已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部发布416号文(2011)后,对地方财政预算申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财政透明度和民生支出水平的提升尚未有显着影响。之后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供给及其执行情况,依据分析结果,找出了影响政策实施的关键问题。三是,在梳理了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政府和英国中央政府的绩效预算制度体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总结,尤其是英国政府的预算管理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并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在顶层制度约束、绩效指标协商、绩效信息使用和绩效问责应用等方面对中国的启示。四是,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方法等实施机制上,优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首先应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理顺评审部门职能分工,减少交叉。其次,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各环节衔接和方法设计。最后,提出加大绩效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智能绩效信息分析技术平台和开发绩效信息资源对接系统的保障措施。论文以优化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创新性研究:一是,基于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系统研究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将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予以制度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提升公共经济绩效。二是,对已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及其实施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并分析问题。采用断点回归分析法,对省级政府层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未达到政策全部预期,即对地方政府年度预算申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财政透明度和民生支出的提升无显着影响。据此,又进一步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分析法,对地方政府所出台法规政策的文本属性和内容、执行情况以及影响执行因素等进行量化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总结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构建物元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改进公共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将物元分析法与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运用平衡记分卡选取维度,确定每个维度下的关键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层维度、指标的权重,每个步骤结合物元分析法计算出关联度,对应等级标准,量化得出综合绩效水平等级,结果明确,可操作性强。

赵红卫[4](2018)在《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自然延伸和必然要求。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广泛共识和普遍实践。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等先后颁布实施,为我国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基本的法制基础。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属性、财不露白的保密文化、会计方法的技术壁垒,财务信息集经济性、隐私性和专业性于一体,使财务信息公开成为高校信息公开中的焦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尤以财务信息公开为甚,影响了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体推进,影响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两个“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对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进行专题研究,既很重要,又很迫切,具有鲜明的法制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基础、制度源流、现状考察三个维度,从公共物品到信息市场两个视阈,沿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制度源流——>实践现状——>比较分析——>基础信息公开——>信息产品市场”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研究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建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系统模型和知情权利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并从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公共物品到高校财务信息产品市场两个视阈的转换和推进,尝试构建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的理论逻辑。此外,通过梳理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制度演进,介绍美、英、加、澳四国信息公开的立法进程,阐明财务信息公开是信息公开立法和会计准则制度的双重遵循,是“信息公开”的普遍性与“财务信息”特殊性的统一。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截止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校名单,本研究选择817所国内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包括:全部中央直属高校118所、全部成人高校284所、全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7所,以及北京、上海、河南、陕西、福建五省(市)所属全部普通高校408所,占2016年全国高校数量的28.4%;其次,为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本研究根据U.S.News&World Report2018年度世界大学排名,选择美、英、加、澳四国前10名的大学,共40所高校为参照;根据《办法》《通知》《清单》相关要求,设置考察栏目,确定赋值规则,实施网站访问考察,进行结果统计。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跨空间、跨时间、跨类别高校财务信息的横向同期、纵向趋势公开现状,以及国外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最后,本研究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之上,从立法制度和实践现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不是为“公开”而“公开”,而是为推进高校财务信息的“使用”而公开,进而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两个“有助于”目标。本研究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区分为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和高校财务信息产品,研究高校财务信息基础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未来高校财务信息产品的市场取向,形成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的公共物品视阈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信息市场视阈,拓展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的理论逻辑。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中成绩与困难并存,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从理论基础看,理论基础薄弱、主观认识不够、指导实践脱节;2.