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中青少年的社会动机_社会互动论文

网络互动中青少年的社会动机_社会互动论文

网际互动中青年的社会动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中青年论文,网际论文,动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第三次浪潮正在做的,并不是去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某些高视阔步的超人出入于人们之间的英雄人物,而是使分布于社会的普遍性格发生显著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搜索虚构的人,而是去寻找未来文明最珍视的特性。”这一预言揭示了未来社会青年成长的环境将与以前完全不同,而这种不同以往的环境将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21世纪已经来临,这一预言逐渐实现,其原动力便是信息化、网络化浪潮。青年是网络化浪潮的主体之一,扮演重要的角色上网已成时尚,网上交往行为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并行而生,透现出理性与非理性的色彩。事实上,上网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而存在的。在网际互动的过程中,青年的社会动机则是不同的。

一、有关网络互动与社会动机概念的界定

首先是网际互动:

社会互动从个人层次考察社会,指的是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而在网上的互动关系中则还具备新的特征。网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实质上较少有社会面貌的接触(且有可能彼此是完全陌生的)。而这种电脑连线的沟通方式,基本上是较少束缚或规范,且是彼此具有创意的,但有时也比较粗野和直率。现实生活中的所有规则、限制在这里都有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对象,人的说谎本能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是一句空话,网上人际互动提供了一种比现实人际互动更为直接和自由的互动方式。于是我们将网际互动定义为: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人与人之间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网络的形式而借助虚拟空间相互作用的网上交往行为与方式。本文讨论的便是以青年为互动主体的这种网上交往方式,也即网际互动。网际互动的方式主要有聊天、E-mail交友、BBS版面活动、网上传呼装置及游戏、娱乐等。

网际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对其特点研究得也比较多,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互动方式的间接性与符号化或文本化。网络空间作为一种符号化的信息存储库,实际上也就决定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符号化或以符号中介的互动。符号不仅作为一种互动沟通的中介使用,而且进一步构成人们可以与之互动的对象。

其二,互动角色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在电子空间中的互动既不具有现实地理空间所进行的互动那样的实体性和可感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和可察觉的时空位置与形态,而只有一种功能上的实在性。互联网提供的是一个数字化环境,所以人们之间的互动便成为一种虚拟互动。网际互动中人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虚拟角色,具有极强的匿名性与虚拟性。概括地讲,网际互动的角色具有“获得性、间接性、匿名性、体验性、丰富性或多样性、创造性或想象性、个人性、许可性、交换性、单一情景性、缺乏责任性及缺乏内在统一性。”

其三,互动行为的直接性与自主选择性。网际互动中,交往者来去自由、行动方便,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表情达意,可以随心所欲选择交往对象,确定交往方式,充分体现直接性与自主性特点。网上交往只是一种虚拟交往,交往中不存在“容貌效应”,许多时候,互动行为选择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其四,互动关系的平等性与自由感。虚拟条件下青年网民的交往角色是虚拟的,不存在上下级那样的垂直型交往关系,交往似乎更加平面化,属于典型的横式交往。不仅如此,网际互动的虚拟性还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同乡等种种“横式”交往界限,从而使互动变得更加自由、平等。当然,长晚辈、师生及上下级之间的交往也在网上存在,但这种交往只是现实纵式互动的延续,网络只是与日常生产中电话、书信等相类似的工具。而网际互动的主要关系类型即为平等的“网友”。

其五,互动的超时空性与开放性。在网际互动中,不仅时空与空间发生了相互分离,而且空间与场所也发生了分离。网际互动不存在地域界限,跨国、跨文化交往不再受到外物的束缚,交往双方主动地建立和维纱接触,以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多元共存、健康发展的开放环境中。

其六,互动的无规范性与松散性。网际互动中技术上的TCP/IP通信协议成为人们互动遵循的唯一规范。还由于瞬间效应的存在,互动双方更多了不稳定性与松散性。人们在网际互动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去社会性,人们可以不囿于社会规范的压力而无所顾忌。正由于此,人们在网际互动中可以真正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普遍互动关系,但这更易使人丧失群体认同感。

