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谢艳亭[2](2020)在《中国在中哈油气合作中面临的挑战 ——基于能源地缘政治的视角》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与天然气进口国,其油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长。201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5.3%。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和俄罗斯是中国主要的原油供应国。受地缘政治博弈与地区稳定性的影响,中国面临着能源安全威胁。为缓解“马六甲困境”,实现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哈萨克斯坦能源领域,并同哈方建立起长期的能源合作关系。(中哈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油气领域,这里及下文的中哈能源合作主要是指油气资源,而其他能源资源合作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由于哈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中亚其他四国面向俄罗斯的安全屏障,以及丰富的能源资源,哈早已成为各域外大国竞相争取的合作对象,激烈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正在哈国上演,中国在哈能源活动正面临多重挑战。本文以全球化时代的能源竞争为研究背景,基于能源地缘政治学的理论视角,以笔者归纳出的能源地缘政治学的三个基本理论命题即国家对能源主导权与能源安全利益的寻求、能源地缘政治的竞争性、国际能源体系面临的区域性与全球性问题,作为本文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哈能源合作、哈国能源外交政策及其他域外大国在哈能源战略等历史和现状,研究中国在中哈能源合作中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描述和分析了三类挑战。首先是哈地缘战略,即对能源自主权、中亚地区领导权与国内安全利益的寻求,以及中国地缘战略与能力局限带来的挑战。其次是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大国和国家集团在哈国的能源地缘政治竞争,即俄寻求中亚能源主导权、美建立中亚地区“区域锚”、欧盟寻求能源供应安全带来的挑战。最后是来自区域性与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即里海主权争端的排他性、经济制裁与原油减产协议带来的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所致的诸挑战。最后就中国应如何应对上述挑战提出初步建议。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周艳鲜[4](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孙岩,刘红艳[5](2019)在《知识型专家影响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的中美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专家治策在复杂的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尤为重要,在不同的政策阶段中,专家参与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近60年来中美知识型专家参与空气质量标准政策过程的模式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个国家中,直接咨询模式与迂回启迪模式均存在于政策变迁的各阶段中。在美国,两种参与模式基本均衡存在;而在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直接咨询模式参与政策过程,推动了内生政策学习。此外,中国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过程中,专家由单一成员组成转为多研究机构的广泛参与,但具有个体强群体弱的特征,专家政策参与的能力和自身角色认知仍有欠缺,参与路径和效果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马艳艳[6](2018)在《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文中认为当前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孔子学院项目作为中国政府重要的软实力资源,近年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国是拥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论文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软实力视野下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论文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论述:1.孔子学院项目与中国软实力有何关系;2.孔子学院项目为什么能够在美国迅速发展;3.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何在;4.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前景如何,怎样改进并以此增强中国软实力?论文运用的理论包括国际形象的建构理论与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文化定势”、“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等理论。通过研究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的受众的主观性,能够深入了解美国人对孔子学院项目、中国软实力的认知,还可以为增强孔子学院项目建构者的可塑性提供有效建议;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源于中性意义的“文化定势”在建构者和受众双方的影响下,转化为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的“文化偏见”;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理论”,从动机、知识以及技能三方面阐述孔子学院建构者的行为方向,为孔子学院项目提供建议和对策。论文评估美国孔子学院项目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开启意义重大的开端;推广过程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在公共外交传播、修复、重塑三种功能中,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成效较为明显,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有时成为中美不同政治体制、文化冲突、紧张的中美关系的交锋点,目前尚未具备修复、重塑功能。论文建议:中方在推广孔子学院项目时,宜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下,以谦虚、谨慎、坦诚的低姿运行;将孔子学院项目当作中美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而非单向输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舞台;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尊重美方的文化和需求,带着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双向互动,寻找中美双方利益的汇合点;再从发展初期的“早期失误”中以及全球其他类似机构的运行中吸取经验教训。孔子学院项目应该努力成为中美对话、交流、合作并实现共赢的良好平台。
