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特征与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居民消费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需求制约经济增长取代了短缺经济时代的供给主导型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决定性的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本文着力分析当前居民消费的行为特征,寻求启动消费及推动经济增长的措施,以便合理调整消费政策并正确指导居民消费,使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一、经济周期各阶段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周期处于不同阶段,积累与消费比例大小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同。经济波动周期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消费推动经济走向复苏起重要作用,经济波动周期处于上升或繁荣阶段,消费需求大,从而投资扩大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易于实现,此时储蓄(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西方经济理论强调储蓄转化为投资,储蓄是投资的来源,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增加储蓄,社会储蓄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快。我国建国初期也出现过以压低消费后的高积累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改变了短缺经济的常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供求平衡推动经济增长,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如图所示:
国民经济各经济流量间的循环表明,生产结果构成消费和储蓄(积累),储蓄转化为投资后与消费支出构成使用,投资与消费的实现才能使供求平衡,才能使新一轮生产得以进行,形成新的经济循环,如此循环往复使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积累与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但在经济波动周期的各个阶段选择不同积累与消费比例是极为重要的:当经济波动周期处于谷底时,过高的储蓄不易及时贷出并转化为投资基金,难以顺利地形成生产能力。生产单位在萧条的经济环境下,难以选择获利较大的投资项目,资金利税率低,甚至亏损,致使投资贷款难以偿还。另一方面,储蓄过高使消费需求缩小,消费不足不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使企业资金运动受阻。在这一环境下,一方面是银行不敢轻易贷出,另一方面是生产单位对贷款投资谨小慎微,大量储蓄沉淀在金融部门,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偏窄的投资渠道的尖税矛盾使国民经济循环受阻。同时,生产不景气,下岗工人增多及在岗人员收入减少,严重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他们积累欲旺,消费拘谨,进而引起新一轮需求收缩,使社会生产陷入更加不景气的恶性循环,形成一个难解的结。可见,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在居民储蓄欲望强烈及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生产单位借款、还货不振,资金流动不畅,在这一背景下要靠增加储蓄推动经济发展难以实现,首先启动消费(减少储蓄),由消费作用于生产,从而达到摆脱经济滞长的困境不失为良策。
二、积累型消费特征与经济增长
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即居民当期消费倾向减弱,延期消费倾向增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已达成共识,宏观经济理论又强调投资推动需求具有乘数效应,故其目标转为增加投资,并认为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储蓄是投资的源泉。事实上,积累型消费行为带来即期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某行业增加投资,可带动投资所需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这些生产资料的生产又会扩大与之相关行业的生产规模,这种直接和间接的效应可增加就业,增加各利益群体的收入,如此循环往复,投资的增加又带来收入和需求的成倍增加,从而使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因此,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采取了增发国债、增发工资、调整税收、降低银行利息等重大措施,仅1998年下半年就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投资,1999年财政预算赤字达1503亿元,(注:戴园晨:《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第35页。 )是建国以来财政赤字最大的一年,同时银行又增加对企业的技改投资贷款。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扩大内需、减缓供给过剩、减少库存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走出一惯强调投资乘数作用的误区,正视日益显现的“投资乘数失灵”。(注:戴园晨:《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第35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减弱是由消费偏好于储蓄型所致。投资乘数的大小与人们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有关,从乘数(K)的计算公式:K=△Y/△I=△Y /(△Y-△C)=1÷(1-△C/△Y)(注:戴园晨:《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第35页。)不难发现,边际消费倾向(△C/△Y)越高, 投资乘数越大,反之亦然。例如:199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701元,比上年增加191元,人均年消费支出增加175元, 边际消费倾向为175/191=0.916,乘数K=1/(1-0.916)=11.9,即增加100 亿元投资将直接和间接增加1190亿元需求;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5425元,比上年增加265元,人均年消费支出为4332元,比上年增加146元,则边际消费倾向为146/265=0.55,此时投资乘数为K=1/(1-0.55 )=2.23,即增加100亿元投资只能增加223亿元需求。可见,储蓄与消费的比例大小将决定投资拉动需求及影响经济增长的程度。
以上分析表明,单方面强调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强调投资拉动需求,忽略启动消费市场,改变居民的积累型消费特征,并难以使投资拉动需求及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持续发挥作用。
20年的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那种“从小包到老”的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对未来生活标准、医疗费、子女教育费等支出额几乎不可预知;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竞争加剧,人们对未来收支不可预期造成居民的积累型消费特征,在低层次消费结构基础上,要改变这一现象,全面启动消费市场有赖政策的稳定,有赖引导居民从积累转向社会保障及信贷消费,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变目前的谨慎消费为大胆消费。
三、消费水平特征与经济增长
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距日趋扩大,这一消费水平特征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295元/人上升到1998年的4332元/人,增加了13.7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对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消费不足,有支付能力购买商品房和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约占7%。1997 年底,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有1176 万人(当年贫困线为1890元),农村贫困人口为5000万人(贫困线为640元), 二者之和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