从制度基础看,制度遵循失衡、体系内容粗浅、督查问责虚化;3.从实践现状看,高校个体跨时间财务信息不公开、少公开、晚公开普遍存在;高校整体跨空间、跨类别财务信息公开不充分、不均衡比较突出;4.从基础信息公开看,主体失范、共享不足、流动不畅;5.从信息产品市场看,公开目标弱化、市场化程度不足。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面临理论困境、法制困境、底限困境和价值困境,相应提出重构、建设、突破、深化四项对策建议。本研究创新之处:一是阐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理论逻辑,拓展了作为公共物品的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到作为信息产品的高校财务增值信息的理论视阈;二是阐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实践逻辑,提出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多元义务主体和双重制度遵循,纠偏义务主体单一和制度遵循失衡;三是较为全面地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跨类别、跨国别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横向同期、纵向趋势现状考察和比较分析,弥补了以往对国内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以及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考察和个案研究的缺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样本未能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难免管中窥豹;二是未能开展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绩效评价。

徐之凯[5](2018)在《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德国被盟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进行分区占领。在盟国管制委员会(ACC)的宏观管控下,德国人民必须服从盟国占领者的指令,四大盟国也竭尽所能在各自占区推行自己的占领政策。出于外交及地缘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占领区当局维持着一个相对于其他占区更为独立自主的地位,以追求法国的地缘安全,供战后重建之用的经济赔偿并确保德国在政治上的去中央集权化。于是,法方军政府(GMF)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当地的德国人力资源,为占区行政及法国在德利益的实现而服务。在法国这一利用德国人员的典型模式之中,出现了三种标志性的特殊德国雇员群体,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军政府服务,帮助法国占领者有效地实现其对德占领的目标:直接从属于军政府的德国雇员、德国地方政府公务员以及外籍军团中的德国士兵。随着盟国间多项重要决议的出台,以及战后初期诸多重大事件及民众运动(比如非纳粹化,民主化,再教育及非军事化等)在德国的发生,这些特殊群体在占领期间往往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况。他们的命运直观而深刻地反映了战后法国对德占领政策的演变以及法国人民对于德意志民族态度的转化。

宋佳音[6](2016)在《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信息时代下,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型和战略性设施。互联网企业从诞生起,就与传统企业相比有显着不同的特点:即,无形资产构成了企业生存、竞争的核心来源,且研发支出的处理在其无形资产中的地位又格外重要。因而,互联网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是否真实、合理,理应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其关系到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下,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归纳分析、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我国互联网行业状况与互联网企业实际案例两个角度,探究其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在现有会计准则下的应用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在确认范围和确认量上都相对较窄,无形资产列示不明确;(2)较之其他行业,我国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较大,但是产出为无形资产的比例偏低;(3)在研究与开发的会计规定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划分条件不明确,开发阶段资本化的5个条件相对模糊,为互联网企业带来实务操作的困难和盈余管理的空间。本文认为,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改进与优化,需要在会计准则及互联网企业实务操作两方面上做出共同改进。因而,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如下:(1)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完善现有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制定相关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实施细则;(2)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报告制度、完善资本化条件测评体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以上建议,期望能够规范和完善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理与准确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选取了互联网这一发展迅速并且高度倚重无形资产的行业进行研究。(2)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方法,从行业角度对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现状进行了总结性描述。(3)在案例分析上,本文从动机与机会两个角度出发,在财务状况、经营管理、高管行为和准则空间这四个维度展开,对企业研发支出确认与计量的处理进行了动因探究。

YU ZHEN[7](2016)在《中日以及IFRSs会计准则主要项目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为消除资本市场的信息障碍,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令世界各地企业都能在同一个平台中得到最优的估值及投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初重组,2003年6月公布了IFRS第1号,随后IFRS得到了不断地充实、改进和完善。2005年欧盟的上市公司强制执行该准则,同年美国将本国会计准则转向IFRS趋同。2006年2月中国公布了全面趋同IFRSs的新版会计准则,同年7月日本金融厅企业会计审议会发表了《会计基准のコンバージェンスに向けて(意见书)》(面向会计准则的趋同(意见书)),其中包括了将IFRS纳入视野以及强制采用的路线图。本文通过运用对比的方法,在对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日本企业会计准则和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际企业会计准则,就它们制定的组织体系、历史沿革进行了简洁的对比,重点就三套准则在存货、固定资产、准备金、金融工具、商誉、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资产减值等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处理规定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而以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2012年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数据为例,根据分析结果所得出的映射关系对会计报表进行了由JGAAP至CAS的转换,同时就三套准则之间的差异对财务报表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说明和分析。从而说明在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导入和趋同的过程中,企业会计准则的以新代旧会直接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结果发生变化。本文研究意义在于,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中国投资者向近邻的日本乃至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时,可以根据本文所述的转换方法及理论,将日本当地的财务报告转换至适宜的中国财务报告,使投资时所必要的财务情报分析更加简易化。反之,其它国度的投资者也可参考。同时,根据该映射关系可以运用至新兴的XBRL系统中进行程序编制从而加快转换的速度以及准确性。