其七,互动动机多样化与情感性。青年网上交往动机多种多样,不一而足,觅友、休闲娱乐、心理寄托,情感宣泄。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宣泄自己的情感,寻求精神寄托与安慰。

其次是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动机就是引起、维持、推动个性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一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媒介。行动目标是动机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动机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它由各种心理形式所共同构成,其中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但是总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一般认为动机有三种功能:首先,它激发个体活动,对行为有推动作用;其次,它维持个体活动,对行为具有强化作用;第三,它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网际互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网际互动中,青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动机驱使下完成的。同时,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中的社会行动又带有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色彩,在信息时代,青年外在的宏观环境与内在的微观心理相互作用,使其网际互动的动机受到不同折射面的影响。我们要探讨的正是这一影响的表面作用形式与内在的原因机制。

二、网际互动中的社会动机分析

美国网络社会学专家莱恩格尔德说:“在网络交往所形成的网络社群中,明显地受到经济旨趣的影响,其中可能包括大量以信息作为商品的交易,然而,网络最终所能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市场,而在于形成长久的个体关系和群体关系。”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加入了网际互动的行列,那么为什么他们对网际互动有如此高的热情,或者说,他们的社会动机因素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青年在网际互动的社会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亲和动机、权力动机、成就动机。

1.亲和动机——寻求注重内涵的交往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

所谓亲和动机即是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别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一般来讲,人们之所以相互交往是由于他们能够取得信任、获得他人的物质与情感支持、与他人形成伙伴关系以及获得群体归属感。注重内涵的情感性交往和形成亚文化群体是其中的一种外在表现。

从理论上讲,一般人都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实现这些愿望。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受到性别、种族、资源、社会地位等身份因素和个人的相貌、体态、表达能力等交往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上述意愿。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交往中的吸引力问题:人们总是愿意与那些自己感觉喜欢的人交往,而吸引力最初无疑来自外表和气质,然后是资源的占有和社会地位,最后才是知识、智慧、修养等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正是这一排列秩序,使许多内涵不错但外表或社会资源欠缺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处于劣势,在生活中难以挥洒自如。网络改变了作为吸引力来源的诸要素的排列秩序,进而使一些由于外在因素欠缺而在交往中相形见绌的人重新获得交往的自信心。由于很多人在现实社会交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当他们看到网际互动不再首先强调一些外在因素时,就对其注重内涵的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网际互动中,某些青年平时很内向,因而更渴望去寻求内心的平衡与整合。网络空间的直接性与自主性的特点,使其有机会,也更有意愿去尝试新的认识互动主体——网络另一面的人。但是,这种孤独不是单靠这种外在的强化所能解决的。它只会使个体更沉溺于虚幻的想象,而人总是要回归现实的。当其回到现实生活后,又会感到更加的失望与不适应,于是结果是“孤独的更加孤独”。“两极化”的结果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另外,青年人在这种网际互动中似乎更为注重情感性的交流。与现实不同的是,网络给青年提供了一个虚拟性与真实性并存的情感环境,甚至有人认为情感交往是网际互动中的主要动机与形式。青年一方面可以在网上大胆而直接地与异性交往,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这种青年期的情感在虚拟的网上世界得以淋漓尽致地宣泄。这是由于青年这一时期社会化特殊阶段决定的。这一时期,青年已经逐步走向独立,但其内心世界也更为封闭,许多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与老师家长感觉无法沟通与倾诉,只得借助于网络。将自己的情感倾诉给网络另一端另一个真实的个体(但在其心中则早已虚拟化为各种美好的形象)。希望在这一网际互动中寻求一种情感自我的认同。网络的优点也在于其快捷、范围大,因此一个个体可以很快接触到许多其他的个体,情感自我的交往空间一下子得到了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延续与拓展。

