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四川省旺苍县双汇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8-057-01
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抽象性和准确性特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技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精准把握教材精髓,全面把握学生学习客观现实,逐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始终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技巧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创新多种途径促使学生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结合条件设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㈠在问题提出后进行补充条件练习。
教学小学应用题一般具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关于这种类型的习题练习应提倡通过某一个问题提出,多角度会全方位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所须的必备条件,这种题型多以横线填空等形式出现,教师只须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提供数据的合情性即可完成。
㈡在已知条件中探究问题设置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已知条件探究多问题练习,可从基础问题到探究性问题的深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思维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以便拓展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
㈢在问题提出中结合条件增强表述。
解决应用题的重点在于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明了,一般解题思路分为分析法和综合法。在教学复合型的应用题中,指导学习从问题进行逆向性思维,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强化学生结合条件进行增强语言表述,以增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老师根据课下走访和堂课表现,及时跟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㈣引导学生正确合理运用已知条件。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经常遇到提供的已知条件很多,但真正用于解决问题的条件很少,这就要求学习具有去粗求精的甄别能力,把真正用于解决问题的条件筛选出来,对于这种类型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数与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增强学生的比较和判断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㈤在原习题基础上进行拓展探究。
解决应用问题关键在于能拓展研究,运用此问题基因解决彼问题突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原有问题进行拓展探究练习,运用原术语解决新问题,多角度拓展一些文字性的习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精准把握各个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进一步提升拓展思维能力。
二、在基础评判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㈠在优化比较鉴别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比较是理解和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比较学习法的应用是数学思维的主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引导学生掌握相似或者相反的数学概念,通过比较来提升数学思维的应用能力,实现由表及里的跨越,进而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㈡在积极构建机会中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秉承"积极构建质疑和体验的机会,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探究知识,在进取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在愉悦的成功体验中,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增强学生审题意识和分析能力。
㈢在延迟评价追踪中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不仅在于促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尤为重要的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知识获取过程,把延迟评价追踪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在积极进取中学会思考,以便拓展学生想象和自由空间,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师的传授演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在理解延迟评价追踪中增强思维能力。
㈣在放大错例探究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真正的思考的人从自己错误中吸取的知识远比在成就中获取的知识多得多,只有错误与探索相结合,才能孕育真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放大错例探究不仅促使学生明白正确和错误,尤其是知其所以错,唯有对错例进行积极反思,才能实现辨别异同,探究错例的根源所在,在探究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技巧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实际和教师自身教学特色而灵活运用,只有教师适应新常态新发展,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式,积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条件论文; 思维论文; 应用题论文; 能力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