阮力虎[8](2014)在《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文中认为经济领域中两个主要的分支学科就是会计和税收,而现行的所得税制度是经过会计渠道的推广才逐步完善的;反之,会计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所得税制度的规范。因此,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却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而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两个重要内容,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认真对待,也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当局非常关心的两个方面。在我国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趋同和实施内外资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的情况下,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关系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就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协调二者差异的建议。

陈洁[9](2013)在《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文中指出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明晰产权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流转包括全部产权交易和部分产权流转。部分产权流转是指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流转,如土地使用权流转、矿业权流转以及租赁业务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和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人们只能拥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本文在这种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价值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确定性的部分产权流转价值的构成、计量与信息披露。根据部分产权流转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将产权流转分为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并构建了不确定性下产权流转的会计理论框架。由于不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在进行产权流转的价值计量与信息披露时,选择的计量属性也有所不同。对高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混合计量,对于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以公允价值计量。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矿业权为例。矿业权在勘探开采之前的流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矿业权流转包括矿产资源权益的交换、转让、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会计作为提供信息的工具,必然反映这些问题。矿业权流转的不确定性程度极大,为了反映矿业权流转过程的风险,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矿业权流转价值,从受让方和转让方两个角度探讨矿业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计量。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例。在我国特殊的产权体制下,土地产权只能部分流转。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为土地流转发布单独的会计规范,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成为现实,从土地二级市场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角度探讨我国土地流转价值计量,以期对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租赁业务为例。阐述租赁业务的产权内涵、分析现行世界各国租赁会计的发展情况。以4家上市航空公司为例,阐述我国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现状,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租赁业务新模式,分析将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将会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公司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都较资本化前有提高。信息披露是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重要部分。阐述矿业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及租赁资产使用权流转的信息披露问题。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在风险披露方面的异同,认为在高度不确定性程度下应披露更多的信息。本文的创新点有:(1)在我国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使用权流转为主的产权流转会计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在国内属首创。(2)现行会计规范对矿产资源、土地使用权及租赁资产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本文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研究产权流转价值的计量与信息披露。(3)将契约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运用到产权流转会计中,突破了会计学就会计谈会计的局限,将会计理论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的缺陷。根据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来进行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徐芳[10](2013)在《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更多的企业关注到研发活动在这全球化竞争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增加企业的研发资金,提高研发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我国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随着2007年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准则下研发支出资本化强度与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企业信息相关使用者能够依靠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方法得到更加精准、全面和详实的数据,研发活动是否成功或者研发活动的具体进展情况能够及时反馈给信息相关使用者,使信息使用者更能全面可靠了解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国家研发活动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研发活动处理方法的历史演进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强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选取2007年到2010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737家企业为样本,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强度与企业价值和企业价值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支出资本化强度与企业价值之间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强度与企业价值波动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价值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研发支出达到开发阶段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发现,将R&D支出成果化,促进研发支出由研究阶段向开发阶段的转化,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从而获得更大的成长机会和更广阔的盈利空间。