王璐[7](2018)在《美国智库影响美国对华贸易的机制研究(1990-2016)》文中指出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通常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然而中美经贸关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有时甚至会成为导致中美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对华最惠国待遇是中美关系中的焦点问题。进入21世纪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成为中美关系中新的焦点问题,由此引发中美两国在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的持久斗争。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将中国视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挑战者,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由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采取敌视的态度。面对中美贸易关系并不太乐观的前景,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美国智库一直是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美国智库如何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仍是一个亟待具体、深入研究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美贸易关系中的行为体不仅包括两国的企业,还包括政府、国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利益集团、智库和媒体等。美国智库形成对华贸易研究成果后,通过影响美国政府、美国国会、美国媒体和美国公众的对华认知来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中美贸易关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本文认为,在美国智库的对华研究中,其对中美贸易关系的评估是自变量,对中美战略态势的评估(包括对中美综合国力对比和美国对华战略需求的评估)是中介变量,而对本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建议是因变量。21世纪以来,随着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差距的不断缩小,美国从“霸权自信”转变为“霸权焦虑”,这种转变亦体现在其智库学者近年来有关对华贸易的研究中,并直接影响到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走向。本文将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古典现实主义来分析美国智库影响中美贸易关系的内在逻辑;研究制约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成果倾向性和影响力的因素;通过案例分析来检验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改善中美贸易关系的政策建议。
董石桃[8](2017)在《寻求专业性与政治性的互动及平衡——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文中提出专家参与决策的本质是如何处理知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背后包含着专业性和政治性双重价值取向。专业性和政治性价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中国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相继经历了专业性和政治性的相对独立、专业性对政治性的相对从属、专业性和政治性相对分离、在专业性和政治性之间摇摆、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政治挂帅、专业性和政治性互动的历史演变。美国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则大致经历了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崇尚、政治性价值取向的主导、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勃兴、政治性价值取向的回潮、政治性和专业性价值取向共同发展的历史变迁。比较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政治性价值对专业性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外在影响,专业性价值为政治性价值取向的发展提供了信誉支撑,本质在于寻求专业性和政治性的互动及平衡;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家参与决策在中国体现为总体性政治下的专业理性,而美国体现为多元政治下的专业实践。总体而言,未来实现专业性和政治性互动及平衡,需要突出专家参与决策的诚实代理人角色,推动思想市场形成,并为信息沟通提供制度化支撑。
杨婧[9](2017)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艾滋病报道中应开展道德教育。在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内容和原则上具有统一性。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能够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道德力量。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会因“病耻感”感受到不公与失衡,遭遇到“陌生人”的歧视和冷漠,影响他们正常的公共生活。《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提倡利他的交往方式,引领公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医护工作者会面临“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困惑,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则常遭遇“就业难”的困境,《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方要有治无类、慎言守密;患方要遵纪守法、平等就业。这对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维护艾滋病患者的就业权利等大有裨益。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存在“性观念”混乱的现象,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后代和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呼吁建立平等相爱的夫妻关系,形成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道德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内忧外患,道德缺失会加速疫情传播。《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奋进不止、平等友善、宽容守信等道德规范,有益于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探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屠酥[10](2016)在《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对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中国境内有15条主要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在上游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就是其中的一条。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经常被视为第三世界最成功的跨境水管理案例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尽管后来冷战和柬埔寨战争造成流域国家之间的分裂和敌对,但国家之间的水外交仍然通过湄公河合作机制的不断演变坚持下来。几千年来,湄公河的水文系统和流域生态保持着动态平衡。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流和支流大坝建设的累积影响,正在改变流域的基本特征,不仅对自然系统产生普遍影响,而且对社会系统和经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湄公河流域的跨境水争端不像水资源匮乏的尼罗河和约旦河等流域表现得那么激烈,而且目前争端参与者主要是公民社会,还未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冲突,但随着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规模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湄公河这个重要资源的完整性正受到威胁,若按照湄公河下游的干流梯级方案开发,将会有几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和农田被淹没,十多万人口需要移民安置,重要鱼类的洄游将会受到限制①,从而威胁到国家的渔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加剧流域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本论文以1957年(注:这一年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湄公河管理机制的建立)至2016年(注:这一年中国倡导的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水资源合作被列为五个优先推进方向之一)为时间段,通过系统追溯湄公河开发历史,探究了湄公河水资源管理合作与争端背后的动因,分析了当前合作机制与争端协调机制的成效与不足,并着力探讨未来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水资源合作治理的路径选择。