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论文_滕久兵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湖南麻阳 4194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55例)与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及治疗后气血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分别为HR、MAP和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为PCO2、P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具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特点[1]。目前,临床通常采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大多产生抗药性。随着临床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及宣肺通气等功效,可有效改善肺的换气、通气功能[2]。因此,本研究为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针对性选取11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与研究组(55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55-81岁,平均(66.13±2.57)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46±1.12)年。研究组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56-82岁,平均(66.15±3.0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51±1.04)年。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进行解痉、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营养补充等,同时配合器械通气。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结合治疗,配方为:菟丝子20g,桑白皮15g,白术12g,黄岑各12g,冬瓜仁12g,苇茎30g,金银花15g,桃仁10g,甘草6g,苦杏仁6g。用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2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主要为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LVEF(左室射血分数);同时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CO2(二氧化碳分压)、PO2(氧分压)。

1.4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HR、MAP、LVEF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x±s)

注:组间比较,aP<0.05。

2.2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的PCO2、PO2,分别为:(32.48±6.21)mmHg、(60.51±6.47)mmHg;对照组分别为(40.25±5.73)mmHg、(54.31±5.68)mmHg,研究组的PCO2、P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同时伴有胸闷、喘息、咳嗽、痰量增多及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严重发展,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针对该病临床多以抗感染、吸氧及机械通气等西医治疗为主,虽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过度通气,可造成肺泡扩张,使血供明显减少,导致肺通气不足,使体内CO2潴留、血氧饱和度降低等问题出现,最终引发呼吸衰竭[4]。有研究[3]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少病症的复发率,改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导致肺动脉加速收缩,使肺淤血增加,从而引发肺缺氧,加重病情。目前,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可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但该治疗方式仅仅是发挥过渡与支持的作用,难以达到痊愈的效果,因此病因治疗才是根本[4]。基于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得以体现。中医则认为,慢性阻塞性疾病致呼吸衰竭是由肺胀气、血瘀、痰饮所致,因此治疗应以健脾化痰、温经养肾、活血化瘀为主[5]。而本研究所采用的药方中含黄岑及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之功效;桃仁可破血行瘀;菟丝子能起到养肝明目、补肾益精作用;桑白皮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苇茎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效;苦杏仁则降气止咳平喘;冬瓜仁能润肺化痰、利水。此药方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等功效,与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起到双重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肺动脉压,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自身对抗疾病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而加快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丽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02-203.

[2]沈王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7):145-147.

[3]邓志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8):80.

[4]彭明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1):2001-2002.

[5]李献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3):112-113.

论文作者:滕久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论文_滕久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