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思想,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论文_许爱君

践行陶行知思想,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论文_许爱君

———以《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为例

笪江苏省泰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许爱君

本文以《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为例,寻求在历史学科中,将陶行知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和谐结合的途径,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践行陶行知思想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几年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认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以《百家争鸣》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为例,寻求在历史学科中,陶行知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和谐结合的途径,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实践案例】《百家争鸣》一课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许多文士、思想家,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课文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主张。

课堂设计(主要环节):请你选择:你最欣赏哪一学术派别,说出欣赏的理由。

请你探讨:作为现代人应怎样吸收、利用诸子百家学说,你有什么建议?

请你献策:谈谈你对班风建设的建议【深度思考】这节课的设计是我在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是否能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领会历史文化。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运用陶行知的有效教学思想,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呢?由此,笔者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这次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之路上的成功之旅,我认为历史教学中要实实在在地抓好以下三点:一、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 ―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向标根据陶行知的论述,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到的知识与思想行为结合,使知识的根必须安在自己的经验里,要学以致用,有所创造。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内涵。

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陶行知的_______话来说,就是“求真”。学校的教育教学是围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主线展开的。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内涵。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我们要站在学生立场追问历史教育有效性。大凡有效的教学,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所有的有效性教学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其最后的效果也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具体目标。这与陶行知提出的“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首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地学习活知识。《课堂设计》中“请你选择:你最欣赏哪一学术派别,说出欣赏的理由。”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儒家、法家或道家的思想,去深入了解。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按先后顺序在书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在表格内填写即可。

实践证明学生们在课前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家或几家思想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去做了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同学们在交流时就自己深入了解的学派的思想说得头头是道。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地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陶行知认为学生学了知识必须要运用,在用中能检验知识的真伪,在用中增长才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把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堂设计》中“请你探讨”教学环节,就“作为现代人应怎样吸收、利用诸子百家学说,你有什么建议?”进行探讨时因见解不同争的面红耳赤。在争论中增长了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源泉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的生命源于生活。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让书本知识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学科问题、关心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课堂设计》中“请你献策:谈谈你对班风建设的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得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历史教学灌注“活水”。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枯燥的书本因为有了生命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仍将一直内化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精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有效性,将满腔热情化作春风化作雨的倾注给学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播撒春雨,送去缕缕春风,催发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

论文作者:许爱君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践行陶行知思想,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论文_许爱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