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车载数量大幅度增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较多破坏现象,沥青路面的优点在于其平整性和行车舒适度较高,耐磨抗滑,因此如何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对我国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一大关键。因此,本文就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施工技术要点等方面展开探讨。如何实现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 导言
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车辆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沥青路面由于它耐久性强、坚实性强和渗透性强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的最主要的形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的大型车辆的运行对公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所以有效的提升我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势在必行。
2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所以作为地域连接的公路自然也非常多。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工程的使用中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几乎都是沥青路面。但是,有些沥青公路的建设中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的公路出现了沉陷、开裂、车辙等情况,严重阻碍了交通的通畅。所以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分析
3.1 沥青路面的坑槽、开裂和泛油
沥青路面出现坑槽、开裂和泛油等病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的裂缝导致的,而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界车辆荷载的作用和温度的变化所产生的应力、雨水所导致沥青路面的沉降。如果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则会使沥青路面的内部结构变得不稳定,从而使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下降。
3.2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老化的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裂缝,从而使水分容易渗入到路面结构,因而导致路面的水损坏,并且由于沥青的老化其胶结性能下降,使水分容易进入集料与沥青膜的结合处,从而使沥青从集料表面剥离,沥青混合料失去整体性,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就会容易出现坑槽等病害。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是沥青路面病害的一个主要的方面,也是病害出现的关键。因此要想解决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就必须从其本质上下手解决。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对控制水损害的发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能够减少水损害的发生概率,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
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4.1 施工材料的筛选
对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应用也是一项技术,沥青混凝土的制作中沥青的材料有很多样,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沥青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地形、道路要求等级等考虑,例如煤沥青就不能作为公路面层的材料使用,对于一些材料的选择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另外在选择填嵌料时还应注意材料的粗细,保证材料中间没有其他的杂质。在沥青路面抗滑层的施工时不能选择一些坚硬棱角分明的石头,应该选择一些无风化石。这些都是在材料的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沥青公路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4.2 沥青混凝土的拌合
拌合的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需要在正规的拌合厂进行拌合工作。沥青混凝土的拌合需要按照合适的比例来进行,不是随机配量的。另外要进行试拌,在试拌中控制合适的温度、时间和沥青的用量,在保证这些因素的前提下,如果试拌成功的话再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大批量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如果试拌结果表示不合理的话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改,增减沥青用量,改变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修改之后再次进行实验,数据显示合理之后将其再次应用到生产中去。所以应该逐步提升技术水平,应用一些新的设备到生产中去,使检测的结果更加的合理,精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生产中,对于每组产品都要进行批次的检验,以确保每批产品质量的合格。
4.3 公路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是公路在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升摊铺技术会使沥青公路质量更加的有保证。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之间要对路基层上面的杂物清除干净,保证路基层面的整洁。检查路基层是否平坦,对于不平的路面给予适当的修正,保证整体上路基层面的平整。在施工前4 个小时左右要对路面洒布透层沥青,这样会更好的增加其在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粘合度。如果是在旧的沥青公路上进行再次修路的时候,就要在原本的沥青表面洒上一层粘层沥青。在摊铺机摊铺工作之时,要保证摊铺机器速度的稳定,这样可以使摊铺的厚度做到大致的统一。另外如果是使用多种的混合料来施工,那么摊铺的过程中要保证纵向的缝隙在14cm 左右,横向的缝隙保持在1m 左右。在摊铺过程中要时刻做到技术的高要求,高水准,以此来提升施工的质量。
4.4 压实成型与接缝
4.4.1 压实成型
沥青路面的碾压取决于摊铺完以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温度满足要求以后进行沥青路面的初始碾压。在进行碾压的时候,要确保碾压的厚度不能超过规范的要求。面层的初始碾压最好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并且在碾压的时候需要进行静压,不要进行振动。在碾压的时候要从路面的边缘向公路的中线进行碾压,在弯道处设有超高情况的路段,应该从低处向高处依次进行碾压。在进行初始压实的压路机后面要紧跟着复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的很快,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后其流动性就会减小,会很难被压实,因此在压实的时候要控制压路机之间的压实距离。
对不同级配类型的混合料要区别开来碾压,并且采用的压路机的类型也有区别。复压要确保碾压的次数和吨位,从而保证路面的压实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碾压的幅度以及前后压路机碾压带的重叠宽度。在复压进行完之后要及时进行终压,并且终压宜采用带有两个钢轮的压路机。在进行碾压的时候,要注意关闭压路机的振动,反复进行碾压,在路面上没有明显碾压痕迹的时候停止碾压。
4.1.2 路面的接缝处理
在进行面层施工的时候会留下一些施工接缝,要保证这些施工接缝的距离和平滑。在确保接缝平整度的时候,要采用3m 直尺进行检查。而且要求上下两层形成的纵向接缝要满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热接缝为150mm,冷接缝在300mm ~400mm 之间。横向接缝一般要求要错开的距离要大于1m。
当多辆压路机进行压实的时候,宜采用热接缝,并且在压实的时候要留出一定的宽度不进行碾压,从而为后面的压路机提供碾压的标准。在半幅施工的时候要采用冷接缝,在施工的这个半幅设置挡板,在铺新料之前要喷洒粘层油,在摊铺完的沥青混合料上方摊铺新料50mm ~100mm,当已经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被软化以后进行接缝的压实。
根据道路等级的不同以及层位的不同,沥青路面的横缝分为平接缝和斜接缝。平接缝一般多被用在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而斜接缝可以用在一般道路等级的各个层位上。横接缝一般呈直角链接的形式,并且多采用机器进行切割或者用人工的方法对厚度不足的地方进行刨除。
5 结论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对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的人员应该加强对公路的施工质量,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应该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让公路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才能让沥青路面的建设更加坚实,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朱腾跃. 关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 中华民居( 下旬刊),2014,07:209.
[2] 王玉山.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14,35:18-19.
[3] 张军汉.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 山东工业技术,2014,22:151.
论文作者:奚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压路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压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