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抒情文章的概念、原则与技巧_文学论文

叙事抒情文章的概念、原则与技巧_文学论文

叙事抒情类文章的构思原则和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思论文,抒情论文,原则论文,技巧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读到鲁迅先生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的时候,总会生出许多感慨,表达(或者说语言)是一件多么艰难而又痛苦的事情啊。的确,世界在身前屹立,而我们总是无法走进;生活日日变幻,可我们常常只能一遍遍地品味平淡。可是人又无法放弃表达,我们很难抵御精妙的表达带给自己的精神愉悦的诱惑。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方面感受着作文带给学生的苦痛,另一方面又期待着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去找寻写作的快乐。而写作的快乐,我以为,就是能够借助文学的表达写出自己眼中的世界,写出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体认和感悟。因此,我总是告诉学生,要相信人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惟一性和独特性,要深刻地认识到个性的眼睛就是文学的眼睛,个性的声音就是诗性的声音,写作的过程就是以语言和构思为双翼带动心灵飞翔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写作就是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就是从当下的生活中去认识世界,认识青春和生命,去获取生存的智慧。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要求我的学生首先要写好叙事抒情类的文章,希望以此让生活与心灵更加贴近。我的作文训练也往往从语言和构思入手,期待以此带来更多个性化的表达。我今天想讨论的就是叙事抒情类文章的构思问题。

一、叙事抒情类文章构思的原则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在谈到驭文谋篇(也就是构思)时写道:“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这些话很好地强调了情思与物象的联系。我以为好的叙事抒情文章的构思,其根本就在于处理好生活与情思的关系: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思;要借助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阐释,帮助自己和读者找到观察和描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此,叙事抒情类文章构思的原则简单说来就是八个字: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所谓“大”,是指生活,或者说更多的是生活的常态;所谓“小”,是指细节,是能够给人带来情感冲击和思想启迪的生活当中的异态(当然,对常态的刻意描述也会成为异态)。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构思首先来自于独特的观察,一个不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的人是很难写出构思独特的作品的。

我有一次与学生谈父爱的话题。一个学生讲到这样的事情,她的家庭以开小店为生,住房拥挤,家里的货架经常会侵犯自己小小的书桌,她有时会心生怨愤。有一天她终于按捺不住大发雷霆(或许是初三下学期的学业压力使然),这个时候,她的父亲脸上闪过了一瞬间的诧异和愤怒,但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移动货架,很吃力,但很执着。她说,在那样的时候,她突然感到货架是那样的大,父亲的背影是那样的小,她连上去帮忙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泪如雨下。那么,父爱是什么?是克制,是沉默,是无奈和愧疚,是瘦小的背影,还是她内心的波澜,眼中的热泪,是让人无法挪动脚步的艰难,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瞬间画面的凝固和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记忆?也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捕捉到这样的生活瞬间(异态)时,你已经走进了生活,走进了文学,在这样的时候,你才会了悟,细节之美就是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智慧生成之美。

所谓“虚”,就是指情思,是鲁迅先生“沉默时的充实”;所谓“实”,还是指生活和生活的细节。化虚为实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刘勰在《神思》篇中有这样的句子:“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其意思就是想象中的意境容易出色,用具体语言表达时却难以做到精巧。文学之难不正是因为它要以语言为媒介来描述生活、表达情思吗?但是我们只要简化一下思维,沉潜到生活的底里,再难的事情也是可以解决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情思不外乎这样几个意识:时间(或青春)意识,生命意识(人的价值和实现方式等),关怀(或悲悯)意识,爱(或被爱)的意识。阅读和思考可以解决情思的问题,更重要的,当我们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的时候,他们事实上已经与情思相亲了。甚至可以这样说.叙事抒情类文章,事才是真正的结核点,情到深处言自动人,思愈朦胧愈多回味。