在整体消费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及消费差距呈日益扩大趋势。据测算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大约落后10年;部分高收入者拥有全部收入近50%和储蓄存款额的75%以上,而20%的低收入人口仅拥有全部收入5 %和储蓄存款额的4%以下。(注:唐均:《中国社会报》,1999年5月18日。)据世界银行估计,早在1995年我国基尼系数0.41,(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为衡量收入公平与否的指标,其值在0~1之间变动,其当尼系数大于0.5时表明群体间分配不公。)接近分配不公平。 悬殊的收入及消费水平难以形成宽松及公平的消费环境,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同处一市场、支付能力及消费约束力的异同难以在消费者问起示范及带动作用,不利于形成消费热点,这将对释放不同层次的消费能力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阻碍有效需求的增加。因此,采取金融资产的储蓄存款实名制、财产申报制、个人收支票据和信用化等措施,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征收利息所得税等有助于调节贫富差距。
完全消除消费群体间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实现绝对平均是不现实的,且绝对公平同样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消费群体间适度的消费层次性有利于“你追我赶”,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形成启发性消费,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新的消费热点可改变常规的生产和市场,促使生产单位开发新产品,投资新项目,更多更快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推动经济增长。
四、消费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
我国居民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直接相关,产品结构影响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又会给生产者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促使产品结构的调整。只有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才能使经济在协调中发展。
(一)低层次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目前商品过剩呈明显的低层次型和结构型,人们对通讯、汽车、住房等消费不足,同时在城市供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资不能满足需要。低层次的消费结构使人们在低水平的消费已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将增加的收入更多地用于储蓄成为可能。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6.8%(扣除物价变动,实际增长9.7 %), 1999年上半年为147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1998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5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1999年6月底为5917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可见,储蓄率增长远远快于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过高的储蓄引起消费需求不旺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此外,低层次的消费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难以使潜在的消费热点转化为现实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20年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在城镇居民中电话、电视、冰箱等基本家用电器普及率较高;另一方面,高额的储蓄加上手持现金及有价证券使金融资产达8万亿元, 这一经济实力使消费结构升级存在潜在的可能性,目前阻碍它成为现实的因素除低层次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外,也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福利制度解体,使未来支出及对将来持久性收入的不可预知性的原因。因此,从需求角度分析,要启动消费,使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方面依赖政策的长期稳定,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另一方面,提倡新的消费观念,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信贷消费的建立既有助于当前消费不足的中低层消费群体提高当前消费水平,也有利于消除未来收支不可预知的后顾之忧。例如:1999年全国各高校扩招30万新生,当年形成3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还将对以后几年的消费产生影响,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央行助学贷款的实施,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性储蓄愿望将减弱,同时也会对其他消费领域产生启发作用,推动信贷消费的发展,使信贷消费成为启动居民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金钥匙。
(二)消费结构偏重商品性的消费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及衣着两类主要商品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约60%,其中食品46.5%;1998年食品占48.6%,医疗保健及文娱教育占29.1%。个人消费的商品性倾向将减弱消费对服务业需求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滞后直接影响产业之间的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的低工资及高福利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所改变),阻碍了私人消费的正常发育,扭曲了个人消费行为。相对而言,福利消费自给性、封闭性强,社会化程度低;此外,教育、医疗、城市公用服务等福利改善需大量财政投资,使财政负担加重,从而限制政府财力协调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性消费有扩大趋势,特别是成人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及知识的更新,相应的文化娱乐、旅游、艺术等需求不断增加。对子女教育投资更是有增无减,据对苏州市区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用途项目有54.5%的人将“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列为首位,仅次于防病养老(68.5%)。(注:卢守:《中国统计》,1999年第5期。)可见,启动教育消费市场, 发展教育这一朝阳性的第三产业,既有利于近期三次产业的协调生产及消费,从长远考虑,也有利于教育、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五、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的更新与经济增长
80年代我国出现过一次以家用电器为主的消费高潮,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更新,大众消费逐渐减少,个性化消费日益增多,求新、求异在消费领先群体中屡见不鲜,信用消费、租凭消费、网上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正在打破传统的“节俭为本”、“量入为出”、“从低到高”的消费行为,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利于发掘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新产品开发,从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日益增加的保险消费、“绿色消费”等,抓住人们消费偏好人与自然和谐,“绿色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时尚,从食品及保健品、用的、穿的及室内装潢都增加了“绿色”含量,这一消费特点有利于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标签:消费结构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居民消费水平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