青年网际互动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内在动机是形成区位化的网络亚文化群体。网络所提供的高效率匿名性沟通手段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网络中迅速地生长出众多旨趣各异的亚文化群体:网络将在真实生活的群体中互相隔膜的孤独者联系起来,使他们超越地域限制方便地交往,共享价值与意义,获得某种由团体化所拥有的被社会正视的权利。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形成使人们在实体性群体之外,可以获得一些保持并发展其独特旨趣的交往空间,而不再需要克服自己的偏见、先入为主和固有的思维方法。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网际互动的匿名性与隐藏性与一些难以融入主流文化的亚文化青年群体的认同需求不谋而合。这些亚文化群体的行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怪异性、反潮流、非正常心理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少数青年群体。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甚至可能危害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他们很难进行群体的交流活动。这些现实的“压制”使亚文化群体对网际互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如黑客、同性恋者、神秘主义者和各类瘾君子等都纷纷上网呼朋唤友,在网上建立各种网站,进行交流或者在网下聚会协作行动等。简言之,网络所带来的自由度,使网络亚文化群体找到了一种低成本扩张的捷径。

2.权力动机——确立网际社会地位和攫取网络资源

所谓权力动机即是对权力的欲求,一种强烈的权力动机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自我看法,而且还会影响他的信念、思维方式和感情定向。在人际交往中,主体自然地将他人视为对象,希望在群体中确立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是人性所固有的权力意志,其基本表现由强到弱可分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对他人产生影响力和拥有控制他人的能力等三种情况。确立社会地位和攫取资源是其中的体现。

青年人在网络中扮演各种角色,而这些角色不再是出于生存的要求,而完全是人类游戏的本能释放。传统人际交往中的压力也在互不谋面的情况下得以缓解。网络为我们提供另一个探索自我认同、引起他人注意、影响甚至控制他人的舞台。由于可以允许人有多重身份,网络上的言行不需要也无法确认责任主体,因而人们有机会完全推翻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尝试不同身份的呈现。事实上,这也是基于人类本性中的实现欲与征服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其他人的承认甚至肯定与赞赏,当现实提供的资源相对有限,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得以实现时,人们便只能转向虚拟的空间寻找喧嚣的自我认同。网上交往的虚拟性和不确定,必然会削弱外在约束功能,同时也弱化了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上网之时如入无人之境,非道德活动大肆盛行。传统交往中应遵守的“真诚”、“信义”、“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在网上大大降低,随意交往、自得其乐、为我所用、不计后果等在网上大为流行,其深层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在现实的环境中,由于主体受到诸方面的约束与限制,社会也涵化出一系列的改造机制去弱化它,但其根基依然是存在的,在现实中只是被压制与掩盖。而一旦到了网络这个自由、平等、直接、快捷、虚拟的交往空间中,各种无规范感不断孽生,这种个人本位主义与自我中心感便一下子膨胀。由于不担心承担责任,无法辨认主体的真实性,这种思想与行为更加猖獗,达到超空间的释放。每一个人都试图在这种虚拟的网际互动中找到一种权力控制的快感,确立自己的网际社会地位。

网际互动的匿名性使许多有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和地位的暗示被屏蔽,为许多人尤其是青年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权力角逐的空间。以权力和地位角逐的视角可以解释很多网际行为。青年黑客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典型的以技术能力确立网际地位和攫取网络资源的举动。许多青年黑客都为自己起了一个十分离奇的网名,在攻击成功后还不忘留下大名。几乎所有的网上免费资源的发布之类的行动背后都潜藏着发布者对网际名誉和地位的追逐,而其实这些免费资源本来也是从网上来的,将其发布给别人只需要轻点鼠标,因为由此或许能获得某些资源渴求者的溢美之词。许多青年人之所以追逐网际社会地位的一个内在驱动力是,他们认为网际的社会地位也可能转入到现实社会之中,改善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权力状况和社会地位。而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居于有利社会地位的人,特别是所谓的名人,也纷纷以其名人效应向网络拓展其权力。由此可见,网络并不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区域,而是一个权力角逐的新战场。权力博弈的结果是,处于有利地位的仍然是少数个体,这些个体会以一种“垄断一切”的强烈的权力意志,同时在网上和网下两个领域中玩弄各种确立个体地位的“修辞”游戏,以赢得更多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获得是网络时代通往财富的捷径。