还是略举一例吧。有一回写“温暖”的话题,一个学生说,我实在没有温暖的感觉,老爸在深圳生意不好做,回家乡发展,几个月不着家;老妈在深圳陪我读书,每日唠叨复唠叨,温暖没有,冰冷不少。我问他你心中的温暖是什么,他说总该有被关怀的感觉吧。我说你老爸在外不过问你的事吗?他说每晚九点一个电话,我说有没有不打的时候,他说偶尔,我说他说些什么,他说没什么,我说不打的时候什么感觉,他说有些失落,我说你就从失落写起,没有温暖可以写找寻温暖,写完文章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温暖。后来他写了一篇名为《一根电话线》的作文,写得很好。他说,原来温暖就是一根小小的电话线,就是电话线那头的父亲的诺言与日常问候,就是电话线这头的自己每晚的期待与守望,就是星月见证的父子情深,当然还有通话过程中老妈的安静的聆听。所以,虚与实之间并无鸿沟,文章构思是眼睛和心灵的艺术。

总的来说,“化大为小”是将庸常的生活细节化、生命化、情思化,“化虚为实”是把高蹈的情思世俗化、生活化、细节化。二者构成叙事抒情类文章构思的基本原则。

二、叙事抒情类文章构思的技巧

把握了叙事抒情类文章构思的原则,我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上,我们就能够基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是要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出来,使之具有文学表现力,使之在打动自己的同时也拨动读者的心弦,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这里就有一个“怎么写”的问题,也即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写作技巧,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突出地表现在构思技巧和语言技巧上。本节侧重谈构思技巧(语言问题另文再讲)。那么,有没有简单易行的技巧可资借鉴运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称之为:要素法。

叙事抒情类文章的要素不外乎:时、地、人、物、事、景、情、思。如果在构思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强化某些要素,那它就不光是能够起到连缀全篇的作用,而且能够极大提升文章的表现力,有助于情思的表达,同时更能使写作者获得对于生活和文学的更深的领悟。以下结合学生习作略作展开。

1.时。故事离不开时间,生命因时间而精彩。时间可以在一瞬间凝固成永恒,也可以在流动中改变一切。时间是旭日之初升,是露珠与小鸟的歌唱;时间是午后的邂逅,是相视一笑的默契和温馨,时间是黄昏的斜阳,是墨蓝夜空星月的对话,时间是朝朝暮暮的牵挂,是心灵的放逐与回归;时间是一切故事的开端和结束。学生在写作时如能从时间切入,或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展开故事,或是由此带动关于时间的思考,都不失为构思的亮点。我有一位学生在今年的中考作文(以“守望”为话题)中就是由午后的一个电话写起,写到两头奔波的苦楚,写到路途上的属于别人的温馨,最后以一个电话结束。她的感悟是,生命的辛酸痛苦足以在心底掀起狂澜,但这狂澜在时间的河流中只是一束小花;当你在把温馨苦苦找寻的时候,你可否知道父母正在为你深情守望?

2.地。塞下秋来,候馆梅残,庭院深深,梦后楼台,东南形胜,洞庭青草,长淮望断,楚江空晚……地,总是清晰地记录着人的足印,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多少故事在此演绎,多少情思入此怀抱。可以说,构思时能关注到地(空间),不啻为自己的写作开辟了新径。我的一个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写到了爷爷的苦闷。他的爷爷在城市的楼群中,渴望再见他的家乡,渴望看到甘肃的天空以及地上的田垄和牛羊,渴望在劳作的时候唱一曲花儿,渴望在一顿小酒之后与乡亲家长里短。该文既以其地域色彩引人入胜,又带给人们很多关于家园、城市、文明等的思考。

3.人。构思时,写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表现人的某些异态。我有一个学生的作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写在初三毕业前填信息表,她的父亲参加完家长会回家,很小心地拿出信息表,用白纸盖在上面,指导她一行一行地填写,仿佛这是他今生最重要的事情;任何地方没写好,或是把表格弄脏了,就是他最大的失职。她说,不知道老师是怎么交代的,她只是知道,自己正在与酸涩的幸福相逢,她也了解了父亲,了解了父亲幼稚的可爱、无声的关怀。可以这么说,当你在写一个与往日不一样的人的时候,你也许就是在写不一般的作品。