促进R&D成果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美英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英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2)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引言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引言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引言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引言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一、扎赉诺尔光复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引言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二、单位制社区
    本章小结
终章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3)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绩效预算和预算绩效
        2.1.2 预算绩效管理
        2.1.3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2.2 优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2.3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
        2.3.1 为公共部门行为确立公共价值导向
        2.3.2 反映公共经济行为的绩效结果
        2.3.3 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
        2.3.4 对公共部门预算资金运用进行再约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演进与架构
    3.1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演进
        3.1.1 初步探索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3.1.2 重点推进阶段(2011 年至2016 年)
        3.1.3 全面实施阶段(2017 年至今)
    3.2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架构
        3.2.1 中央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3.2.2 地方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3.3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演进的特征
        3.3.1 绩效理念和方法逐步树立
        3.3.2 地方制度建设探索领先于中央
        3.3.3 信息保障制度配套改革跟进
        3.3.4 管理规范坚持循序渐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府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价—基于省级层面数据
    4.1 研究假设
        4.1.1 预算绩效与预算申请
        4.1.2 预算绩效与财政透明
        4.1.3 预算绩效与民生支出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4 断点回归模型建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OLS回归结果分析
        4.3.2 断点回归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非参数估计的回归结果
        4.4.2 不同带宽下的回归结果
        4.4.3 协变量的连续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政府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评价—基于地方政府视角
    5.1 地方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的文本分析
        5.1.1 研究设计
        5.1.2 政策发文数量和属性分析
        5.1.3 政策发文内容分析
    5.2 地方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问卷分析
        5.2.1 研究基础
        5.2.2 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
        5.2.3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5.3 地方政府现行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5.3.1 现有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约束力明显薄弱
        5.3.2 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绩效分析质量
        5.3.3 绩效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基层实际需要
        5.3.4 政府会计、政府审计与预算绩效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英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述评及启示
    6.1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6.1.1 联邦政府预算制度特点
        6.1.2 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6.1.3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6.2 英国中央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6.2.1 中央政府预算制度特点
        6.2.2 中央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6.2.3 中央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6.3 对中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
        6.3.1 出台顶层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6.3.2 协商绩效指标,赋予灵活性
        6.3.3 公开绩效信息,提高透明度
        6.3.4 严格绩效问责,确保政策落实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政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
    7.1 全面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7.1.1 制度顶层设计
        7.1.2 职能整合设计
        7.1.3 第三方主体定位
    7.2 全面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
        7.2.1 提升第三方绩效评估质量
        7.2.2 扩展绩效评价对象范围
        7.2.3 量化预算绩效目标和指标
        7.2.4 监测预算绩效信息输出过程
        7.2.5 改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7.2.6 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倒逼机制
    7.3 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保障
        7.3.1 加大绩效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
        7.3.2 建立智能绩效信息分析技术平台
        7.3.3 开发绩效信息资源对接系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诸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域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综述小结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公开