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论述了二战以后湄公河地区政治局势的演变与水资源合作机制的调整适应;第四章论述了随着新时期湄公河开发力度加大而涌现出来的争端,并剖析了争端的成因和当前的协调机制;第五章专门论述了中国开发澜沧江引发的争议,以及中方采取的合作措施及未来参与流域水资源合作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六章论述了美国和日本长期以来对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参与及影响,指出域外大国的介入将是未来中国参与湄公河治理不可回避的挑战。在前六章论述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以下观点:一、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流域国家之间的争端始终存在,特别是干流开发计划,造成了流域国家间冲突程度的升级,但流域国家之间的合作趋势不变。这是因为各流域国家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都把区域经贸合作和国内经济发展置于优先考虑,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暂时压住了水资源开发负面影响导致的紧张关系;二、没有中国和缅甸参与的湄公河水资源合作机制——湄委会机制,已难以适应湄公河水资源良性管理需求,从长远来看,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最终需要建立一个全流域的管理机制。而在中国倡议下新近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作为首个由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共同发起的合作,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创造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对话合作平台;三、中国应充分发挥地区大国优势,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发展带来正能量。合作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先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信息共享,再在政府层面开展定期磋商,最后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建立有效的流域治理架构,实现流域国家间公平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并使包括受影响民众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在水电开发中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或利益补偿,并将对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降至最低。四、跨境河流开发不单纯是水的问题。中国在上游澜沧江的开发,以及中国企业参与下游湄公河的开发,连同南海争执,使下游国家对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不断增加的存在程度表示担心。一些国家认为,扩大美日印等国家在该地区的存在,有利于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已成为域内外大国博弈和竞争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难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引入“trade-off”(权衡,取舍)理论,认为中国应与下游国家在洪水防控、灌溉、航运和水电等水资源开发领域建立一揽子利益关系,用广泛深入的合作来消除下游国家的戒备,在对利益的权衡取舍中实现各自的需求。此外,本论文将“霸权稳定论”转化为“大国责任论”和“大国合作论”,认为中国应扮演一个负责任的上游邻国,其中包括利用最新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逐步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项目准入机制,从规范项目开发着手,改善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逐步提升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各国的跨境水资源治理合作水
二、美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在中哈油气合作中面临的挑战 ——基于能源地缘政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新意与不足 |
第一章 能源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哈萨克斯坦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二节 能源地缘政治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 |
第二章 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哈能源合作的现状 |
第一节 多边平台与机制:中哈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基础 |
第二节 能源外交下中资企业在哈投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在哈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第三章 哈地缘战略与中国地缘竞争力不足的挑战 |
第一节 哈萨克斯坦的地缘战略及其影响 |
一、哈多元平衡的能源外交战略 |
二、哈对中亚地区领导地位的寻求 |
三、哈对国内安全利益的寻求 |
第二节 中国地缘战略带来的挑战与能力局限 |
一、“一带一路”带来的挑战及面临的问题 |
二、中哈能源合作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 |
三、在哈中资能源企业的形象问题 |
第四章 来自域外大国能源地缘政治竞争的挑战 |
第一节 俄罗斯:寻求中亚能源领域的主导权 |
第二节 美国:建立中亚地区的“区域锚” |
第三节 欧盟:寻求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
第五章 区域性与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
第一节 来自里海能源争端的挑战 |
第二节 政治主导国际能源市场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来自地区安全问题的挑战 |
结语:中国如何应对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
五、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
第一节 思想资源 |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社会根源 |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
一、学科基础比较 |
二、研究问题比较 |
三、理论体系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
一、学术会议 |
二、访学与访谈 |
三、几点建议 |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
一、译介研究成果 |
二、学术翻译方法 |
三、译与研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
一、无关论 |
二、等同论 |
三、隶属论 |
四、优劣论 |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5)知识型专家影响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的中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倡议联盟框架与知识型专家 |
3 专家参与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历程回顾 |
