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渤海海域信息化形势分析论文_马连波

海洋石油渤海海域信息化形势分析论文_马连波

摘要:渤海海域海上平台通讯网络系统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通讯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渤海海上油田信息化形势,对渤海海域油田信息化发展形势进行了预判,并结合当前大数据形势给出了信息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海洋石油;信息化;大数据;数据传输渤海海域海上平台通讯网络系统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通讯效果,每个固定油田群带宽均能达到10M以上,辽东湾油田群经过大带宽数据环网改造已经能够实现100M实时通讯,如有需要可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升级至200M。

海上通讯网络除承载日常生产所需的各系统应用外,还能够承载更多的实时数据信息。例如当前已经回传的视频监控信息,视频会议信息,透平状态监控信息,安全应急信息等。因通讯带宽瓶颈不断被突破,目前数据传输仍有可发挥空间,我们能够将更多的平台日常生产信息进行回传,例如油井信息,压力容器存储信息,海底管线状态信息,生产运行管线流量信息等。

而当前海洋石油的生产决策形式为海上一线进行生产决策,生产信息的大量回传是否存在意义,数据如何使用的问题,这些数据回传本身是否存在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解释当前这些困惑,英国BP公司在经营墨西哥湾油田时建造了一条串联所有平台的通讯光缆,并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数据分析及远程支持系统,利用大带宽通讯形式将所有海上平台的生产数据进行回传,而后利用大数据海量存储的优势提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支持海上一线生产决策,提升产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大数据的理念即“A”发生“B”必然会发生,如同在美国沃尔玛超市“尿布”销量上升“啤酒”销量必然会上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海油当前生产数据集中在海上,了解整体情况的只局限在生产决策者,由此变产生了信息孤岛,做油藏储量估算,做年度报表,做产量预估均缺少丰富的数据支持,当实际产量与计划或硬性指标不符时,生产环节会很被动,同时生产效率会受到影响。如何以丰富的数据来支持我们的生产决策,如何在“中国新常态”中制定“弹性指标”成为目前中海油的一个函待解决的新课题。

针对这个新课题,可早渤海海域海上平台尝试开展以下工作:

1、建立实时、高速的传输信道,因渤海地域问题,目前铺设海底光缆造价是深海的5-10倍,而目前无线通讯中多信道可扩展微波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替代解决办法,且已经在辽东湾油田群中得以应用实现。

2、建立生产数据传输前端,目前各生产环节计数以仪表或中控生产系统为依据,数字仪表改造价格昂贵,而中控系统数据提取只需要开放端口即可实现。特殊设备也可以通过加装声波穿透式设备或前端多项传感进行有效数据的收集。

3、建立大数据存储,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正在开展北方数据中心建设规划,相信未来几年内即可实现承载能力从GB至TB、PB、EB、ZB以至于YB、DB、NB的多业务支撑。

4、进行多模块、多方向的数据对比分析,从海量数据处理中提炼“A”发生“B”必然发生的条件。

5、论证事件发生的合理性,可通过专家会诊及大数据挖掘等多种形式进行验证。

6、而后将相关结论作用于生产提升产量及生产效率。

从步骤中可以看出,传输链路是以上所有步骤的根本及基础。目前无线通讯以其架设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组网灵活,可扩展性高的优势在渤海油田中大量应用,而随着技术进步,带宽不断提升的同时稳定性也在不断攀升,当前在运营商层级不断被应用的4G-LTE技术即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新一代无线宽带接入形式,它能够很好的解决海上平台移动设备接入及通讯行业“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且能够通过扩展设备不断延展覆盖范围,弥补因平台钢体结构所产生的盲区。目前此系统性能已经在QK18-1平台得到验证,相信在今后的应用中能够广泛应用于前端的数据采集及构建高速传输信道。

海洋石油行业需要在海上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日常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在生产效率的同时,利用宽带数据通讯及大数据分析建立“数字油田”的基本雏形。

论文作者:马连波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海洋石油渤海海域信息化形势分析论文_马连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