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贵州荔波 5584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心得。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计算机随机系统分常规组、全面组(各48例)。常规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全面组进行手术室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评分、器械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面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全面组手术室环境评分、器械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比常规组好,P<0.05;全面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心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计算机随机系统分常规组、全面组(各48例)。常规组男性、女性各有28例、20例,年龄23-75岁,平均(45.14±3.53)岁。全面组男性、女性各有27例、21例,年龄24-75岁,平均(45.85±3.15)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全面组进行手术室全面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多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获取患者理解信任,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护患关系。②术前护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情,对其病情、手术适应证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方案。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器械、药品和急救药物等,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饮,术前避免产气食物的摄入。③术中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进行各项操作,熟练传递器械,操作遵循无菌原则,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④术后护理:协助患者采取去枕后取平卧位,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2-4L/min,清醒后取半卧位,以改善引流状况。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肺部感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尿潴留。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和血压等;做好引流护理工作,避免引流管堵塞、弯折、扭曲,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等情况;饮食上根据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从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3-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评分、器械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每一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服务质量越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SPSS16.0软件统计,P<0.05为差异显著,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两组以上则进行U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
全面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
3 讨论
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性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护理要求也较高,要求精细化操作和规范护理[5-6]。全面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其通过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全面准备、术中和术后等围术期综合性护理,既关注了的疾病护理,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可最大限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7-8]。
本研究中,常规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全面组进行手术室全面护理。结果显示,全面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全面组手术室环境评分、器械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比常规组好,P<0.05;全面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敏. 80 例胆结石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50-151.
[2]王喜亚,丁朝鹏. 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5):140-141.
[3]黎朝华.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12-113.
[4]王水俐,胡海峰.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98-99.
[5]夏洪珍. 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23.
论文作者:黄承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胆囊论文; 常规论文; 评分论文; 切除术论文; 腹腔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