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沟通艺术论文_高仁龙

浅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沟通艺术论文_高仁龙

高仁龙 济阳县第一中学 2514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沟通是老师和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沟通 理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13-01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又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时期。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与学生沟通。沟通是老师和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一项研究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可见有效的师生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教育的基础。高中生由于多方面的心理特点,在他们身上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心里往往表现既幼稚又成熟,既独立又依赖、即稳定又冲动这种矛盾的状态。所以在与这些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突出心理特点

(1)过渡性

这一时期是学生有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成人感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从父母的庇护下解放出来,渴望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如果父母要过问他们的一些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的事由我自己来做,不要你管。要是父母对他们的事干涉得太多,他们对父母可能是以仇相报,或突然离家出走。往往表现为叛逆、暴躁、焦虑、偏执。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孩子的表现。

(2)逆反心理

高中阶段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少学生因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纪律要求消极抵抗。

(3)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如今优越的生活条件,家庭的宠惯,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时他们的自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做事我行我素,很少考虑事情的后果,总感觉自己做的对,往往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

(4)自尊心强

高中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尊心特别强,是他们自我意识中最敏感、最不容冒犯的部分。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为此他们努力学习,力图在各个领域有出色的表现,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

针对高中生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呢?我认为应该从几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平等心──师生沟通的桥梁

平等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尤其是他们处在有少年向成年的过度阶段,非常渴求家人和老师的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平等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样会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效果。

要了解学生,首先需要先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这样他们就会对我们产生认同感,从而有利于良好的师生沟通。

2、用心倾听——师生沟通的纽带

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取批评的教育方法。但这并不是最正确的方法,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要使问题得到本质上的解决,教师还需学会倾听,要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的沟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师生沟通的催化剂

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才会有教育的效能发生。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

4、善于捕捉沟通时机——师生沟通的契机

当学生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上的困扰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的给予帮助,学生会产生一种“报恩”心理,自觉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某种愿望强烈、并迫切希望成为现实且合理的情况下,若能及时给予满足,则有利于学生改正缺点,增强自信,促进成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成功的潜能, 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差生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成功。当他们在某方面有进步,取得成绩时,我们就得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并继续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5、潜移默化的作用——师生沟通的土壤

其实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楷模,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如你的工作、学习和成绩都很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学生全站在你一边。”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敬,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那么学生自然会乐于学习。

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沟通中,只有师生共同的投入,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发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实现预期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全面审视师生沟通内容、特点,与学生一同成长,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动的地位,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师生沟通的心理攻略》 屠荣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

[2]《师生沟通的艺术》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3]《教与学》申比廖夫(著)陈侠、熊承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论文作者:高仁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沟通艺术论文_高仁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