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 138000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多种肺部疾患反复发作,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也随着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各有所异,任何原因而致的呼吸障碍,导致慢性肺心病均可由于种种因素,使病人不能有效的咳嗽,排痰或呼吸道的炎症,痉挛等而产生通气功能障碍。那么,如何及时改善病人的呼吸,增加呼吸通气的有效量,加强肺心病人的护理,以避免或减少复发,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护理
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由于病程长,迁延不愈,往往咳嗽,呼吸困难,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应有效指导病人咳嗽的方法和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轻拍背扣胸,协助排痰。一旦病人出现肺性脑病时,定时翻身、排痰,变换体位,预防褥疮的发生。一旦出现昏迷,应给予吸痰,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以免发生呛咳,导致死亡。因此,有效排痰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心理护理
患者病程长,预后不佳,病人及家属产生消极的情绪,家属对待病人的痛苦已经习以为常,有时病人不服从治疗,对抽烟的患者,不能控制吸烟,我们就应耐心劝解,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协助患者维护机体功能现状,尽力适应与医护合作,要多关心,体贴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饮食生活护理
勿吃的过饱和进油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同时限制食物钠盐含量,每日不超过2克,应少食多餐,对长期卧床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的病人,肠蠕动减慢,缺乏水分,致大便干燥,我们应疏导病人,情绪放松,鼓励进食,多饮水,保证摄入量,必要时遵医嘱肛塞开塞露,也可用肥皂水灌肠。同时,清洁卫生与疾病有直接联系,帮助病人提早戒烟,讲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按时休息,起居有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病人要注意防止受凉,过多的体力劳动也是诱发感冒的原因。
四、增强抗病能力
每年入冬以前可给予转移因子,干扰素等药物肌肉注射,每周2次,一般1-2个疗程。另外,每天晨起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练气功,太极拳等均可。嘱病人及家属用药应慎重,不能轻易用镇静药,安眠药,以免抑制呼吸。
五、临床护理
第一、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低流量吸氧,对延缓肺心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一般氧流量为1-2升/分,氧浓度为24%—28%,每天吸氧时间为15—18小时左右,同时,室内空气清洁,温湿度适宜,减少随员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第二、观察并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病人水肿程度及血液电解质情况,合理安排病人饮食及静脉补液情况。第三、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对水肿严重的病人,循环及营养不良,皮肤的抵抗力降低,弹性差,肢体无力,防止褥疮的发生。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发生口干和口腔黏膜破溃,应经常漱口,防止口腔黏膜破溃。
六、并发症的观察
由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并发应激性溃疡,若患者自述恶心,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应引起重视,吐出咖啡样食物,排出柏油样大便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输液量要均匀,防止单位时间补液过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急性肺水肿。
通过几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了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病人现有肺功能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我们体会到只有做到严密观察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抓好护理工作中的细节,掌握先进护理技术,创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积极配合治疗,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重,才能真正促进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降低病死率。
论文作者:李春秀,闫立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肺心病论文; 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家属论文; 发生论文; 呼吸道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