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影响天气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建议,使人工影响天气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防灾减灾;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卫星和雷达技术在现代气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起来。地理信息技术和中小尺度气象监测网运用到气象工作中来,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型催化剂的出现和播撤工具投入运用,使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全球气候的变化,加剧了气象灾害的频繁出现,为了把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气象防灾减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业
运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针对合适的气象条件,通过飞机、火箭和高炮等工具把碘化银或者干冰发射到局部的云层中去,通过人工干预的办法,使云层内部改变原来的物理和化学结构,以满足降水或者其它各种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旱、冰雹、大雾、暴风雪等各种气象灾害得以缓解,从而来避免或者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经济损失和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的内容包括有防雹、防霜、增雨、增雪、消雾、消雨等。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已是世界各国用来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人工降雨和防雹这两项技术应用得最为广泛,技术也较为成熟,作业次数均居于世界前列。
2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2.1人工影响天气在防雹中的作用
冰雹灾害是我国许多地区每年都会发生的灾害天气,尤其会发生在在地形复杂、天气情况多变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冰雹会导致农田树木受毁,房屋损害,人畜被砸伤砸死,严重的冰雹会给农业和林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会使建筑物摧毁,车辆受损,人们生命受到伤害。因此,人工防雹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免了冰雹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通过雷达、GPRS等先进的技术设备,根据准确的气象观测预报信息,结合农、林及水利、环保的需要,进行合理布控作业点,及时用防雹作业来有效地减轻或者避免冰雹给农业、工业生产带来的灾害和不利影响,实现农业和工业的有序进行。
2.2人工降雨在抗旱中的作用
我国绝大部分国土处于内陆地区,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干旱少雨也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气象灾害之一。在干旱少雨季,农业上常通过作物灌溉的方式来缓解旱情,但由于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国家,尤其在干旱季,河道水流量减小,地表水严重不足,人民生活都受到影响,这种灌溉方式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因此,通过人工降雨这种小投入、见效快、收益大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效益,从而实现更大的生产、更高的生活价值。
2.3对暴雨、大雾、暴风雪等天气的预防
加强科学技术以及科研的投入,在暴雨、大雾等气象灾害未扩大之时进行及时预告,提前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例如2010年7月29日,吉林市发生特大暴雨,沿线永吉、口前镇等地更是千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在面对灾难来临的同时,吉林市气象局发出黄色预警报告,市政府更是提前进行人力、物力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在7月30日上午,由于大水将上游一化工厂淹没,数千只装油罐的油桶从上游顺势流下,给附近居民的饮水造成很大的影响,市政府临时号召,由居委会向各家各户告知饮用水的储备,最终才没有造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型气象灾害的发生,预防是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人工消减云雾雨雪
机场、高速公路上的大雾严重阻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工消雾愈发显得重要。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此时,可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来使云雨消减,以保证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并且,我国目前已经展开了通过人工防霜、增雨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空气温度等气象服务活动,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朝着更广阔的领域拓展。
3.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发展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给气象防灾减灾带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发展。
3.1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各级领导要重视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在气象灾害频发季节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人员到位,设备齐全,要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组织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过宣传发放安全手册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知识讲座,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使气象灾害对人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
3.2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
虽然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气象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气象科学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投入,加强技术的改进,切实提高飞机、高炮和火箭等的作业能力,争取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高的效益。
3.3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项目
人工影响天气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在干旱地区,注重保护水资源,通过气象预报及时掌握用时要作好人工增雨工作。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雨季到来前做好防汛准备,防止水灾发生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损失和影响。
3.4 健全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定期培训,规范操作,制定人员的分布及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人工影响天气正常运行。同时,在作业前,需要实地考察来保证科学性和安全性。
4结语
近年来的气象灾害频发,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象灾害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这个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相关各部门的协作,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稳固的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其在社会发展、生产生活安全、经济的有序进行,才能实现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服务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桂红.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20):232.
[2]郭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考[J].北京农业,2015,(20):166-167.
[3]赵钢,周长征,姜永征,刘庆民.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68-269.
第一作者简介:刘洋(1990-),男,汉,河北省顺平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工作。
论文作者:刘洋,谷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天气论文; 气象论文; 作业论文; 灾害论文; 冰雹论文; 作用论文; 人工降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