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离家出走论文,青少年论文,心理分析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6)04-0031-0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如何帮助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尽快走出困境?这些都是每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性质和引起的心理学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干预策略,以利于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较好地适应学习和正常地生活。
一
对于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定义,国内资料没有统一的说法,大多引用国外的一些界定。它们大多强调以下四点中的部分或全部:一是离家出走者的年龄;二是是否离开家庭或居住处;三是离开的持续时间;四是是否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允许。根据这4项内容,我们认为美国人类与健康服务机构所提出的定义是比较满意的: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1]由于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多在8-18岁且高发年龄段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本文所指的青少年为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暂不考虑大学生。
由于判定离家出走的标准不同,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分类也是多样的。国外的研究中较流行的分法是将其分为逃离型(Running From)和逃去型(Running To)两类。[2]前者指青少年为逃避家庭或个人问题而用离家的方法去冷静自己;后者则指青少年离家去寻求刺激、欢乐或新的体验。国内的分类则较细,虽然分类不完全相同,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游戏型、逃避型、向往型、反抗型和强制型等四种类型。[3]逃避型与逃离型相类似,向往型与逃去型相类似,游戏型主要出于贪玩好奇,盲目从众,反抗型则向父母、师长表示抗议或不满的宣泄,甚至是一种报复行为,强制型可能因受到外力的压迫而离开。
无论属于何种离家出走,其性质都属于心理危机。这首先是因为离家出走存在着诱发事件,如学业失败、父母打骂、他人误解和失恋等等。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遇到某一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就诱发了离家出走行为。其次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离家出走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给青少年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弃学、偷窃、卖淫甚至是自杀等。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他们寻求帮助。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青少年的心理是不平衡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总是存在的,这就为他们的求助行为提供了动力,使成长成为可能。再次是离家出走存在复杂的症状,有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小说人物,却与现实格格不入;有的对成功的强烈期待常常受到考试挫败的沉重打击;有的独立愿望因受到父母的管制而压抑心底。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变化极快的时期,个体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时限长短不一,而他们又往往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或不愿去面对一系列的困境,直到无法回避。因而当青少年面对问题时常常得过且过,不敢正视困难,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然而不管离家出走青少年是否愿意面对,他们又不得不去应对,而且往往作出离家出走等消极的应对。消极的应对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深问题的严重性。综上所述,青少年离家出走明显属于心理危机的范畴。他们的出走行为是出于一种认识,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对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4]因此,从本质上说,青少年离家出走是认知不一致、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的结果。
二
国外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普遍通过外部因素去探讨原因,到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社会学的理论。从三个角度研究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5]一是心理病理角度,此角度来自早期的精神科研究,因而当时离家出走行为均被视为心理病态,其特征为情绪困扰、抑郁、自我形象低落和自制力弱。二是社会性角度,认为青少年离家出走主要是逃避家庭的生理和心理的虐待,或是对家庭的无声抗议,目前此角度研究较多,研究结果也显示离家出走青少年的家庭皆有一些共同现象,如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气氛不和谐等。三是正常健康角度,反对将离家出走视为个人性格、心理、家庭或社会问题的症状,提倡正面分析青少年离家行为,认为离家是处理其在家庭中所面临的困扰的一种可接受的方法。Brennan et al.提出综合张力——制约理论[6]该理论相信离家出走是家庭压力和亲子关系不和谐(张力)的后果。如果青少年与家庭、学校和同伴的关系是正面的(制约),可减少离家出走的可能性。Ek & Steelman提出互动理论[7],强调离家出走行为是通过个人和环境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而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等。Schaffner则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8],着重指出情绪对青少年如何理解离家出走的行为和如何做出此决定起重大影响,认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除了认知层面,还有情绪层面的互动,两者的结合才能更清楚地分析青少年做出离家出走决定的过程。
