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蒋琴辉

湖南省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 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分别为(19.28±2.13)kPa、(70.16±5.45)次,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躯体功能(95.74±2.15)分、生理功能(94.65±1.84)分、活力(96.58±2.35)分、社会功能(97.61±3.7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应用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心脏类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由于冠脉硬化病变导致冠脉血流阻塞,从而引发心肌缺血、急剧缺氧或坏死[1-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不当,频繁发作可引发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使其在治疗和护理上的难度大大增加[3]。因此,本文将对优质护理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效果做进一步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7-83岁,平均(75.27±2.43)岁;病程3-9年,平均(6.16±0.51)年;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6-82岁,平均(74.46±2.35)岁;病程3-10年,平均(6.68±0.57)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用药指导、观察病情发展状况、环境卫生护理等日常基础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全面了解,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分析致病的原因,提高患者对本疾病的认知度,并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认识到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②运动和饮食干预。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须要求其立即卧床休息,并使体位保持在舒适状态,确保睡眠充足,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同时患者还应给予适当的饮食控制,以低脂、低盐、高纤维素食物等为主,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改善患者身体各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③用药干预。加强对药物的用法用量,使患者明白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强调擅自停药、减药及换药的严重后果。④病房环境干预。应重视病房环境氛围,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环境干净卫生、通风透气及温度和湿度在最佳的状态,同时可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以缓解紧张的氛围。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等四个方面,每项评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率(%)表示,并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2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指标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但以研究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发展到危重期就引发心绞痛,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既有生理层面表现,也有心理方面因素,且冠心病心绞痛病程长,需长期护理[4-5]。有研究表明[6],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了需进行积极治疗外,还需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改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疗效。为此,可从强化冠心病心绞痛基础护理和心理疾病护理两方面入手,组成优质护理实施小组,对患者进行会诊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从多角度介入,解决患者心理问题[7]。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施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方面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优,表明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血压和心率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针对此病症,临床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因大多患者对本疾病知识的了解较为缺乏,加上受病症疼痛影响,易产生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导致预后受到严重影响 [8]。而常规的护理方法缺少主动性及人性化,存在一定的护理局限性,使患者对长期的治疗难以坚持,导致病情无法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低下。优质护理是临床护理中较为常用护理模式,具有全面化、人性化等特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案。优质护理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心理、饮食与运动、用药、环境等多方面的护理,护理干预后,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帮助其消除不良的情绪,使患者用积极地态度对待疾病的治疗,从而促进病情康复。同时在饮食与运动方面进行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避免饮食不当而引发血压失控,而适当的运动也能够增强血管壁弹性。此外,对患者的用药方面进行监督,督促其定时定量服药,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氛围,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血压和心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苏应艳.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101-102.

[2]丁丽.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05):142-143.

[3]曾福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02):49-51.

[4]郭世新.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134+136.

[5]崔建欣.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8):1522.

[6]王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际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7):45-46.

[7]黄彩峰,黄文卿,于文慧.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7(14):59.

[8]张世香.探讨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7):219-221.

论文作者:蒋琴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蒋琴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