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服务型语文测试工作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型论文,中日论文,语文论文,测试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若以测试目的为依据,语文测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完成学历教育而必须通过的语文测试,本文称作“学历型语文测试”,如高考中的语文考试;另一类是指以为公众服务为目的,针对某些人群的语文(语言、文字、文学)能力所开展的测试,可称作“服务型语文测试”,如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后一类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
当前,国人语文能力整体水平偏低,已引起学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提升国民整体语文素养、如何评估个人或国民语文能力问题,日渐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亚洲经济发达国家的日本,危机意识极强。日本语(或“日语”)是其国语,学生国语能力不高问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二战至今许多学者就此进行了探讨,这一点与中国十分相似。目前日本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国语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文部省颁布的适用于高中的《新学习指导要领》(2000年开始实施)甚至把“国语能力”提到了生存能力的高度。由此,日本汉字能力检定(日文为“日本漢字能力検定”)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①进入21世纪后,日本语检定(日文为“日本語検定”)等也开始实施,因而,日本在服务型语文测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已有相关学术成果大多论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少量成果涉及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而关注日本服务型语文测试的专题研究和对中外服务型语文测试进行对比的研究成果十分鲜见。笔者将中日两国情况进行比较,旨在为中国服务型语文测试的发展、国民整体语文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中国服务型语文测试概况
中国可以算作服务型的语文测试主要有四种: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汉语能力测试。其中,普通话水平测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社会影响最大。
1.基本情况
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测查应试者普通话的规范和熟练程度。若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1994年开始实施)算起,已历时18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下属的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负责测试及相关培训、研究,包括对地方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进行质量监督与业务指导,培训测试员,组织开展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编写和审订教材等。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始于2007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持研制,旨在衡量具有中等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或文化程度与此相当的人使用汉字应该达到的水平。[1]测试的实施机构是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命题等工作由该校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命题评价中心负责。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主要测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包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再学习能力等。[2]该测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研制,2005年开始在全国实施,2003年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被授权开展推广和实施工作。汉语能力测试旨在评估将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工作基本用语人群的汉语应用能力,由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实施,[3]2011年举行了首次测试,目前尚在试行阶段。
2.测试对象
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包括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师范、播音、主持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受测范围现已逐步扩大到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公共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等。[4]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主要面向公务员、编辑、记者、校对和文字录入人员、教师、学生、文秘、广告业人员,以及日常工作与汉字应用紧密相关的其他人员。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面向“所有就业者”,根据主考机构的介绍,测试对象实际应该是即将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在职业活动中需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群。汉语能力测试针对的是从小学中年级到大学、社会成人各年龄段,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5]
3.测试内容及测试等级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2004年开始实施)规定,测试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范围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等为主;测试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每个级别又分为甲、乙两等。《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2007年开始试行)指出,测试范围及评分指标的制定主要依据汉字的字量、字形、字音、字义等属性以及使用频率、分布、构词能力等特征,《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的总字量为5500字;测试等级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能够在一般的使用环境中认识并会用3500至4000个汉字、具备完成高中及同等教育的汉字应用水平的应试者,可获得三级证书。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以任何特定教材为依据,现在仅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涉及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句子连接的方式、汉语书面表达的一般格式、对事物或事件的描述、说明和解释等;测试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高级、中级、初级。汉语能力测试重在考查应试者在口语理解、口语表达、书面语理解、书面语表达四个方面的能力;测试等级由低到高分为六个。最低级别——一级的考生,以具有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文化水平的一般手工劳动者等为主,其语文能力应该是:能听懂、读懂反映日常生活的语言材料、能在家庭和邻里等较小社交圈内就日常活动方面的话题进行口头交流等。