国内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出现较晚,相关文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多,但在对原因的分析上很少形成某一理论。总体上看,多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来探讨。家庭因素包括家庭不良心理气氛、孩子的家庭角色、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和不适宜家庭教育观念、不当的亲子互动等,并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学校因素包括教材教法、环境设备、社交关系、师生关系和学校管理等。社会因素涉及不良帮派、不正当娱乐场所和大众传媒等。个人因素则指青少年特殊的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已经从个人病态心理的研究转向了整个社会系统的研究。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其中家庭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结果也显示:离家出走青少年的家庭皆有一些共同现象,如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较差的家庭经济水平;亲子间不同的家庭功能观[9]等。但是我们认为,影响离家出走的各种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家庭、学校和伙伴作为诱因,导致离家出走学生内部产生四对内心矛盾,才是导致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
(一)较大的学习压力感与偏低的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矛盾
大量的离家出走青少年案例表明,他们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困扰,父母亲对他们又往往寄予极大的期望,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习受挫后,父亲的打骂,老师的不重视,同学的另眼相待,使他们几乎看不到鼓励的目光,听不到赞扬的话语,较低的他人评价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观念,使其产生了认知偏差,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下,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的,是指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10],自我效能感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而自我效能感的偏低,使青少年无法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逃避现实,甚至离家出走。
(二)渴望理解与亲子关系疏远之间的矛盾
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大多都存在亲子关系问题,有的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工作三班倒,使得子女在家独处的时间较多,彼此沟通的机会较少,而其父母又缺乏沟通意识,疏忽对孩子的关心,使孩子对家庭的情感不深,归属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有的父母的严格要求和不当的教育方式,使子女不愿也不敢向父母吐露心扉。禁止他们参与与读书无关的一切活动,更加激起了逆反心理。体罚和责骂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使亲子关系恶化。[11]青少年渴求理解,渴望关怀,却常常因亲子关系疏远而无法满足精神的需要,就会产生悲凉、疏远感,甚至选择离家出走。
(三)渴望友情与内心孤独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都渴望和极力维持与同伴的友谊,在亲子间感情存在隔阂的情况下,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往,渴望建立真挚的友谊。然而他们却常常因学习压力与家长压制而无法实现,特别是父母对其择友的苛刻标准,令其备感孤独,缺乏朋友这一重要的支持系统。由于学习的竞争与压力、父母的管制等,青少年很少有机会与朋友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孤独。朋友间支持的弱化,使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时常常产生消极的反应,甚至独自离开学校和家庭。
(四)对社会新异事物的追求与认识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
离家出走青少年对社会现象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而且自控能力较弱。比如盲目崇拜、模仿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形象,从小说中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情感,使他们产生丰富的幻想,对现实和幻想的界限模糊。自认为富有正义感,讲义气,易冲动,崇尚以武力解决问题,认同于小说人物的行为,将违规行为视为英雄人物的豪放不羁或是正义之举。他们在学习上无法感受成功的喜悦,而网络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情境,激起了他渴望已久的愉快的内心体验,轻易可得的快乐使他不断产生强烈的冲动,以至于沉迷于追求快乐,即使知道其危害,仍控制不住。而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取向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大量充斥的不良社会信息很可能盲目遵从,误入歧途,导致离家出走。
