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洪春志

淡水虾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洪春志

阳江市江城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 529500

摘要:从场址选择、养殖场的布局和结构、成虾饲养、病害防治和捕捞等方面总结了淡水虾养殖技术。

关键词:淡水虾;养殖;饲养

淡水虾养殖是一项投资高、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养殖对虾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养殖技术有着不断的提高。

一、场址选择

1、土质 无公害淡水虾对土质的要求不高,黏土、壤土、沙壤土均可但要求保水性好,透气性适中,堤坝结实,能抗洪。

2、供水 供水包括食用水和养殖用水。食用水必须符合罔家饮用水的标准。养殖用水要求有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源,且无异味、异臭和异色。

3、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质量也是影响无公害淡水虾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淡水虾养殖场周围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等污染物都应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的限量内。

二、养殖场的布局和结构

1、布局 淡水虾养殖场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 、四季风向和光照等自然条件。养殖场布局的总体要求是;场房应尽量居于虾场平面的中部;虾池应在场房的前后;蓄水池应建在全场最高点;污水处理池建在最低处;并能收集全场污水。

2 、虾池结构 虾池的结构要考虑到便于生产的一些因素。虾池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虾池池底要求平坦,建有集虾沟,淤泥小于15厘米。虾池可以是泥池或水泥池,进水口应在养殖池的高处,排水口应在养殖池的低处,最 好能从排水 口排干所有池中的水,进水口用80目筛绢制成过滤网袋过滤;每个池排水独立,不允许池间串水,排水应安2个管,一个为高位管,以便排出多。余的水和过量藻类,另一个低位管,能排尽池中积水和底污。虾养殖池面积5~10亩,水深0.7~1.5米。池塘应配备水泵、增氧机等机械设备。水面要配置4500瓦以上的动力增氧设备。

三、成虾饲养

1、 放养前准备

3.1清塘消毒。为了防病,虾苗放养前,必须对虾苗池进行清理消毒,清除过多的淤泥,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达到消除病源和杀死敌害生物的目的。清塘一般使用生石灰50千克/亩,加水全池均匀泼洒。虾苗池清塘消毒后,必须进行晒塘,晒塘也可以起到进一步消毒的作用。要求晒到塘底全面发白、干硬开裂,越干越好。一般需要晒2周以上。

3.2水施肥。晒塘完成后就要向池内注水施肥,虾苗放养前 5~7天,池塘注水 5 0~80厘米,水时要检查过滤设施是否完好,以防大型鱼类的进入。注水后,撒施腐熟的有机肥,量为3 ~5千克/亩,施肥的目的是培育幼虾喜食的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

2、虾苗放养 准备工作都作好后即可进行放苗。放苗应选择在4~5月进行。放养虾苗5万尾/亩。放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放养前先取池水试养虾苗,在证实池水对虾苗无不利影响时,开始正式放养虾苗;②池水pH值和溶解氧 含量都要与育苗池相近。③放苗时先将盛有虾苗的袋放人池水里浸泡20分钟,使虾苗袋内水温接近池水水温后可以进行放苗。④同一养殖池内最好用同一批孵化培育的虾苗,且一次放足;⑤将虾苗放到浅水区的密网上,让它们自行离开,以便清除病死虾和计数。

3.饲养管理 虾苗放养后就进入了商品虾饲养管理阶段。在商品虾的日常饲喂中,饲料的投喂应遵循“四定”投饲原则,做到定质、定量、定位、定时。

3. 1 饲料要求。无公害淡水虾的养殖中,应提倡使用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无发霉变质、无污染;鲜活饲料应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 、无毒 、无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2 投喂方法。在饲喂中要掌握科学的投喂方法,每日投2次,每天 08:00~09:00、 18:00~l9:00 各1次,上午投喂量为日投喂总量的1/3,余下2/3傍晚投喂;饲料一般投喂在离池边1.5米的水下,多点式,可一线式投喂。

3.3 投喂量。饲料的投喂量也要有一定要求。在不同季,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也不相同,可以根据放苗的时间大致推算出此时虾的体重,再根据虾的体重来决定饲料的投喂量。一般应遵循下边的原则,养殖前期投喂量为虾体重的 4% ~5%;中期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后期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 ~4%。实际生产中投喂量还应结合天气、水质 、水温 、摄食及蜕壳情况等灵活掌握,适当增减投喂量。以虾即能吃饱又不剩料为宜。

4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也是商品虾无公害生产中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25~30厘米,养殖中期,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养殖后期,透明度应控制在 3 0~35 厘米。每个时期池水水色都应保持黄禄色或黄褐色,pH值在 7.8~8.6,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氨氮0.5毫克/升以下,亚硝基氮0.02 毫克/升以下,硫化物 0.1毫克/升以下。

4.1施肥调水。施肥可以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一般在养殖前期每10~15天施腐熟的有机肥1次,中后期每15~20天施腐熟的有机肥 1次,每次施肥量为750—1500克/亩。

4.2 注换新水。为了调节水质在养殖期间要多次注换新水,一般养殖前期不换水,每7~10天注新水1次,每次10~20厘米;中期每15~20天注换水1次,换水量为15~20 厘米;后期每周1次,每次换水量为15~20厘米。

4.3 底质调控。由于底质也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适时进行底质调控是很必要的。底质调控的方法:①适量投饵,减少剩余残饵;②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底质进行调控,一般用量为5~8千克/亩,每月使用 1~2次。

4.4 泼石灰水。泼石灰水能起到调节池水pH值的作用。淡水虾饲养期间,每 1 5~20天用生石灰150克/亩,化成浆液后全池均匀泼洒。泼石灰水不仅能调节池水的pH值,而且还能对池水起到消毒作用。

4.5 巡塘 巡塘是养殖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色变化,以及虾活动 、 摄食和蜕壳等情况;检查塘基有无渗漏。发现缺氧,立即开启增氧机或用水泵冲水。

4.6 增氧 生长期间,为了保证虾的健康,要对虾池进行增氧。一般每天凌晨和中午各开增氧机1次,每次l~2小时;雨天或气压低时,延长开机时间1小时。

4.7 抽查 抽查是了解虾生长情况和及时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每10~15天用虾笼抽样1次,抽样数量要大于50尾,检查虾的生长、摄食情况检查有无病害,此作为调整投喂量和药物使用的依据。

四、病害防治

正确的病害防治方法是生产无公害淡水虾的关键。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主要有黑鳃病 、软壳病 、纤毛虫病 、肠炎病、 红腿病和红体病。对病害 的防治首先要认识清楚淡水虾疾病及其特征,对症下药;其次要了解药物的性状和作用,药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淡水虾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合理用药。

五、捕捞

经过3~4个月的饲养,当淡水虾长到5厘米以上时即可捕捞。在成品虾的运输途中为了确保无公害产品的品质,在运输用水中可加入适量的冰块,以减少虾的死亡。

结论:虾养殖是一项投资高、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养殖对虾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养殖技术也不断提高,虾农的收入也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敏.淡水虾病防治[ J].农村实用技术,2004(12)

论文作者:洪春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淡水虾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洪春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