4.证书效能
上述四种测试的主管部门和实施机构的网站关于应试者人数和类别、证书效能等公开信息很少,笔者在此仅大致归纳。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是公务员、教师、播音员等上岗的必备条件。截至2006年,我国有国家级和省级普通话测试员4万人。[6]截至2011年,共有3000多万人次接受了这一测试。[7]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至2010年已开展4年,共有96190人次接受测试。至2009年,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开展相关工作已近5年,共有8万人次参加。[8]汉语能力测试刚刚起步,主考机构提出将以非强制性、非选拔性和非营利性作为指导原则。
三、日本的服务型语文测试概况
2006年以前,日本文部省曾对部分资格测试设立过审批制度,但2006年之后,伴随着行政改革,相关审批制度被取消,大部分测试采取市场运营方式,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培训—资格证书”市场,可见,日本的服务型语文测试都属于民间资格的测试行为。
1.基本情况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始于1975年,1992年成为文部省的认证测试,2006年以后改由财团法人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主持,在该国服务型语文测试中社会影响力最大。这项测试主要考察应试者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数量、对汉字的理解和准确使用能力。②日本语检定是日本的同类语言测试中应试者最多的一种,由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日本语检定委员会主持。该测试最初属于东京书籍③的社会贡献事业,2007年设立,2009年成为独立的民间机构,并得到东京都政府的认证,2011年文部省允许其使用“后援”的名义。④测试的目的是“通过培养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日语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为发展日本文化和推进社会教育做出贡献。”⑤
2.测试对象
近10年,日本汉字能力检定的报名人数大致呈上升趋势,最高年度涨幅为13.99%。以2010年为例,报名人数约232万,合格率为51.41%。应试者涵盖大中小学各级学生、社会成人、企业团体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及与教育有关的人员,最小的仅3岁,最大的是101岁。⑥日本语检定应试者既有大中小学的学生,又有公司职员、公务员、人才派遣公司的雇员、民间机构职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这几年的实际应试人数每年都在8万人左右,近5年各类应试者的年平均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高中生约35%,社会成人和其他人员共约20%,小学、初中生各约15%,大学生约11%。⑦
3.测试内容及测试等级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包括对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的考察,测试等级划分为12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1级、准1级、2级、准2级、3级、4级……10级。其中,10级相当于小学1年级应掌握的汉字能力,即应能在造句、文章中使用这个年龄学习过的约80个汉字。日本语检定从文字、词汇、语法、语义、敬语、汉字六个方面综合考察应试者的日语使用能力,内容涉及各级应试者的日常生活场景,富有生活实感;测试等级分为7个级别,其中,1-3级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社会成人,4-7级则针对中小学生。凡以在校中小学生为考察对象的级别,其出题范围和标准答案都将充分考虑与之相对应的各级《学习指导要领》。
4.证书效能
如今,日本民众也认识到,语文能力不仅是教师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求学、就业)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企业、公司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利器。因而,上述两种测试的证书受到相当一部分中学、大学和企业的认可。例如,汉字能力检定证书已被应用到以下方面:2011年被日本299所大学、159所短期大学作为新生入学的重要参考,被1357所高中作为入学参考,甚至享受高中入学考试直接加分的优惠;与日本全国高中的“学分认定制度”关联,即测试成绩可转换为高中学分。日本语检定证书属于公共职业能力证明书之一,可记载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卡上;在一些企业的新员工招聘、旧员工岗位调整等各项人事管理当中,这一测试受到重视;将其当作新员工培训内容之一的公司有800多家,三菱电机信息网络公司、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等知名企业招聘时,也以之作为优录或参考条件之一。
四、中日两国服务型语文测试工作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的服务型语文测试工作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诸多不同。如二者都能根据测试对象,力求测试内容的全面性、测试目的的明确性、测试难度的渐进性。日本开展此项工作比中国早了近20年,其测试机构的民间性、测试目的的公益性、测试对象的大众性、内部管理的严格性,对中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如下所示。
1.以民间为主导力量
日本的语文测试工作属于民间主导模式,即“政企分开”,测试实施者为民间机构,文部省仅是其“后援”单位。这种商业化运作模式优点很多,一方面可以高效节能,使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避免由政府部门主导而可能产生的与民争利、徇私舞弊等弊端;另一方面,又能体现政府对此项事业的支持,并且政府可对民企进行监管。例如,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2009年曾被媒体指为“摇钱树”,因其收取的考试费累计高达7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70万元)。政府教育部门调查之后给该协会列出的两个有助于抵消盈利的办法:降低考试费,让财政收入尽快回归非营利团体的一般水平;将资产用于其他公益事业。而该协会表示将尽力配合政府意见。[9]中国的语文测试工作属于政府主导模式,测试实施者都有官方背景。这一模式的优势是便于政府对国民总体语文能力的提高进行整体规划,但商业化运作的优势难以发挥。
2.以公益为工作目标