(五)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相对较弱的应对能力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逐渐产生了独立意识,渴望自由、自立,但是有的青少年在溺爱中成长起来,一切都要顺从父母的要求,离开自己的朋友,放弃自己的爱好,而内心却一直在独立的呐喊,与父母的矛盾内化为自我与超我的冲突,自我对超我的长期压制,必然导致紧张的加剧,到达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爆发。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极为渴望以成人的方式行事,被他人欣赏,却不为大人认同,面对种种困境,他们又常常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选择离家出走来应付。调查表明,在遭到困难或发生不幸时,很少或几乎不求助于人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而在面对挫折时,他们却常常有多种不良的反应,有离家出走想法的学生其不良反应往往多于没有离家出走想法的学生,在不知所措、激动愤怒和逃避面对三项上前者明显高于后者。青少年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常常不愿听从成人的意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但与成人相比,其认识能力不够全面,行为不够成熟,情绪上具有外露性、易变性和冲动性,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面对众多新的复杂的问题,常因认知的片面,情绪的冲动,对挫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积极的应对能力却又不愿找成人帮助而产生上述的反应,消极的应对方式进一步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离家出走这样的极端行为。[12]
总之,认知、情感和行为诸方面的功能失调,在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外在因素的诱发下,就可能产生离家出走的行为。
三
既然离家出走青少年内部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对其的心理干预就可从这三方面的表现入手,对其进行认知、情感和行为干预。
(一)认知干预,解决认知因素的冲突
离家出走青少年往往持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如对离家出走等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不合理信念,产生了盲目从众的行为;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对父母的不合理信念,致使亲子关系疏远,情感淡漠。在这些信念中常常存在“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粕至极”的特征,它引起了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并导致了其出走行为。因而干预者可以引导当事人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给其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首先是引导离家出走青少年反驳自己头脑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由于离家出走青少年思维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特点,在引导他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时,关键在于找出并推翻不合理信念中的这些特点。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是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当事人以自己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规律作为起点。“过分概括化”则表现在青少年对自身和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常常以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整个人。如因几次考试失败而断定自己一无是处,对学习无能为力。“糟糕至极”的想法则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它往往与“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针对上述三类不合理观念,干预者应积极提问来促进其主动思考,可以运用质疑、夸张等方式进行提问,但基于离家出走青少年在情绪上的不稳定性和行为上的冲动性,不宜采用咄咄逼人式的提问,以免激起其强烈的抵抗心理。干预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青少年对不合理信念进行有效的辩论:(1)探讨信念是否具有现实依据,让其举出反例,使信念站不住脚。(2)探讨信念是否符合逻辑性,鼓励其找出逻辑矛盾,以动摇其信念。(3)探讨信念是否符合情理,促进其采取宽容的态度,以推翻其信念。以此使离家出走青少年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其次是帮助离家出走青少年对不适情境展开想象。通过想象,让其体会到情绪是可以通过改变想象而改变的。首先想象那些引起其情绪困扰的情境,如让其想象考试不及格后,父母的失望、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等场景,并体验强烈的情绪反应,然后让他在此情境中想办法改变自己的不适当情绪并体会适度的情绪,最后停止想象,让其讲述自己是怎么想的,才使情绪发生了变化。此时,干预者要强化他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最后是鼓励离家出走青少年完成认知的家庭作业。改变信念和思维方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但需要干预者的努力,也需要当事人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在咨询中进行,也应持续到咨询以外的时间。因此干预者应鼓励其完成认知的家庭作业,以固定或不固定的格式,让当事人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先让当事人找出诱发性事件A和情绪及行为后果C,然后再找由事件引起的不合理信念B,接下来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最后写下辩论后达到的情绪和行为效果 E。由于认知改变的困难,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要反复进行,才可能达到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的目的。
(二)情感干预,解决情感因素的不融
离家出走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往往是复杂而消极的,学习的巨大压力和频频受挫,使他们常常感到紧张、焦虑和害怕;亲子关系的疏远,使他们在家中感到孤独、冷漠和冲突;同伴的缺乏使他们感到孤独而无助,然而强烈的情绪反应却常常因不愿向人倾述或无人倾听而压抑起来。不良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发,因此可将离家出走青少年的情感问题作为突破口来解决其内心的冲突。