        二、高等学校
        三、财务信息
        四、公共物品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知情权利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公共管理理论
        四、信息系统模型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思维导图
第二章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源流研究
    第一节 国内制度源流
        一、政务公开制度
        二、校务公开制度
        三、高校信息公开制度
        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第二节 国外制度源流
        一、美国信息公开制度
        二、英国信息公开制度
        三、加拿大信息公开制度
        四、澳大利亚信息公开制度
第三章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实践现状研究
    第一节 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研究统计设计
        三、中央直属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四、地方普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五、中外合作办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六、地方成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第二节 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研究统计设计
        三、美国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四、英国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五、加拿大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六、澳大利亚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第四章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比较分析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比较
        一、信息公开立法制度比较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实践现状比较
    第二节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开主体单一
        二、公开步调失衡
        三、公开目标弱化
        四、报告体系简单
        五、信息内容粗略
        六、资源投入低效
    第三节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滞后
        二、问责机制虚设
        三、公开进程初始
        四、制度遵循失衡
        五、公开态度消极
        六、绩效评价缺失
第五章 我国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公开的推进策略
    第一节 保障高校财务基础信息供给
        一、规范信息供给主体
        二、增加信息供给数量
        三、提升信息供给质量
    第二节 深化高校财务基础信息评价
        一、落实财务分析指标
        二、开展经费绩效评价
        三、探索全面绩效评价
    第三节 推进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公开
        一、统一要求公开日期
        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三、规范公开报告体系
    第四节 强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责任
        一、履行公开督查职责
        二、实施公开评议制度
        三、落实公开问责制度
第六章 未来我国高校财务信息产品的市场化构建
    第一节 加快高校财务信息资源开发
        一、信息资源开发需求
        二、信息资源开发政策
        三、信息资源属性转换
    第二节 构建高校财务信息产品市场
        一、培育信息市场主体
        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三、强化信息市场管理
    第三节 促进高校财务信息产品利用
        一、提升办学资源效益
        二、开展办学质量评价
        三、优化高教资源配置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策略建议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件

(5)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学术史回顾
    1.1 研究综述
    1.2 原始档案与官方文件
第二章:法占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环境
    2.1 理想化而又艰难的理念:盟国占领机制
        2.1.1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盟国占领理念的形成
        2.1.2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德国投降
        2.1.3 从欧洲咨询委员会到盟国管制委员会
        2.1.4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基本原则
        2.1.5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行政构架
    2.2 为何是法占区?一套特立独行的占领政策
        2.2.1 “德国的命运是世界的中心问题”
        2.2.2 “不合作”态度
        2.2.3 “袖珍占领区”
        2.2.4 法方军政府的建立
        2.2.5 法占区的权力结构:“三驾马车”模式
        2.2.6 右翼的基地:巴登巴登的“小维希”
        2.2.7 法方军政府的占领策略:“在此地树立起法兰西的大旗”与“让德国人付出代价”
        2.2.8 法方军政府的终结
    2.3 “德国鬼子”还是“欧洲弟兄”?法国人对于德国人的印象
        2.3.1 从“鬼子”到“变色龙”
        2.3.2 从“邻居”到“弟兄”
第三章:“善于服务者”:“德国雇员”的概念与法方军政府对德国人的直接任用
    3.1 “德国雇员”的社会学定义与历史源起
        3.1.1 “德国雇员”:一个社会学上的的概念
        3.1.2 “德国雇员”的历史源起
    3.2 直接受法方军政府任用的德国人:从“仆役人员”到“政府干员”
        3.2.1 “被征用的仆人”:法方占领之初对德征调下的“德国雇员”(1945-1946)
        3.2.2 “被雇佣的人员”: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员工地位的逐渐正常化(1947)
        3.2.3 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雇员地位待遇的提升(1948-1949)
    3.3 小结
第四章:“宝贵的德国人”:法方军政府所间接任用的德国公务员
    4.1 德国公务员:德国行政“去中央集权化”的开端与“清洗”运动的组织方式
        4.1.1 “应急之举”:在法占区行政管理中任用德国公务员的起因
        4.1.2 法占区公务员清洗运动的发端
    4.2 “变”而治之:清洗运动中的德国公务员与法占区的政策转变(1946年)
        4.2.1 “改头换面”的公务员:1946年对德国公务员的清洗
        4.2.2 “去政治化”的公务员:1946年法方军政府向德方当局让渡权力之际的德国公务员政治状况
        4.2.3 德国“新公务员”的培养与法占区行政学校的创立
    4.3 从1947到1949,法方军政府对德国公务员管控的弱化
        4.3.1 法占区德方当局权力的增长与德国公务员章程
        4.3.2 法占区非纳粹化的结束
        4.3.3 法方行政学校建设规划的最终成果
    4.4 小结
第五章: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的外籍军团德国兵员雇佣问题
    5.1 德国退伍军人的战后境遇与法国方面征召军团战士的决策
    5.2 从占领区到军团军营:一套高效而神秘的征兵程序
        5.2.1 高效的征兵程序: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在德征兵机构的发展
        5.2.2 神秘的征兵过程: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合法”而具有欺骗性的征兵手段
    5.3 盟国与德国方面的抵制,法方军政府时期建立的征兵机制的终结