3.成就动机——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和角色的自我实现

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简单的说就是对成就的欲求。形成一种新的和更广阔的社会网络和达到角色的自我实现是为成就动机的外在维度。

构建尽可能广泛的社会网络是现代社会交往的主要目标。无疑,网际互动和网络社群的建立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参与者希望借此建构一种新的跨越时空制约的社会网络。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伙伴关系、社会支持、信息以及意义归属等社会化资源,吸引了许多青年人参与到网际互动中来。至少在表面看来,这种社会网络的建构是安全和便捷的,其成本较其他社会网络的建构更为低廉。通过网际互动,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直接建构新的社会网络。众多的主体将分散在各个终端的人群联系在一起,技术、政治、社会、休闲等各种各样的话题导向的讨论组、各种网上互助群体、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等,使人们获得了来自他人和群体的精神支柱甚至是物质支持。网际互动所构建的社会网络的便捷性和杂多性使人们成为众多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由此这些行动者获得了高度的异质性,而行动者异质性越高,他们在生活中可资利用的社会关系就越多,他们的生活就越具有可塑性与不断创新的可能。更为关键的是,一些网际社会网络可以与现实社会网络形成互补,甚至转换为介于网络与现实之间的某种新型的社会网络。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青年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青年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是,网络充分扩展了青年生活的社会环境,创造出许多新的社会关系。比如电子邮件逐步取代传统的通信方式,给青年进行远距离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此产生出不少新型的人际关系。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在网上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青年的社会化空间,使其不再局限于周围的人与事,而是向更纵深的空间发展。

青年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在无形之中将自己编入了“无限”的网络群体中,社会接触范围大大拓宽。同时,由于网际互动借助于计算机为媒介,人与人之间无须直接面对面互动,这种“戴着面具”的方式使青年得以在宽松的、平等的社交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发挥个性,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真正突破时空的限制到达地球的任一角落,联通任何一个人。青年作为角色扮演者有必要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通过更多的角色实践使自己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减少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更好地胜任自己的角色。网络为青年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练兵场”。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使青年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尺度。在现实中办不到、做不到的,都可以借助虚拟的网络而得以实现,尽情展示自我的欲望与渴求,实际上,这也起到了一种宣泄情感与角色扮演欲求的“安全阀”机制的作用。网际互动中角色的虚拟性与变异性又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扮演不同角色而出现多重性人格,因网上虚拟交往而丧失或弱化现实交往中的独立人格。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作为社会精英的青年人走在了时代的最前面。无可否认,我们的现实生活将会有比网际互动更丰富与广泛的交往,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实生活是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一个交往环境,只是这种自由与开放是以复杂作为其代价的,网际互动正构成了这其中的复杂因素之一。网际互动有着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而且正是由于这些形式与特点,使得青年人的网际互动呈现出不同的内在心理机制。我们在考察一种社会行动的同时,更为关注的就是蕴含在其中的内在动机因素。事实上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青年人在网际互动中的动机基本上还是沿袭着现实生活中的动机特点,不同的是环境不一样,那就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交往。因此,青年人在网际互动中的社会动机也就带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规范和引导的地方。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青年人的特点,加强青年组织建设,利用虚拟组织拓展青年教育领域,开展青年“网德”教育,规范青年网络行为,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强化青年心理机制的疏导,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对青年进行法律保护等,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网络互动中青少年的社会动机_社会互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