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 李 婷 江金桐(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68-01【摘要】通过回顾我院ICU145例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方法,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院内转运
我院ICU收治的均为各科的危重病患,其中部分患者由于治疗和诊断的需要,须转到其他科室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如CT、磁共振检查、彩超以及介入治疗等。由于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据庄一渝等报道:转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 ,重症患者因转运的风险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1]。因此,为了切实降低危重患者外出转运的风险,我科自2013年开展了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成果进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1O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有145例院内转运,其中男67例,女78例。其中介入治疗2例、核磁共振检查10例、彩超检查2例、CT检查131例。
转运时需机械通气21例,面罩及鼻导管给氧124例。其中5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3例经予提高氧浓度、潮气量及吸痰后好转;2例经处理后病情无缓解,中途返回病房进一步救治;无死亡病例。2具体措施2.1人员培训2.1.1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士长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护士条例》、《护理抢救工作制度》、《跌倒坠床管理制度》等护理安全知识,并充分利用晨交班时间进行护理安全知识的抽问,不断强化护士的自我保护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2.1.2全科组织学习《2010版中国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指南》,使全科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的转运有了统一的认识,便于转运工作的顺利开展。2.1.3转运技能的培训2.1.3.1转运设备的培训。统一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各种转运设备如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便携式脉氧仪、转运呼吸机、简易呼吸气囊、便携式氧气瓶、输液泵、微量泵等的操作培训,做到人人会操作,人人能熟练使用。2.1.3.2转运技巧的培训。如多种管道的妥善固定技巧、骨折部位的固定技巧,以及颈椎、腰椎骨折病人的搬运技巧,平车的使用技巧,各种约束带的使用技巧,均统一进行培训和考核。2.2规范安全转运流程2.2.1做好转运前的沟通和评估。转运前护士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掌握,充分评估转运风险,配合医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和解释工作,让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认可。2.2.2充分准备转运设备及药品。科室规定每天由总务护士对各种转运器材进行检查,确保齐备和完好;配备转运急救箱,指定药疗护士定期检查药物效期,每位护士用后及时补充完整。每月有专人进行设备维护管理。转运护士可根据不同转运患者的病情及特殊需求,增加或减少转运设施、器材及药品,以备途中抢救之需。2.2.3做好患者转运前的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帮助失血过多的患者进行输血补液治疗、气管插管的病人进行吸痰、骨折的患者进行患肢的夹板固定、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给予脱水治疗、躁动病人给予镇静、妥善固定各种管道、清倒尿液等处理。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转运安全性。2.2.4做好检查前的预约准备。转运前应提前与检查科室进行联系排号,约定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外出等待时间。如果有检查时的特殊需求,如氧气、吸痰装置等,一并告知检查科室做好准备。同时提前做好转运电梯的准备,减少患者运送时间。2.2.5转运途中的护理2.2.5.1保障安全,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和拔管等意外。转运时规范使用约束带和护栏,上下坡时保证患者处于头高位;搬运过程中,指导护工及家属密切配合,动作轻柔,防止二次损伤;保证各种管路固定通畅。2.2.5.2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护士要始终站在患者头端,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面色,呼吸,胸廓起伏等情况[2]。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监护仪上数据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果一旦发生呼吸或心跳骤停,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并寻求就近科室的支援。做好特殊事件的护理记录。2.2.5.3加强呼吸道管理。转运过程中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紧急情况下可使用空针连接吸痰管吸痰。使用转运呼吸机的患者要注意管道不能脱开或扭曲,密切观察脉氧饱和度的参数。2.2.6检查时的配合。积极协助检查科室工作人员将患者过床,安置好各种管道,约束肢体,妥善放置呼吸机,观察无异常方可退出检查室,检查时通过玻璃窗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病情变化。3小结危重病人的转运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只有在事前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转运过程中给予密切的监护,动态的处理,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和急救能力,才能确保转运的安全。
参考文献[1]庄一渝,虞雪琴.ICU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 509—511.[2]汪雅萍.2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156
论文作者:徐 英 李 婷 江金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患者论文; 院内论文; 护士论文; 科室论文; 危重论文; 病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