3.1 中国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事实表征 |
(1) 政策探索时期:1978年以前 |
(2) 政策确立及发展时期:1978年———1996年 |
(3) 政策缓滞时期:1997年———2007年 |
(4) 政策突破与深化发展时期:2008年以来 |
3.2 美国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事实表征 |
(1) 政策探索时期:1964年以前 |
(2) 政策突破性发展时期:1964年———1980年 |
(3) 政策缓滞时期:1981年———1996年 |
(4) 政策深入发展时期:1997年以来 |
4 中美专家政策参与模式及影响效果的比较 |
(1) 政策探索时期 |
(2) 政策确立及发展/突破性发展时期 |
(3) 政策缓滞时期 |
(4) 空气质量标准政策深入发展时期 |
5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6)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一、中国软实力研究综述 |
二、孔子学院论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全文结构的安排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 |
第一节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孔子学院对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意义 |
第二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现状 |
第一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况 |
第二节 纽约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
第三节 加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
第四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三章 美国孔子学院的成就与争议 |
第一节 《美国之音》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孔子学院多重角色的评估 |
第四节 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质疑和批评所基于的事实 |
第四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解析 |
第一节 “文化定势”和“文化偏见”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理论剖析美国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原因 |
第五章 孔子学院与类似机构的比较 |
第一节 各国类似孔子学院的机构简介 |
第二节 歌德学院对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和平队与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 |
第六章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软实力事业在美国的前景 |
第二节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
第七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解析 |
第一节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分析 |
第二节 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 |
附录2 近年有关美国孔子学院的争议和批评事件 |
参考文献 |
(7)美国智库影响美国对华贸易的机制研究(1990-201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六、研究难点与研究重点 第一章 美国智库概述 |
第一节 美国智库的概况 |
一、美国智库的起源 |
二、美国智库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兴盛的特殊原因 |
一、独特的政治土壤 |
二、开放的政治体制 |
三、发达的基金会支持 |
四、独立的运作机制 |
第三节 美国智库的政治主张倾向 |
一、美国智库的传统政治倾向 |
二、美国智库学者的对华政策倾向 |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美国智库在美国对外贸易决策中的功能与影响途径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智库在美国对外贸易决策中的功能分析 |
一、提出政策建议 |
二、进行政策教育 |
三、充当交流平台 |
四、提供专业人才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影响美国对外贸易决策的途径 |
一、担任政府官员 |
二、为总统候选人出谋划策 |
三、参加国会听证并与议员密切沟通 |
四、通过出版物和互联网发布研究成果 |
五、借助媒体影响公众舆论 |
六、举办社会活动和培训项目 |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影响中美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双重认知评估理论的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成果分析 |
一、基于身份认知与塑造的中美贸易关系分析 |
二、双重认知评估理论分析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机制 |
三、影响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的错误知觉因素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的变与不变 |
一、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的可变性 |
二、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的不变性 |
第三节 制约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影响力的外部因素 |
一、与美国对华大战略的一致程度 |
二、与美国总统治国理念的一致程度 |
三、与美国强势利益集团的一致程度 |
四、与美国主流公众舆论的一致程度 |
第四节 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 |
一、中美贸易关系的参与主体及其互动 |
二、美国智库对华贸易研究影响中美贸易关系的机理 |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智库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决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由来 |
一、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的背景 |
二、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的产生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在对华最惠国待遇之争中的作用机制 |
一、美国智库关于对华最惠国待遇的研究 |
二、美国智库影响对华最惠国待遇之争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三节 美国智库影响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美国智库关于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研究 |
二、美国智库影响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的机制分析 |
第四节 关于对华最惠国待遇的美国智库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总 |
二、汇总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美国智库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决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智库在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决策中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的产生及其原因 |
二、美国智库关于对华贸易逆差的研究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相关决策的影响 |