4.物。我总爱跟学生说:“天地万物,皆可入文。”我还爱对学生说:“物象的变化或对物的认识和情感的变化,就是人自身的变化。”杜甫说得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李清照也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叙事时也关注物,关注物之变,就是很好的构思,只是不要落俗套。我的学生写筷子,写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时筷子对食物的争夺和善意的传递,写筷子上跃动的春天和友爱;我的学生写镜子,写小圆镜中的家乡和家庭的温馨,写大方镜中的城市和屋中的冷清,既让人感受到现代都市中人生存的艰辛。又不免想为逝去的温情世界唱一曲挽歌。

5.事。前文之述备矣,此不赘述。

6.景。先摘引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几句话:“词家多以景寓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无须过多的解释,在构思时充分考虑景物的渲染、烘托之效,自然会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当然,景物的选择,画面的建构,色彩的调配,景中的意蕴,都是颇费思量、能见功力的。有一篇《一瞬间的成长》的学生习作,在文中两处写到月光,一处是月无言,只独照;一处是月皎洁,似我心,很好地表现了“沉默是父爱的表达,心酸是成长的刻度”的主题。

7.情。叙事抒情类文章虽以事为结核点,但并不排斥情感的直接流露和抒发。尤其是在构思时,如能从某一事件带给人的最强烈感受入手,往往会造成悬念设疑之效,同时给人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另外,如能深刻地把握情感之变,也往往会让人在这样的变化中思索生活、人生、生命等严肃的话题。有学生在初三下学期的习作中写到楼下小孩的游戏笑闹,写到自己书斋中的枯坐冥思,起笔惊人:“真想变小,永不长大,永不!”有学生写到楼前空地:昔日黄泥场,儿童开心地;今日水泥盖,望此空惆怅。他同样起笔不凡:“我诅咒这片坚硬的土地,诅咒埋葬我快乐的一切。”文学创作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个性之语、真情告白吗?

8.思。我很欣赏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思想是人的义务,是道德的原则。”在写作构思时,“思”是你要表达的思想、主题,更是指一种追问的习惯。只有不断地追问,你才会找到触动你情思的生活细节,你才能更轻松地布局谋篇,你才有可能获得让自己都惊讶的人生感悟。记得中考前有个学生与我探讨以“想象”为话题的作文该怎么写。我问她苦恼在哪里,她说,才思枯竭,空无想象。我又问,想象怎么就没有了呢?以前有吗?有,又是哪些想象呢?她回忆了童年种种,但语焉不详。我又问,其他人有没有呢?她说,妈妈曾经有,现在没有了。我问怎么回事,她说,在妈妈为她写的成长日记中,有很多诗意的充满想象的句子,但到她三岁以后就没有下文了。我再问为什么,她说也许我不再那么可爱了,我说真的是你变了吗?她说也许我们都变了。我说妈妈哪里变了,她说越来越关注我的学习啊、性格啊,等等。我说这就对了,以前看你的是想象的眼眸,现在看你的是现实的眼光,你的想象在现实中一点点失落,多么可怕,又是多么有意思的话题啊。她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写妈妈想象眼眸中的自己。写想象在现实中、在岁月的流逝里一天天失落,写得很好,也很深刻。所以,我有时会想,教会学生做自己的“助产婆”,也许构思就不会成为难题。

另外还须补充一点,追问必须能直切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构思过程中的追问就是在第一感觉之外的寻觅和求索。如“守望”,你会首先想到眼睛,可是你是否会想到耳朵也可以守望,脚步也可以守望,守望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道歉”,你也许会首先想到“对不起”,但是你是否能再想想,“对不起”有时并不容易说出口,尤其是对你亲近的人。有时候,道歉是歉疚的眼神,是一瞬间的手足无措,是门外的徘徊,是尴尬的搭讪,是能言者的沉默,是懒惰者破天荒地收拾碗筷……真的,当你用慧眼看世界的时候,当你用心灵亲近生活的时候,你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你才能看到文学之神亲切的微笑。

总结一句:技巧的获得,有赖于认真的训练;反复修改,细加揣摩,是可行的途径;任何技巧的运用,不只是出于文学表达的需要,它更多的是为心灵的成长和智慧的生成服务,它本身就是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最后,用王国维的话结束全篇:“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信哉,斯言!

标签:;  ;  

叙事抒情文章的概念、原则与技巧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