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要求也从"知识性教育"转向"智慧性教育",而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美术课堂的教学更是心灵的艺术。因此只有从智慧教育观的视野去探索美术课堂教学的真谛,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智慧教育内涵丰富,我们虽然无法把握全部的内涵,但在教学中我们是可以尽自己所能,用我们的智慧来实施我们的智慧教育。
一、"智慧"教学的意义
(一)"智慧"的教学设计更能触发学生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掌握所教学龄段的学生应达到的美育要求。像小学一二年的学生要求能进行简单的点、线、色组合;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虽然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有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较差,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理智和主动地规划学习,积极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对于较为抽象理性的知识点,往往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这些内容的积极性,没有兴趣安静下来仔细思考、认真听讲,从而让课堂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精心优质智慧的教学设计无疑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以2012年首届"智慧杯"教学比赛为例,决赛的课题是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4课《弹涂的游戏》,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一名新老师来说,能进入决赛是荣幸也是挑战,比赛有五天时间准备,课的容量大,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想上好这节课并非易事。在当时微课并不常用于课堂教学的时候,我把整个示范过程做了一个简短的小视频,既形象直观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免去了课堂中教师现场示范的环节,把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实践,最后学生的作业效果良好。
我的这节课设计确立了如下的教学思路:第一步,玩一玩学习用尺,通过刷墨漏印图案的方法引出孔版画的概念;第二步,播放教师示范的微课视频,解决重难点;第三步,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制作步骤:1、画稿;2、刻版;3、涂色;4、弹涂,并在每个步骤后附图,使制作过程一目了然。整个教学过程以生为本,小组之间交流合作,有不懂的地方随时举手提问。最后,展示几张不同材料制作的孔版画,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触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智慧"的教学方法能让课堂教学秩序井然
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是这样表述的:"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作为教师只有拥有了教学智慧才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才有助于实现教学中自主的状态,也才有助于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思考的大脑,同时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
智慧课堂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只要在课堂中利用教师本身的教学智慧采用恰当而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那么开放的动态课堂对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更容易增强,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按照课堂教学的进程随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采取机智地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艺术,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成智慧的课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在设计、运用教学方法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激发潜能、发展智慧。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起引导性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课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预习内容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课前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开动脑筋、探讨研究预习材料和测验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对预习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进行情境建构和问题的激发;课中,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孩子阐述自己对预习问题认识过程、表达自己观点,引导孩子发现新问题,并在课堂上激情饱满地展开讨论、找寻答案;课后,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及辅导,引导孩子整体掌握知识、理解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我在上公开课《年画》一课,要想把这节课上好,需要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年画的四大产地和各地年画不同内容和题材,在讲授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能归纳概括出年画的特点,并能说出年画与绘画的不同之处,课下引导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的年画,并在下次课上讲给大家听。
课堂教学方式不管如何日益丰富,但课堂上讲究的是教学智慧,是用科学的方法采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小学生去有效地学习知识,健康地成长,因此"智慧"的教学方法也能让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对于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技能水平的提高,都十分重要。
(三)"智慧"的语言更贴近学生,更能启发学生。
良好的教师语言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功效。课堂中教学语言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简练而清晰,更能启发积极思维,拨动心弦,在心理上产生催动和激励的作用。课堂上教师一句启示性的话,有时能使孩子们茅塞顿开;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有时能鞭策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并使其终生铭记不忘。一些说到孩子们心坎里的话,让他们既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又能唤醒他们的心灵。
教师授课时的声音也十分重要,它应该既有感染力,又有贴近学生的亲和力,既能点燃学生听课时的热情,又能牵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能声情并茂地讲课,那声音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入学生的心田,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简明的去表达,这才能保证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可能性,而表达的不清晰,要求提的不明确,学生只能面面相窥,必然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虽然说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丰富多样的,但教师的课堂语言仍然是最常用、最便捷的,任何教育手段也无法替代它,这同样是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最好体现。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教师的语言是无法替代的,课堂上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精心锤炼。教学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传递而实现的。
记得刚入职的那几年,我经常会听一些名师的优质课,语文老师"沙沙沙"的下雨声带你如境,音乐老师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舞姿仿佛带我们走进了演唱会,凤光小学的美术李丹老师的板画生动形象,绘画基本功扎实,这些老师用他们的"智慧"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一名成功教师的重要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外,还要看表述的是否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简练准确,恰到好处。要让课堂舞起来,要让智慧的课堂充满阳光,形成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愉悦的环境里边玩边学习。那么,老师就要不断地修炼提高课堂效果。
智慧课堂应是活动的课堂,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独具匠心的,通过高效有趣的课堂活动引领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知识的魅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师生双方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动态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当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表现出的那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就是教学智慧。只有磨炼教学智慧,适时抓住课堂资源,动态生成精彩课堂。这样,教师才能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沉着"接招",瞬间决策,或柳暗花明,或化腐朽为神奇,使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融洽,让智慧的课堂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育,艺术是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精神变革的动力源泉,艺术教育能够兼容审美、伦理、情感、人格及思维认知等多元教育功能,它是个性情感教育的最佳方式。艺术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内在造化,催化内在创造能力,提升人的情感思想境界。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孩子们真、善、美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想教育则是激发、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促使个体健康成长,完善人格和储备创造的力量。我们的教育应该引发学生的梦想,以及引发学生掌握实现梦想的本领。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凝聚每一个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智慧的高效课堂,正是从教育的视觉来启迪未来建设者的智慧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忠.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李承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一卷)[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崔莹艳.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智慧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言论文; 年画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