日本的此类测试证书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社会认可,一些企业将其视作员工竞聘、升迁的重要参考,证书获得者还能得到一部分学校在入学、学分方面的优惠政策。两家测试机构分别是“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财团法人”,均属公益机构。例如,2011年日本参加日本语检定的考生为83077人次,考试费总计2.3171亿日元,不过主考机构仅有68名正式员工,平均每位员工年营业额约合人民币26.7万,年人均为1222名应试者服务,而应试者人均费用约合人民币234元,在高收入高消费的日本,这可谓高效而节能。⑧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汉语能力测试的主考机构也倡导公益性,但前者的报名费较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费高出许多,后者如何实践这一倡议尚不知晓,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的公益性也不明确。
3.以大众为测试对象
日本的两种测试均属大众型测试,既是提高或展示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和国家提升整体语文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日本的大中小学各级各类学生和社会各阶层人士自愿参加者甚多,来自知名高校、企业的认可亦不少。但中国的四种测试中,三种是职业型的,一种虽属大众型但未正式实施,若就提升国民整体语文能力的目标而言,这些测试的对象不够广泛。而且,参加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等的应试者绝大部分来自普通院校,知名高校和知名企业对此“漠不关心”。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国民对语文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及日本国民;二是中国的服务型语文测试多属职业型,测试范围较窄、受试人群有限,测试机构也未注重对外宣传,未与教育界和企业界保持密切沟通。
4.以严格为管理特点
日本的测试机构内部管理都十分严格,如日本语检定委员会内部设有理事会、事务局、试题委员会、危机管理委员会、审议委员会和评价委员会等,各部门职责分明,作为外部监督机构的评价委员会也正在加强工作力度。测试机构的运营信息透明度很高,应试人数和类别、证书的被认可范围和方式,有时甚至是针对应试人员和机构的问卷调查情况都能在其网站上查阅。即使是成绩的通知环节也未被忽略,从而使测试证书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而且“诊断书”式的成绩单有利于应试者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测试机构的严格管理不仅方便了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宣传方式,便于机构在公众当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中国的测试机构都是政府主导型的,内部管理情况未做到公开透明、不易受到公众监督,同时也未有意识地利用网站、成绩单等科学化的手段进行自我宣传,服务社会。
五、结语
中日服务型语文测试工作的最明显的不同在于,中国通常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即教育部、人保部、国家语委等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组织相关的研究所和大学对测试进行研制,再由政府下属机构或具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具体实施。即使有个别民间机构参与,也希望借助“国家”名义和政府的行政资源。这种模式容易引起社会和相关人员的反感,也难以将提升语文能力的要求变成国民的自觉自愿行为。此外,其内部管理也缺乏监管,容易产生与民争利等问题。
日本的测试机构是属于“草根”类的民间公益机构,文部省仅授之以“后援”的名义。这些机构可以借用的行政资源很少,只能自觉适应社会需求,将测试内容与各级学校教育及其背后的文部省相关法规挂钩,努力争取大中小学和企业的认同,从而促使市场化模式正常运转。
日本2010年总人口1.27亿,当年日本汉字能力检定的报名数为232.0722万人,占总人口的1.8%。这项测试就考试费一项的收入就约合3.6亿人民币(46.2亿日元),人均考试费约合人民币177元。⑨以此为参照,若中国每年的应试者也占全国总人口(13亿)的1.8%,那么,应试人数估计达到2340万,仅考试费(若50元/人)收入就达11.7亿人民币,因此,这有可能发展成为集测试、培训、出版等行业为一体的巨大市场,同时也是合理开发语言资源[10]、对国民增强语文意识和提升语文能力产生深远影响的有效途径。
语文测试及其培训是国家语言服务的重要内容,为了让更多民众得到更好的语文测试服务,笔者对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主导机构民间化,即鼓励民间机构参与语言测试的研发,推动“培训-测试”良性市场的形成;第二,工作目的公益化,即不以营利为目标,而是将语文测试工作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开展;第三,测试对象大众化,即加快大众型语文测试的研制,推动测试证书逐渐在大中小学的入学、学分认证、职位评聘和调整等工作中被作为重要参考,给民众带来实际利益;第四,行业管理严格化,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从业机构的管理,促其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注释:
①日本的语文测试名称、机构名称等,中国学者使用的译名尚未统一。为方便读者查找原始文献,避免翻译造成的歧义,笔者在论述过程中尽量采用“借形”的翻译方式,即采用与日文相同或相似的简体汉字。
②『漢検の概要』,2011年12月1日查阅,详见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会网站(http://www.kanken.or.jp/about/)。
③东京书籍是日本一家创业于1910年的出版社,以出版教科书见长。
④『日本語検定とは』,2011年12月1日查阅,详见日本语検定委员会网站(http://www.nihongokentei.jp/about/aboutnk/about.html)。
⑤『検定試験の自己評価シ一ト』,2011年4月1日至11月28日,详见日本语検定委员会网站(http://www.nihongo-kentei.jp/pdf/jikohyoka2011.pdf)。
⑥『年間志願者数ぉよぴ合格者数の推移』、『年度·回ごとの級别志願者·合格者数結果』,2011年12月1日查阅,详见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会网站(http://www.kanken.orjp/frame/data_flame.html)。
⑦依据2007-2011年每年相关数据整理,2011年12月1日查阅,详见日本语検定委员会网站(http://www.nihongo-kentei.jp/result/resultnk/data.html)。
⑧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参照2012年5月4日17:02,1日元=0.07845元人民币。该测试每年举行2次,全年考试费为2次测试中每一级的报名人数与每一级考试费相乘之后的总和,人均考试费为7个级别每人需缴纳的考试费之总再除以7个级别。参见『受検概要』,(2012年4月1日查阅,网址:http://www.nihongokentei.jp/info/exam/outline.html,http://www.nihon-gokentei.jp/result/resultnk/data.html)。
⑨人民币的汇率参照2012年5月4日17:02,1日元=0.07845元人民币。该测试每年举行3次,全年考试费为3次测试中每一级的测试人数与每一级考试费相乘之后的总和,人均考试费为12个级别每人需缴纳的考试费之总再除以12个级别。参见『検定料を改定すゐ級』、『年度·回ごとの級别志願者数·合格者数』(2012年4月1日查阅,网址:http://www.kanken.or.jp/charge/index.html,http://www.kanken.or.jp/investigation/result.html)。
标签: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 日语论文; 文部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