        5.3.1 盟国管制委员会时期盟国支持下反外籍军团在德征兵的媒体抗议活动
        5.3.2 东西德建立后德方对于外籍军团征兵的抵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下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
        1.1.2 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1.1.3 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尚待深入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无形资产确认及计量的研究
        1.3.2 内部研发费用的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2.1 互联网企业界定及分类
    2.2 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
    2.3 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适用的会计准则及中外对比
        2.3.1 无形资产定义与范围的中外对比
        2.3.2 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中外对比
        2.3.3 内部研发支出确认与计量的中外对比
    2.4 企业内部研发支出两种处理模式的评价
        2.4.1 全部费用化模式
        2.4.2 有条件资本化模式
        2.4.3 我国现行准则下有条件资本化模式的评述
3 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现状研究
    3.1 样本数据与取得
    3.2 指标选取与依据
    3.3 数据分析
        3.3.1 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情况
        3.3.2 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研发支出的确认与计量情况
    3.4 主要结论
4 案例分析—易华录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
    4.1 公司简介
    4.2 易华录无形资产现状描述
        4.2.1 易华录无形资产的总体状况
        4.2.2 易华录研发投入的总体状况
        4.2.3 易华录研发支出确认与计量的特征---偏好资本化
    4.3 易华录研发支出高资本化处理的动因分析
        4.3.1 财务状况维度----厚增利润、影响财务报表
        4.3.2 经营管理维度----BT模式下完善现金流状况,做优市值
        4.3.3 高管行为维度----增加持股解禁变现金额
        4.3.4 准则空间维度----研发支出处理的自主选择空间较大
    4.4 案例总结
5 建议与意见
    5.1 对于现行会计准则及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5.1.1 进一步明晰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5.1.2 制定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实施细则
    5.2 对于互联网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的建议
        5.2.1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报告制度
        5.2.2 完善资本化条件的评测体系
        5.2.3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6 总结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日以及IFRSs会计准则主要项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用语一览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比较对象概况
    2.1 国际会计准则(IFRSs)概略
        2.1.1 IFRSs的发展进程
        2.1.2 IFRSs制定及编写机制
        2.1.3 IFRSs内容
    2.2 日本企业会计准则(JGAAP)概略
        2.2.1 JGAAP的发展进程
        2.2.2 JGAAP制定及编写机制
        2.2.3 JGAAP内容
    2.3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概略
        2.3.1 CAS的发展进程
        2.3.2 CAS制定及编写机制
        2.3.3 CAS内容
    2.4 JGAAP,CAS以及IFRSs的制定机制、准则构成、进展特点的比较
    2.5 形成差异的背景
        2.5.1 会计的启蒙与发展
        2.5.2 会计差异形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财务报表项目比较分析
    3.1 财务报表的资产项目分析
        3.1.1 资产要素(Asset)
        3.1.2 存货(Inventories)
        3.1.3 固定资产(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3.1.4 准备金(Reserve)
        3.1.5 或有资产(Contingent assets)
        3.1.6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3.1.7 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
        3.1.8 商誉(Goodwill)
        3.1.9 投资性房地产(Investment Property)
    3.2 财务报表的负债要素分析
        3.2.1 或有负债(Contingent liabilities)
        3.2.2 递延收益(Deferred income)
    3.3 财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要素分析
    3.4 财务报表的收益要素分析
        3.4.1 收益要素(Revenue)
        3.4.2 销售商品(Sale of goods)
    3.5 财务报表的费用要素分析
        3.5.1 研发费用(R&D)
        3.5.2 借款费用(Borrowing Costs)
        3.5.3 资产减值(Impairment of Assets)
    3.6 财务报表的利润要素分析
    3.7 合并会计报表
        3.7.1 公允价值(Fair value)
        3.7.2 合并财务报表条例(Regulations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案例分析
    4.1 企业背景
    4.2 现有报表概述
    4.3 报表重编
        4.3.1 重编理论依据
        4.3.2 实施内容
    4.4 案例现有报表项目详解
        4.4.1 流动资产
        4.4.2 非流动资产
        4.4.3 个别公示项目
        4.4.4 営业利益
        4.4.5 当期利益
    4.5 NSG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的一般比较
    (一)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源
    (二)总体分析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1. 基本假设的会计计量差异。
        2. 不同的谨慎性原则理解。
        3. 重要性原则的理解偏差。
        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争议。
三、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具体差异比较
    (一)资产差异分析
    (二)收入差异分析
        1. 收入总额。
        2. 不征税收入。
        3. 免税收入。
        4. 先征后返的部分税款。
    (三)费用差异分析
        1. 应付职工薪酬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
        2. 开办费用。
        3. 广告与业务宣传费。
        4. 业务招待费。
        5. 职工福利费。
        6. 借款费用。
        7. 股份支付。
        8. 股权转让或清算损失。
        9. 捐赠支出。
        1 0. 加计扣除。
四、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协调
    (一)、“税、会”制度差异协调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1.“税、会分离”模式。
        2.“税、会统一”模式。
        3. 中国模式。
    (二)协调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所应遵循的原则
        1. 独立性原则。