第一,鼓励离家出走青少年释放内心消极的情感。一些离家出走青少年总是表现出想方设法回避谈及自己情感的倾向,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当事人对情感表达有错误的认识,使其不愿面对自己当前的情感状态;二是由于言语匮乏,没有能力对内心混乱的情感做清晰的表达。对于第一种情况,干预者首先要引导他们改变态度,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情感,使其意识到表达积极情感、宣泄和释放消极情感的意义,从而增进情感表达的动机。对于第二种情况,可在态度改变的基础上,通过向当事人提出一些精确具体的情感语词,来有效地帮助其提高正确、全面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通过这一技术,对自己的情感困扰有更多、更准确的认识。
第二,引导离家出走青少年明晰情感的复合状态。离家出走青少年的情感状态往往是多种情感相互交织的复合体,为帮助其辨别与分析内在情感的复合状态,干预者可以运用情感辨析技术,使其各种情感的性质、强度和比例在意识层面上变得更清晰,对情感状态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干预者引导离家出走青少年对其情感进行性质的辨别,向他们呈示一张情感性质甄别表,陈述指导语后让他们纸笔练习。经过认真思考,最终勾画了其中的一些情感语词,干预者将它们进行归类,经初步考察,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情感状态基本上是由愤怒,恐惧,悲哀,焦虑和孤独五种消极情感构成。然后,干预者引导他们进行情感的强度分析,呈现情感强度指示器,陈述指导语后让他纸笔练习。经反复比较,他们选择上述已归类的情感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个语词填入图中,强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紧张,生气,悲伤,孤独和烦乱。此时,各种情感的强度清晰地表现于图中,在干预者的帮助下,他们便明白了自己当前的主要情感种类及其强度。最后,干预者引导他们对困扰自身的各种情感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呈现情感比例百分图,陈述指导语后让他们纸笔练习。对紧张、生气、悲伤、孤独和烦乱的比例估测分别是30%,30%,20%,15%和5%。通过对主要情感的比例估测,明白了是什么情感较持久地占据和支配了他们的情感状态。
第三,促成离家出走青少年情感的整合。离家出走青少年的情感困扰常与外在环境的阻隔和其内部的冲突有关,干预者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来打通其与环境之间的阻隔,消除其内部的矛盾,从而促成其情感的整合。同时又可重新认识由干预者所扮演角色中所折射出的真实自我,从而促进两者的整合。此时,干预者可让其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同时觉察和体验人格中自我和超我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自身人格各个侧面中的合理和歪曲的部分,通过情感的宣泄与自我内在的整合,来解决情感的冲突和困扰。
(三)行为干预,解决矛盾中的行为因素
离家出走青少年常常因认识的偏差,情绪的波动而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反过来,由于具有某些不良的行为或缺乏适应行为而影响或加深其认识上的偏差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因而行为的改变或建立对离家出走青少年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正面强化离家出走青少年的适应行为。基于离家出走青少年常常缺少关爱和鼓励,表扬、关心等行为将是很好的强化物。干预者可以通过强化手段来帮助当事人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干预者可先根据他们在学校和家中的学习表现,确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以便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然后安排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他的偏好,通过协商确定适宜的强化物。一旦做到既定的要求就表扬他并按承诺给予实物奖励,以此强化其适应行为,增进其自信心。较低的目标实现后,则提出稍高的要求,循序渐进,使其行为一步步接近希望的模式,逐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
其次是指导离家出走青少年获得沟通的技巧。基于离家出走青少年常存在亲子间、同伴间和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干预者可运用模仿学习来帮助他们获得沟通的技巧,以适当的沟通方式来取代不适当的沟通方式。引导他们看亲子间交往、谈话的录像,或听父母与子女对话的录音,或由干预者做示范——如何与父母沟通等等。在看完录像,听完录音或观察示范之后,进行有重点的讨论,与父母沟通中要注意什么,怎样做得更好。与此同时,干预者要利用正强化来强化其适当的反应倾向。
最后是帮助离家出走青少年学会应对的技能。面对困难和挫折,离家出走青少年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为此干预者可帮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培养受挫后的应对技能。可帮他找到一个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境,然后自己去解决这一困境,干预者指出其做得好的方面,予以表扬,不足的方面,提供改进建议。接着进行第二次角色扮演,让他采纳新的适宜的应对行为并给予强化,期间,干预者可做出一定的示范。此外,干预者要鼓励他尝试把新的应对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从上述对离家出走青少年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干预可以看出,各种干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连,相互渗透的。如在帮助当事人对不当情境展开想象中,虽然关键在于认知的改变,但也涉及情绪的控制。在鼓励当事人释放内心消极的情感时,目的是宣泄情绪,却也要改变其对情感表达的认识。在指引当事人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沟通技巧时,尽管主要是行为方面的改变,但也离不开相应的认知和情感活动。因而,对离家出走这一复杂的心理危机,干预者需要运用折衷的心理干预,整合各种干预的方法和技术,更灵活、开放地对待离家出走青少年,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地选择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收稿日期:200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