一、美国智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研究 |
二、美国智库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相关决策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三节 美国智库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相关决策的影响 |
一、美国智库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
二、美国智库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相关决策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四节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美国智库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总 |
二、汇总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美国智库在中美经济秩序博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思考 |
一、美国智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 |
二、美国智库如何影响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战略思考 |
一、美国智库关于亚投行的研究 |
二、美国智库如何影响美国对亚投行的态度 |
第三节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国智库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总 |
二、汇总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假设的案例检验结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案例检验结果 |
一、双重认知评估理论的案例检验结果 |
二、研究假设和分假设的案例检验结果 |
第二节 启示一:建构动态平衡的中美贸易关系 |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三、增加对美商品进口 |
四、开辟新兴出口市场 |
第三节 启示二:改善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形象 |
一、塑造中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 |
二、扭转中国企业堪忧的国际形象 |
第四节 启示三:让美国智库学者更加了解和理解中国 |
一、加强中美两国智库之间的“二轨外交” |
二、关注和支持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 |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
一、研究成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析 |
二、研究成果的现实参考价值 |
三、研究缺憾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8)寻求专业性与政治性的互动及平衡——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
(一) 专业性和政治性的相对独立:先秦时期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 |
(二) 专业性对政治性的相对从属:秦汉至宋元时期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 |
(三) 专业性和政治性相对分离:明清时期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 |
(四) 在专业性和政治性之间摇摆:民国时期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 |
(五) 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政治挂帅:改革开放前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 |
(六) 专业性和政治性的互动: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 |
二、美国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
(一) 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崇尚:美国早期政治发展时期 |
(二) 政治性价值取向的主导:政党分赃时期 |
(三) 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勃兴:20世纪上半叶 |
(四) 政治性价值取向的回潮:20世纪40~60年代 |
(五) 政治性和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共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 |
三、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宏观比较 |
(一) 中美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的价值取向的相同点分析 |
1. 政治性价值取向对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外在影响。 |
2. 专业性价值取向为政治价值取向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信誉支撑, 专业性价值取向塑造着专家参与的信誉度。 |
3. 专家参与决策的本质在于寻求政治性价值和专业性价值的区分与平衡。 |
(二) 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差异分析 |
1. 中国:总体政治性下的专业理性 |
2. 美国:多元政治性下的专业实践 |
(三) 寻求政治性和专业性的良性互动: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向 |
1. 明晰专家参与决策的角色定位 |
2. 专业性和政治性互动的制度化问题 |
四、结语 |
(9)《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理论依据与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概述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一)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 |
(二)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
二、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
(二)道德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因 |
(一)“病耻感”的不公与失衡 |
(二)“陌生人”的歧视与冷漠 |
二、艾滋病报道中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交往方式的利他教育 |
(二)社会风尚的公正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 |
(一)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 |
(二)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
(一)“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困惑 |
(二)“劳动权”与“就业难”的博弈 |
二、艾滋病报道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医方:有治无类、慎言守密 |
(二)患方:遵纪守法、平等就业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
(一)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 |
(二)维护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权利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原因 |
(一)“性观念”的迷茫与混乱 |
(二)“下一代”的困惑与痛苦 |
二、艾滋病报道中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夫妻关系的平等相爱教育 |
(二)亲子关系的和谐互爱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意义 |
(一)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