        2. 统一性原则。
    (三)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几点建议
五、结论

(9)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 第2章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2.1 产权流转会计相关的理论基础
    2.1.1 价值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1.3 契约经济学
    2.1.4 产权会计理论
    2.1.5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
    2.1.6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2.2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2.2.1 产权流转的不确定性分析
    2.2.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矿业权为例
3.1 矿业权的界定及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3.1.1 矿业权的界定
    3.1.2 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3.2 矿业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3.2.1 探矿权的价值构成
    3.2.2 采矿权的价值构成
    3.2.3 矿业权的价值评估
3.3 矿业权流转计量属性的选择
    3.3.1 各国矿产资源会计准则及计量方法比较
    3.3.2 我国矿业权确认与计量的现状
    3.3.3 公允价值在矿业权流转中的运用条件分析
3.4 矿业权流转——受让方会计
    3.4.1 矿业权取得方式
    3.4.2 矿业权资产的确认
    3.4.3 矿业权资产的计量
3.5 矿业权流转——转让方会计
    3.5.1 矿业权出售的处理
    3.5.2 矿业权作价出资的处理
    3.5.3 矿业权租赁的处理
    3.5.4 矿业权抵押的处理
    3.5.5 未探明储量矿业权资产转让收益的确认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土地使用权为例
4.1 土地产权流转内涵
    4.1.1 土地产权及土地产权制度
    4.1.2 土地资产及其特性
    4.1.3 土地产权流转
    4.1.4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
4.2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4.2.1 土地价值的构成
    4.2.2 土地价值评估
4.3 土地流转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4.3.1 现行会计政策对土地的核算
    4.3.2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租赁业务为例
5.1 租赁发展概况
5.2 租赁业务的产权流转分析
5.3 租赁资产价值的评估——期权模型的运用
5.4 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5.4.1 现行租赁会计基本规范
    5.4.2 我国航空公司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5.5 租赁会计新模式——“使用权模式”
    5.5.1 “使用权”模式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5.5.2 “使用权”模式下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6.1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
    6.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6.1.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6.1.3 中国财政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6.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6.2.1 矿业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6.2.2 土地流转的信息披露
    6.2.3 租赁业务的信息披露
6.3 产权流转的风险披露
    6.3.1 风险信息披露的规范
    6.3.2 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流转风险信息的披露现状
    6.3.3 产权流转风险信息披露对策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0)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现实意义
        2. 理论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及框架
    (四) 研究创新之处
        1. 研究视角创新
        2.研究对象创新
二、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研究文献回顾
    (一) 国外研究综述
        1. R&D 资本化和 R&D 投入
        2. R&D 资本化与企业价值
        3. R&D 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波动
    (二) 国内研究综述
        1. 研发支出资本化和 R&D 投入
        2. R&D 资本化与企业价值
        3. R&D 资本化与企业价值波动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三、 基础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 概念界定
        1 .R&D 活动的内涵
        2. R&D 支出的界定及其范围
    (二) R&D 支出会计处理相关会计准则及其比较
        1.国际会计准则 R&D 的会计处理
        2.美英国家会计准则 R&D 的会计处理
        3.我国会计准则 R&D 的会计处理
    (三) 理论基础
        1.波动性与企业价值理论
        2.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3.研发支出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
四、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假设的提出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择
        1.企业价值的度量方法
        2.研发支出强度的度量方法
        3. 企业价值波动的度量方法
        4.控制变量的选择
    (四) R&D 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多元回归模型
        1. 关于 R&D 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模型构建
        2. 关于 R&D 资本化强度与企业价值波动模型构建
    (五) 实证分析及其结果
        1. 描述性统计
        2. 回归模型检验
        3. 相关分析
        4. 多元回归分析
五、 结论及其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对 R&D 支出的相关建议
    (三)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美英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D]. 王莉莉. 河北大学, 2019(04)
  • [4]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D]. 赵红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D]. 徐之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我国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D]. 宋佳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7]中日以及IFRSs会计准则主要项目比较研究[D]. YU ZHEN.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J]. 阮力虎. 经济师, 2014(07)
  • [9]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D]. 陈洁. 湖南大学, 2013(09)
  • [10]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徐芳. 西南政法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美英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