(二)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 |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个人品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原因 |
(一)道德压力带来内忧外患 |
(二)道德缺失加速疫情传播 |
二、艾滋病报道中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
(二)平等友善,宽容待人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意义 |
(一)实现个人自我完善 |
(二)推动“三德”建设开展 |
第六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启示 |
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
二、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的启示 |
三、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1983——2016 年) |
附件 2 《人民日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3 《人民日报》开展职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4 《人民日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5 《人民日报》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录 |
致谢 |
(10)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
二、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三、相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五、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机制的建立 |
第一节 湄公河流域社会经济特征与水资源早期开发 |
一、湄公河流域概貌及特征 |
二、湄公河水资源早期开发与国际化管理 |
第二节 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机制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二战后国际河流开发热潮 |
二、流域国家水资源开发需求 |
三、美国冷战需要 |
四、全球区域主义的发展与亚远经委会的成立 |
第三节 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的建立 |
一、亚远经委会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法律机制和组织机制的确立 |
第四节 宏大的湄公河开发计划 |
一、三次流域调查活动与湄公河开发框架的确定 |
二、开发项目优先顺序的确定 |
三、国际组织和流域外国家的捐助 |
四、湄公河计划的政治色彩 |
小结 |
第二章 越战与湄公河开发计划的兴衰 |
第一节 湄公河计划进入高潮 |
一、越战升级与美国“第四种解决方案” |
二、约翰逊演说将湄公河计划推向高潮 |
三、湄公河流域第一个跨国项目:老挝南俄水电站 |
四、干流巴蒙水电站第一阶段调研 |
五、特诺河项目:克服美国退出带来的困难 |
第二节 1970年流域指导计划出台 |
一、湄公河计划第一阶段成果丰富 |
二、1970年流域指导计划出台 |
三、1975年联合声明 |
第三节 越战结束与湄公河计划陷入低谷 |
一、越战结束后美国的湄公河政策 |
二、临时委员会成立及1987年流域指导计划修订 |
三、湄公河开发从地区向国内转变 |
四、湄公河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冷战后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新机制 |
第一节 湄公河委员会机制的建立 |
一、湄公河从战场转向市场 |
二、关于建立湄公河新合作机制的博弈 |
三、湄公河协定出台 |
第二节 湄委会机制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出现和发展 |
二、湄公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提出 |
三、湄委会机制面临的尴尬处境 |
第三节 湄公河流域开发其它合作机制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
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 |
三、黄金四角经济合作(QEC) |
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 |
小结 |
第四章 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跨境争端及调解机制 |
第一节 湄公河开发中的主要争端与各方应对 |
一、泰国东北部调水计划引发水量分配争端 |
二、越柬关于桑河水电站影响的争端 |
三、湄公河干流水电站建设引发的跨境争端 |
第二节 湄委会四国争端成因分析 |
一、目标差异和利益分歧 |
二、文化冲突和历史纠纷 |
三、国家发展与共同利益的矛盾 |
四、跨国公司开发忽视社会和环境影响 |
第三节 湄公河沿岸民众利益诉求 |
一、湄公河国家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二、反坝运动及沿岸民众主要利益诉求 |
三、反坝运动的影响效应 |
小结 |
第五章 澜沧江开发争议及中方采取的合作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对澜沧江的开发规划与下游国家反应 |
一、澜沧江中下游二库八级开发规划 |
二、关于澜沧江开发的争论焦点 |
三、非政府组织成为反对澜沧江开发的“前锋” |
四、澜沧江开发的影响被夸大 |
第二节 中国与下游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 |
一、中国政府在外交舞台上增信释疑 |
二、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三、用实际行动展现合作诚意 |
第三节 中国在流域水资源治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如何定位在流域水资源治理中的自身角色 |
二、如何加强与下游公民社会的沟通理解 |
小结 |
第六章 美日对湄公河开发的影响 |
第一节 美国重新重视湄公河流域开发 |
一、奥巴马政府高调“重返”湄公河 |
二、美国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原因 |
三、美国的湄公河政策走向分析 |
第二节 日本寻求提升在湄公河地区影响力 |
一、日本对湄公河流域开发的早期贡献 |
二、近年来日本湄公河政策新动向 |
三、日本新动向溯因及未来走向分析 |
第三节 域外大国介入湄公河开发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东南亚国家借机实施“大国平衡”战略 |
二、中美日竞争在越南和缅甸尤为凸显 |
小结 |
综论 |
一、湄公河水政治与地区总体政治的关系 |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的困境与希望 |
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的战略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英文资料 |
二、中文资料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美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中国在中哈油气合作中面临的挑战 ——基于能源地缘政治的视角[D]. 谢艳亭.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5]知识型专家影响空气质量标准政策变迁的中美比较研究[J]. 孙岩,刘红艳. 科研管理, 2019(04)
- [6]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D]. 马艳艳. 厦门大学, 2018(06)
- [7]美国智库影响美国对华贸易的机制研究(1990-2016)[D]. 王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8]寻求专业性与政治性的互动及平衡——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J]. 董石桃. 政治学研究, 2017(04)
- [9]《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杨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10]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D]. 屠酥. 武汉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